《淮右·元好问》原文与赏析
元好问
淮右城池几处存?宋州新事不堪论!
辅车谩欲通吴会,突骑谁当捣蓟门!
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空余韩偓伤时语, 留与累臣一断魂。
淮右指淮西一带,当时为宋、金交界处,南宋与蒙古联合攻金,宋将孟珙攻取了顺阳(今河南浙川)、邓州(今河南邓县)等地,所以说“淮右城池几处存”。“宋州新事”指金哀宗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被官奴囚禁于照碧堂,其实金朝已名存实亡,所以说“不堪论”。诗人眼见金朝大势已去,作为一个参与国家机要的大臣,竟无能为力,引起了深切的感慨。
诗人认为金、宋的关系如“辅车相依”,他本来主张“通吴会”(吴郡、会稽,这里代称南宋)与南宋达成和议共同对付蒙古军的,可是却遭金朝君臣的反对,如今却亡于蒙古人之手,“谩”是“不用”、“不要”的意思,事已至今,也不用再提了,表现了诗人对政事无可奈何的愤慨。历史上那些奸臣往往取得统治者的宠信,统治者哪里知道他们恰恰是自己的掘墓人,有的是至死方悟,有的是死而不悟,只有那些进逆耳之言的忠臣,才会在亡国之时发出这样的愤慨。
“突骑谁当捣蓟门”是“谁挡突骑捣蓟门”的倒装,“突骑”指蒙古铁骑。“蓟门”遗址在今北京德胜门西北,这里借指蒙古军攻取洛阳,金守将强伸被杀事。女真族已不是当年入关时那样的剽悍强盛了,如今有谁能抵挡蒙古骑兵呢?
第三联引用晚唐诗人韩偓《春尽》中的原句,意思是金朝也到了“春尽”的地步,前途已黯淡无光了。韩偓原诗仅仅是描写“春尽”时的自然景色,诗人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就使这景物描写有了灵魂。“流水落花春去也”,江山易主,连“细水浮花”也归“别涧”而非我所有了。故国有如一个“孤村”,况且“断云含雨”不断侵袭,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亡国之情寓于凄凉之景,在爱国者的泪眼中,显得格外悲切。
景与情合,随手拈来,借景抒情,正是妙手。
结联说追思往事,白白地留下了韩偓的这些“伤时语”,使自己这个“累臣”——被羁管的亡国之臣,“一断魂”!
清朝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唐以来,律诗之可歌可泣者,少陵(杜甫)十数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元好问)则往往有之。”所谓“可歌可泣者”,即指壮怀激烈的爱国诗篇,元好问在元蒙铁蹄的蹂躏之下,痛感国破家亡,匹夫未尽其责,写出沉挚悲凉的诗史来,确是与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一脉相承的。
-
乌龟本身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特别吉祥,因为乌龟代表着长命百岁,很多人用乌龟来比喻一些非常稳重,而且有后劲的人。而乌龟本身的性格也是慢吞吞,但是自己终究有自己理想目标动物。在现实生活中,乌龟属于一种非常常见
-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栖:寄托。依阿:屈从,迎合。达人:通达事理之人。 【译文】 坚守道德的人,虽然有时会
-
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倾邪狡猾,累劾不去。从吾发其奸,遂调外。时当大计,从吾严逻侦,苞苴绝迹。 二十年正月,抗章言:“
-
关键词:高考 肖鹰 时代记忆“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开篇第一句。人生无论穷达,总有某个独特的时刻决定
-
·梦见爬登大树——健康状况良好。因为食欲好而大吃特吃,结果身体发福,原来的衣服不能穿。·梦见在森林中徘徊——梦见在森林中徘徊分析结果如下:情人被别的异性所迷,离你而去等等事情即将发生。防范的方法
-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儒家文化给后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的思想一直成为众多学者研究探讨的对象。那么你知道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吗? “中庸”就是强调l
-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一、重点词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石洲诗话》 清代翁方纲撰,共八卷。前五卷评唐、宋、金、元诗 ">
-
西方文学·葛利叶 法国新小说派核心人物、小说家、批评家、电影艺术家,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国西部布勒斯特
-
毛泽东于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 这个总结驳斥了党内右倾投降主义者把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军队,轻视党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