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赵翁孙屯田奏二》全文
赵翁孙屯田奏二
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今虏亡其美地荐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离心,人有畔志,而明主般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羌虏瓦解,前后降者万七百余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辈,此坐支解羌虏之具也。
臣谨条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地,贫破其众,以成羌虏相畔之渐,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临羌,以视羌虏,扬威武,传世折冲之具,五也。以闲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墯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亡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九也。又亡惊动河南大开、小开,使生它变之忧,十也。治湟狭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大费既省,徭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臣充国材下,犬马齿衰,不识长册,唯明诏博详公卿议臣采择。
-
高三优秀文言文知我者唯有朋友焉 天降我于人世,我受赋于天之命,命我孝父母也,敬师长,爱同学也。孝中知父母,敬中晓师长,爱中揣同学,人与我赋予同命,可谁又知晓与我也?是兴时也,我
-
紫藤多紫色花为藤本植物而得名,别名很多:藤萝、朱藤、葛藤、葛花、黄环、藤蔓树、招豆藤。紫藤为豆科紫藤属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株高10余米,茎干粗实,皮呈浅灰褐色,有很强的盘屈缠绕能力。叶互生,为奇数羽
-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
-
在苏轼的和陶诗中,有几首通过咏叹历史人物、表达现实政治观点的咏史诗,即《和陶咏二疏》、《和陶咏三良》和《和陶咏荆轲》。">
-
题长安壁主人 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作者简介: 张谓(?--777年)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
-
梦见亲人生病住院,得此梦,身边小人多,乃是异性关系复杂,得此梦,如有与异性间互相纠缠之事,生活更有不利之意,切莫有自作主张。如做此梦,财运良好,善于经营者,事业可实现其宏图大略。秋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
-
阳春白雪 【点睛之笔】 《阳春白雪》是中国着名的十大古曲之一。据传此曲为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于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
-
文艺美学研究·创作 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精神活动,即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原料进行能动的改造、加工。是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成艺术形象,并通过物
-
《薛瑄·存理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惟天生人,惟人有理。理为之何?物则是矣。圆外窍中①,五性浑全②。感而遂通,四端秩然
-
文言文《召悔》原文及翻译 原文: 贤与不肖之等奚判乎?视乎改过之勇怯以为差而已矣。日月有食,星有离次。其在于人,言有尤,行有悔,虽圣者不免。改过什于人者,贤亦什于人;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