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题 解】
本文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马生,国子监太学生。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本文即属此类。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东阳,在今浙江省,当时与浦江、义乌等县同属金华府。
这篇课文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以自己切身的体会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勤奋学习,感情真挚,循循善诱。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劝学,开头就提出“嗜学”,接下来叙述自己如何“求学”,然后又说到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最后归结到马生的“善学”,脉络分明,前后呼应。
文章首先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这些事例典型、简洁生动的叙述,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作者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地克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透彻的说理,酣畅的笔墨,为下文蓄足了气势。接着,作者从衣食、住宿、从师、书籍四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这些内容与前一段作者求学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自己“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蕴袍敝衣”,与太学诸生“廪稍之供”、“葛裘之遗”的求学生活相对比;以自己“行深山巨谷”与太学诸生“坐大厦之下诵《诗》《书》”的求学环境对比;以自己“未尝稍降辞色”、“叱咄”与太学诸生的“未有问而不告”的求师状况对比;以自己“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的求学条件对比。对比之后,段末水到渠成,顺势假设,指出大学诸生中,如有业不精、德不成者,根本原因在“心不若余之专”,辜负了那样好的环境条件;用假设方式而不实指,谦和客观,使人感到亲切真诚。最后,又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和宗旨。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渲染描绘,文采飞扬,显得更加生动具体。例如,写到趋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门人弟子填其室”;写了“先达”的表现:“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俟其欣悦”,对“先达”庄重、严肃的态度写得很有声色,写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叙述和描绘的同时还适当穿插议论,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在对比自己同那些披锦绣、沃甘肥的同舍生之后,点出了甘于敝衣、粗粝的原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足乐者”就是进德修业。这简要的议论表现了人物的志趣。文章的结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就是通过今昔对比所揭示出的道理。
作者宋濂是明初的散文家,他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可谁想到这样一个名人背后却有那么多的心酸事,年轻的他为了求学,不惜在冬天雪地里穿着破鞋上门去请教老师,为了能学到知识他面对老师的责骂却是“色愈恭,礼愈至”;满腹经纶让他觉得自己很富有,不与别的富家子弟比吃穿,只想多学知识,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正如梁启超先生曾经说的:“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校。”
-
已婚男人梦见吃白糖,要交好运。已婚女人梦见吃白糖,会生一个漂亮的孩子。未婚男子梦见吃白糖,会与一位仪态万方、性情温和的姑娘结为伴侣。病人梦见吃白糖,会长卧床不起。梦见制造白糖,会做对自己有好处的工作。
-
儆舟文言文 【原文】 儆舟 刘禹锡 刘子浮于汴,涉淮而东。亦既释绋纚,榜人告予曰:“方今湍悍而舟盬,宜谨其具以虞焉。”予闻言若厉,由是袽以窒之,灰以瑾之,奭以干之。
-
文言文语法教学方法 首先,要辨析词义。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和代词现象经常出现,要仔细探讨,辨析词义,掌握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首先要辨析词义的本义和引申义。如“
-
此词写与情人的别后相思。上片起首二句以极其工整的六言对句,追忆昔日欢会的美好情景,温馨旖旎地写出了男女欢会这样一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态:一对情侣,姹紫嫣红、争芳斗艳的小园深径里携手赏花,夜静人寂、
-
庄棫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抒写对昔日情侣的深心忆念。女主人公缠绵难尽的思绪,通过清空如话的笔调,缓缓地吐露,曲曲地倾诉,温婉沉挚,自成一格。">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冈布里奇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冈布里奇 恩斯特·汉斯·约瑟夫·冈布里奇(Ernst HansJosef Gombrich,1909—)英国艺术史家,艺术心理学家
-
蔡邕传 【题解】 蔡邕是东汉着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为人孝顺,博学多才,妙操音律。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本传详细叙述了蔡邕所处的末世动荡、道废仁出的环境和艰难坎坷的一生。蔡邕
-
山市 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
-
作者: 张增坤 【本书体例】 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字文远。南朝
-
周郑交质 (隐公三年) 【题解】 周王朝从平王东迁开始,一步步走向衰败,所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再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了,以至于发生了郑庄公与周平王交换人质的事情。周、郑双方以交质开始,以交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