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楚辞章句序》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楚辞章句序》
汉代王逸著,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序文的主旨,在于反驳班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不公正的批评。西汉武帝时的刘安,作《离骚传》,对《离骚》的思想内容作了积极的肯定。尔后,司马迁发展和丰富了刘安的观点,写了《屈原列传》。东汉的班固却对屈原其人其作从儒家经义观点提出了否定看法,认为屈原“露才扬己”,其作品“怨主刺上”,且又多称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针对班固看法加以反驳。第一,屈原并非是“露才扬己”,而是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人: “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 “诚绝世之行、俊秀之英也。”班固对屈原的评价,实际上不过是要树立自己的“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的苟合取容思想。第二,屈原的“怨主刺上”无可责备,因为在孔子所赞许的《诗三百》篇中,早就有“呜呼小人,未知臧否,匪面命之,言提其耳”之语,其怨主刺上之意远胜于屈原的作品。如果肯定《诗三百》,就没有理由对屈原进行责备了,屈原的作品并不是“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王逸认为, 《离骚》亦“依托五经以立义”,如“‘帝高阳之苗裔’,则‘厥初生民,时惟姜嫄’也; ‘纫秋兰以为佩’ 则‘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也。……”王逸的这些反驳中,前两点理直气壮。第三点就重视屈原作品的思想意义来说,也有某些合理性,至于说《离骚》出语都是“依经立义”,则牵强附会了。
王逸在《离骚经序》中,还对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了较好的分析,认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讬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这种分析和评价,是符合屈原作品实际的。
-
【原题】:扶沟白鹤观有苏子兄弟赠黄道士诗二阕县令周原又以三篇纪之邀余同作
-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坐移白石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
此诗是诗人光绪十一年(1885)北上赴冀州途中作。时诗人32岁。"> 登徒子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贪恋女色的人。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好色之人」的表述上。 登徒子造句:01像小王这样的登徒子,专门骚扰女性,真是令人厌恶! 02他分明是个登徒子,只是想佔你便宜,你千万不要上当! 03小美
-
茶一盏,棋一局,好友若干。一次休闲,一种惬意,一分宁静。 茶与棋,皆有道。在清幽淡雅中一解尘俗烦忧是一门文化艺能,是茶事棋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与教化的手段。“移石栽花种竹,烹茶酌酒围棋rd
-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
清议古之哲王所以正百辟者,既已制官刑儆于有位矣,而又为之立闾师,设乡校,存清议于州里,以佐刑罚之穷。“移之郊、遂”,载在《礼经》;“殊厥井疆”,称于《毕命》。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
-
杏花(五首其二) 马上墙头往往迎,一枝低亚帽檐横。 画桥压浦知何处,红袖招人绰有情。 深巷月斜留蝶宿,小池烟晓拂奁轻。 "> 语文试题文言文《程师孟,字公辟,吴人》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语文试题文言文《程师孟,字公辟,吴人》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十日乃至。师孟奏
-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