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贤妻致贵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2 19:42:45阅读:136

作者: 刘明钧 【本书体例】

陶宗仪

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黄岩(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生卒年不详,约1360年前后在世。元末举进士不第,明洪武年间曾任教官。后躬耕田间,有《南村辍耕录》三十卷。主要记述了元末明初的历史掌故,典章制度,间有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社会风俗等,保存了不少文学和历史方面的资料。另外,又节录前人的小说、史志编为《说郛》一书。

程公鹏举,在宋季被虏,于兴元板桥张万户为奴。张以虏到宦家女某氏妻之。既婚之三日,即窃谓其夫曰:“观君之才貌,非久在人后者,何不为去计,而甘心于此乎?”夫疑其试己也。诉于张,张命棰之。越三日,复告曰:“君若去,必可成大器,否则终为人奴耳!”夫愈疑之,又诉于张。张命出之。遂鬻于市人家。

妻临行,以所穿绣鞋一,易程一履。泣而曰:“期执此相见矣!”程感悟,奔归宋。时年十七八。以荫补入官。

迨国朝统一海宇,程为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自与妻别,已三十余年。义其为人,未尝再娶。至是,遣人携向之鞋履,往兴元访求之。市家云:“此妇到吾家,执作甚勤,遇夜未尝解衣以寝。每纺绩达旦,毅然莫可犯。吾妻异之,视如己女。将半载,以所成布匹偿原鬻镪物。乞身为尼,吾妻施贷以成其志。现居城南某庵中。”

所遣人即往寻。见,以曝衣为由,故遗鞋履在地。尼见之,询其所以来。曰:“吾主翁程参政使寻其偶耳。”尼出鞋履示之,合。亟拜曰:“主母也。”尼曰:“鞋履复全,吾之愿毕矣。归见程相公与夫人,为道致意。”竟不再出。告以参政未尝娶,终不出。

旋报程,移文本省,遣使檄兴元路。路官为具礼,委幕属李克复防护其车舆至陕西,重为夫妇焉。

陶宗仪(选自《辍耕录》)

程鹏举在南宋末年被俘,落在兴元府板桥张万户家当奴仆。张把俘虏到的官宦家的女子某氏许配给程鹏举做妻子。结婚三天之后,某氏私下对程鹏举说:“我看您的相貌,不是长久地处在人下的入,为什么不作离开的打算,而心甘情愿地在这里作奴仆?”程鹏举怀疑妻子在试探自己,于是就把这话报告给张万户,张命手下人用鞭子打某氏。

三天之后,某氏又对丈夫说:“您如果能离开这里,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不然的话,您将终身为人作奴仆!”程鹏举更加怀疑她,又告诉了张万户。张下令把她赶出去,卖给了城中一居民家。

某氏临行时,用自己的一只绣鞋和程鹏举的一只鞋子交换,哭着说:“期望将来再相见时,以鞋为凭证吧!”程这时才醒悟过来,逃跑回到了南宋。当时,他才十七八岁,凭祖上的勋绩做了官。

到本朝统一中国的时侯,程鹏举当了陕西行省的参知政事。自从和妻子相别,已经三十多年了。有感于妻子的深明大义,一直也没有再娶。这时就派人带着三十多年前的鞋子,往兴元府去寻访妻子。找到城里那户人家,他们说:“那个女子到我家后,干活非常勤快,晚上睡觉,从来不解衣服,经常纺织到天亮,凛然不可侵犯。我妻子认为她不寻常,对她象自己女儿一样看待。住了将近半年,用纺织换来的钱偿还了当时的卖身价,请求去当尼姑。我妻子又给了她一些钱财,帮助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现在住在城南一个尼姑庵中。”

被派遣的人又到尼姑庵中寻找,找到后,他们装作晒衣服,故意把绣鞋掉在地上。尼姑见到后,问他从哪里来。来人说:“我的主人程参政派我来寻找他的妻子。”这时,尼姑拿出一只绣鞋和来人拿的鞋相配,正好成对。来人急忙躬身下拜说:“你就是我家的主母。”尼姑说:“鞋子重新配成双了,我也了却一桩心愿,回去后见到程大老爷和夫人,请转告我的问候。”说完后回到屋里不再出来。来人告诉她程大老爷并没有再娶,她还是不出来。

被派的人匆忙回去禀告。程鹏举让本省发公文,派人将公文送到兴元路,兴元路官员置办了礼物,派幕僚李克复把某氏接出尼姑庵,亲自用车辆送到陕西,和程鹏举重新结为夫妻。

这篇笔记小说以洗练的笔法,写出了在宋末元初社会的大动乱中,一对夫妻悲欢离合的故事。

显然,小说中的某氏,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她出身于宋末官宦之家,想必是识书达礼受过一定的封建正统文化教育,只不过是在宋末元初的社会大动乱中,被元军的下层军官俘获,作了奴婢,正如汉末之蔡琰被虏去南匈奴一样。某氏嫁给程鹏举,这显然是一桩不如意的婚姻,但经过三天的仔细观察,她看出程鹏举并非无能之辈,之所以沦为张万户的家奴,实为不得已。于是她便“窃谓其夫曰:‘观君之相貌,非久在人后者,何不为去计,而甘心于此乎?’”当她被抽了一顿马鞭之后,并没有后悔,还是想说的话一定说,想做的事一定做。停了几无以后,复告曰:“君若去,必可成大器,否则终为人奴耳。”结果她被赶出张家,卖给了城中的一户人家。

她不但不怨恨程鹏举,还要以鞋子做纪念。这种品德是十分可贵的,宁愿你负我,我决不负你。使程鹏举终于醒悟。在某氏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我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忠贞不二,为了丈夫,甘愿作出牺牲,这也是千百年来,汉民族文化的审美积淀。某氏卖给城中一户人家之后,“执作甚勤,遇夜未尝解衣以寝,每纺绩达旦,毅然莫可犯。”乐府民歌中的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两相对照,可以看出二者的形象有一定的继承性。

对于程鹏举,我们也不能苛求,他的两次报告张万户,自有他的难言之隐,在张家为奴,谨小慎微,万一某氏是试探,岂不是性命难保?是他的遭遇使之然。后来的幡然悔悟,三十年不曾再娶,千里迢迢,遣使寻妻,亦足以见出他对某氏之情深。

这个故事,时间跨度长,从宋末大乱到元朝统一,前后凡三十几年,人物亦较多,出场人物有七、八个。但主次分明,形象各异。另外,故事情节曲折起伏,颇有戏剧性,难怪明人把此文改作戏剧《易鞋记》,今人又改作京剧《生死恨》,这个故事的内容,在社会上流传是相当广泛的,是深受人民喜爱的。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教师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教师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一、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困境一:“现在学文言文有什么用?”  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它是由先秦口语演化而来的。因年代久远的关系,学生深感

  • 《宋史·李遵勖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李遵勖传》文言文翻译   李遵勖(988—1038),生于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卒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

  • 国学《写意画》赏析

    写意画 【点睛之笔】 写意画又名“粗笔”,即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与工笔画相对。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画风简率,要求删繁就简,用精练概括的笔墨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它更能

  • 海峡两岸千余人岳阳楼上诵《论语》学国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昨天上午,岳阳楼前瞻岳门下,传出一阵阵琅琅的诵读声。来自海峡两岸10个城市的1000余名家长和孩子齐聚岳阳,参加“2015第四届两岸洪淑慧亲子

  • 龚自珍《己亥杂诗·风定月出半江白》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风定月出半江白六月十五别甘泉,是夕丹徒风打船。风定月出半江白,江上女郎眠未眠?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年),字璱(sè)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九年(1829

  • 《渔歌子·楚山青》赏析

      这首词写处士的生涯与心怀。上片是楚湘山水画,江山秀美,风物可爱,语言流利,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美的迷恋,是下片“渔夫”生活的典型环境。下片描绘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从外到内,“不见

  • 《春草》赏析

      春天一到,天南地北到处都生长着路边的小草,依赖着草根,春草无处不绵延生长。可茂盛的春草总要催人回家,春风吹绿小草又过了一年了!诗人借着春草又绿,抒发自己久在客外地强烈的思归情绪。

  • 梦见犯人

    梦见与犯人交谈,要遭厄运,要提高警惕,避免灾祸。梦见与犯人交朋友,暗示你可能会结交品行不良的朋友,给你造成严重损失。梦见与囚犯吵架,烦恼和灾祸会过去,将要过上称心如意的日子。梦见犯

  • 警惕文言文翻译的九大易错点

    警惕文言文翻译的九大易错点   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除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警惕以

  • 李商隐《登乐游原》全诗赏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品赏析【注解】: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韵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