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蒲(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拔蒲(二首)
无名氏
【原文】
其一
青蒲衔紫茸[1],长叶复从风。
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2]中。
其二
朝发桂兰渚[3],昼息桑榆下。
与君同拔蒲,竟日[4]不成把。
【注释】
[1]青蒲: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茎叶可供编织蒲席等物。紫茸:紫色细茸花或者细软的绒毛。
[2]五湖:指太湖。
[3]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4]竟日:一整天。
【作者介绍】
此二首诗作者不详。
【赏析】
《拔蒲》属《西曲歌》,《乐府诗集》收入《清商曲辞》。《古今乐录》记载说:“《拔蒲》,倚歌也。”“凡倚歌,悉用铃鼓,无弦有吹。”用的是管乐器箫鼓之类作伴奏。在《乐府诗集》中,《拔蒲》今存二首。这是两首蝉联而下的歌颂劳动者爱情的民歌。
第一首“青蒲衔紫茸”,写青青的蒲,同时写青青的自己;紫茸由青蒲芳心衔出,如一种情愫的萌芽;长叶从风则如长发从风,这是女孩子看到并自然而然体悟出来的感觉;她和碧绿的蒲,正处在同一种风日正好的季节里。与情郎同去“拔蒲”是不是一种隐语?“五湖”是不是他们自由的天地?读民歌和读文人诗,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民歌的文化背景充满了捉摸不透的生命本体的因素。
第二首是第一首的延续。蒲应该是很好拔的,而且一拔就是一把。“不成把”,说明心不在“拔”,甚至根本没有拔;只是借个机会约会,用“拔蒲”掩人耳目,泛舟到没有人看见的“五湖”去谈情说爱罢了。从题目看,这首诗是写拔蒲;从内容看却恰恰写没拔蒲,写因为爱情而忘了拔蒲。因为诗的主题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爱情,是歌颂劳动中产生的爱情,拔蒲不过是用来借以衬托爱情的。借劳动表现劳动者的爱情是很自然的。总之,这是两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好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产生的热烈而健康的爱情,写景优美,抒情含蓄,人物突出,语言清新,结局出人意料。
-
我喜欢把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称为“兰园”,她是千年古县的一处世外桃源。我始终觉得,九月最美的金秋,不来兰园,就等于虚度了秋天。秋天的兰园,百果园里各色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一望无际的马鞭草花海美得如梦
-
脑筋急转弯题目:谁上台最爱慢慢挪? 脑筋急转弯解析:喜欢看京剧的朋友不难发现,唱戏的演员不仅唱得比较缓,音、词拖得很长,其动作也比较慢,步子就更小了。 脑筋急转弯
-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是诗人描写的自己幽居环境。竹、兰都是士人喜爱的植物,士人们从它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品节,因而对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从诗中“萧条”、“风雨”、“折”等字眼或许也
-
王自中,字道甫,《宋史》本传说他“少负奇气,自立崖岸”,故陈亮自青少年时代即以气类相近而与他结为刘琨祖逖之交。然而,王自中登第后,由于长期屈原微职,夙志渐灰,两人的晚节末路,遂不免异向。因此,陈亮在这
-
脑筋急转弯题目:拥挤的房间内,小明却能自由奔跑,这是为什么? 脑筋急转弯解析:在外面的日常生活当中,光和空气无处不在,它们以透明的形式存在着,即使塞满了整个房间,你也感觉不到。
-
作者: 袁忠岳 耿林莽一切的风,都从你浑圆的肩上滑过;一切的风,都吹过祖国酥软
-
说起陶渊明,大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他的田园诗。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所作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文,历
-
“马周字宾王”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
-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作品赏析【注释】:
-
初一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初一文言文通假字总结(1) 下面的内容是紧接着上面的通假字知识点来的',也是要熟知的内容。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