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心之象道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心之象道
先秦哲学家荀子关于辨说的言论。语见《荀子·正名》: “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者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辨说”,即理论说明, “心”指人的主观思想; “象”,即领会、表现、反映。 这里关键是对于“道”的理解。关于荀子所说的“道”看法不一。一说指“圣道”认为荀子对文学的看法,着重在“阐明圣道之旨归”。 《正名》:“故凡言之义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非相篇》: “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 《儒效》篇: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圣王之道”是一切言道的标准。按这种理解,“心之象道”即人的思想意志是对于圣人之道的领悟, 把握。“道”含有“圣道”和“天道”双重意义。就社会内容来说, “道”就是奴隶制统治的政治主张和原则,荀子在《劝学》《儒效》等篇章中对儒家经典极力推崇, 认为一切“道”存乎其中。但同时荀子又强调法制,主张王道与霸道并提,因为“时之为也”,所以,荀子有时又认为儒家的经典不合时用,所谓“《礼》《乐》法而不说, 《诗》《书》故而不切, 《春秋》约而不速”,如果“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道”随时变。 “顺《诗》 《书》而已耳, 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同上)。从自然观方面说,其“道”指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性。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荀子关于“道”的思想贯穿在他对“言”(文学)的众多主张中。所以“心之象道”的“道”,也当包括这两方面的含义。所谓“心之象”,即人的思想(包括文学) 既是对“圣道”之体会,又要符合客观规律性。荀子反复提倡的“圣人之辨”,就是“多言而类”即言论多而有逻辑性。 “多言则文而类”既条理清晰又具有文彩。全面看来,敏泽的理解较切合荀子的原意。荀子的局限在于, 他一方面肯定“道”指事物的客观存在, 又把“君子” “圣人”看作客观规律的体现者、总理天地万物的枢纽,(“管”)从而把朴素的唯物论的认识论和美学观与地主阶级的偏见融合起来,暴露了他的唯心主义社会史观。荀子的“心之象道”已暗寓了“宗经” “征圣”的主张,被以后的扬雄、刘勰等所发挥,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发生了重要影响。
-
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通假字知识点 高考语文复习: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
-
《王安石·本朝百年①无事札子②》唐宋散文鉴赏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③,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
-
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人。天启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知无不言。三河知县刘梦炜失饷银三千,责偿急,自缢死,有司责其家。义渠言:“以金钱殒命吏,恐天下议朝廷重金,意不在盗也。”帝特原之。义渠与温体仁同里,
-
描写“思乡离愁”的古代名言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
-
这是戴表元由宋入元后作的一首极为深沉,极富情韵的绝句。《西湖志余》谓:“戴帅初(作者的字)湖上赠歌者一绝,有故国之思焉。”准确地道出了此诗的题旨。首句点时兼写情。“牡丹”“红豆”皆阳春季节的景物,而“
-
这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他的朋友余叔良的一首唱和之词。余叔良其人情况不详。这首词题曰:“忆吴江赏木樨”。木樨,亦作木犀,桂花别名。辛弃疾咏桂花的词不少,如上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即是。但这首词写得别有情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为南宋时期的辛弃疾。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作者登台望远,“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
-
除夕之夜的习俗 【点睛之笔】 “除夕”是指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节前夜,通常在腊月三十日那一天,所以这一天又叫“大年三十”。 【经典解读】 《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前夕以击鼓来驱逐
-
瞿秋白(1899—1935),新文学运动的重要领导者,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之一。江苏常州人。原名双,笔名宋阳、易嘉、何凝、史铁儿等。1920年10月以《晨报》记者身分赴苏访问,
-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