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芳树
李爽
【原文】
芳树[1]千株发,摇荡三阳时[2]。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3]。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注释】
[1]芳树:指春天的树木。
[2]摇荡:形容风中起舞的美妙姿态。三阳时:太阳高照的日子,这里指炎炎夏日。三阳:早阳、正阳、晚阳。均含阳光明媚、生机勃勃之意。
[3]帷:帷帐,帷幕。
【作者介绍】
《芳树》本为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乐府诗集》将其归入《鼓吹曲辞·汉铙歌》类。作者李爽,南北朝时人,生平不详。
【赏析】
诗人李爽作此诗时在代州古城(今雁门关附近)任职。这首诗是诗人借季节的变迁而抒发自己久居在外、无法归乡的苦闷之情。
这首《芳树》,是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新词,实际上是一首写思妇怀念征人的诗。诗中描写了思妇望见春末夏交芳树争发、叶绿花红的情景,不由引发了对远方人的怀念,进而抒发了她想折花以寄,而又“路远谁能持”的忧郁之情。
此诗以乐景写哀情,极言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之景,反衬自己长年漂泊在外思归不得归的浓厚悲凉的思乡之情。本诗前面六句通过自己细微观察,描写初春之时,芳树千株竞相发芽的生机勃勃之景,再运用比喻手法,描写阳春之时鲜花怒放,晚春之时,枝繁叶茂,就连鸟儿也流连在芳树花丛之间不愿离开。最后,诗人笔锋陡转,写出长年漂泊在外的边城游子,想寄平安信到家中,可是山长水阔,恐怕这份思乡之情也无法到达。诗人极力渲染春光明媚,芳树蓬勃生机之景,而在这物候变化中,作者体会到的是这美好春光又将过去,而自己却依然漂泊在外的思乡的痛苦伤感之情。诗人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对照反衬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
47 彭(péng)47 彭(péng) 【寻根溯源】 颛顼之后有陆终,陆终的第三个儿子篯铿制作鼓,鼓声“彭彭”,因而又称彭祖氏,被封在了彭(今河南原阳一带),建立彭国,商朝时被武丁所灭,其族人以
-
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也。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袭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同郡繁钦数见奇于表,袭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欲龙蟠幽薮,待时凤翔。岂谓刘牧当为拨乱
-
色之忍第三色之忍第三 桀之亡,以妹喜;幽之灭,以褒姒。 晋之乱,以骊姬;吴之祸,以西施。 汉成溺,以飞燕,披香有“祸水”之讥。 唐祚中绝于昭仪,天宝召寇于贵妃。 陈侯宣淫于夏氏之室,宋督目逆
-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
-
文言文阅读训练模拟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
-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诗鉴赏 高适一生交游甚众,极重友谊。民间不但传颂着他与李白、杜甫
-
饮酒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饮酒》,作者为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约365年—427年)所作,他号五柳先生。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饮酒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饮酒·其五
-
初中语文文言文部分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是我们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初中语文文言文部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论语》六则,选自
-
到闲人闲处,更何必,问穷通。 但遣兴哦诗,洗心观易,散步携筇。 浮云不堪攀慕,看长空、淡淡没孤鸿。 今古渔樵话里,江山水墨图中。 千年事业一朝空。春梦晓闻钟。 得史笔标名,云台画像,多少成功。 归来
-
乐羊子妻传 【题解】 本传节选自《列女传》。乐羊子妻虽只是一个普通的民妇,却有着不同常人的气节。本传高度赞扬乐羊子妻的不贪小利、支持丈夫、孝敬公婆、不畏强暴的高洁品德。需要注意的是,本篇男主人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