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1862)
雨果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原名《苦难的人们》,小说以真实事件为蓝本,写于一八四五年,中间经过一八四八年革命和一八五一年路易·拿破仑政变,雨果在原有题材的基础上扩充了作品的内容,深化了主题。作品的中心问题是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处境。小说主人公冉阿让是拿破仑时代的一个穷苦工人,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而被捕,几次越狱未成,竟连服十九年苦役。出狱后,他改名马德兰,以发明制造宝石的方法而致富,成了乐施好善的实业家,并被推选为市长。此时,他厂里的女工芳汀的命运十分悲惨。她十五岁到巴黎谋生,被人玩弄后遗弃,为了养活女儿,她被迫卖掉头发和牙齿,最后沦为娼妓。冉阿让了解到芳汀的身世,竭力济助她,并在芳汀弥留之际表示要照顾她的女儿珂赛特。警长沙威一直怀疑市长马德兰就是当年的犯人冉阿让,始终盯住他不放。后因不愿加害于别人,冉阿让毅然自首,再度入狱。小珂赛特也落入小客店主家,受尽折磨。不久,冉阿让再度越狱,用钱赎回珂赛特,隐居在一个修道院里。几年后,巴黎爆发了共和党人的起义,冉阿让参加了巷战。战斗中混入街垒的沙威被起义者抓住,负责处决他的冉阿让却将其放走。在冉阿让多年为善的人格力量面前,沙威精神发生崩溃,终于投河自尽。后来,冉阿让又以一生所作的好事,感动了珂赛特的丈夫马吕斯男爵,使他由对自己的鄙视转为敬佩和理解。最后,风烛残年的冉阿让在这对年轻夫妇的臂弯里悄然离开了悲惨世界。《悲惨世界》通过以上的描写,集中反映了十九世纪前半期贫穷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处境。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起诉和抗议。作品在描写沙威时,突出了他作为资产阶级国家鹰犬的职业特点,力图把他写成令人憎恶的法律的化身,从而揭示了造成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残暴和法律的不公正。与此同时,作品通过冉阿让在卞福汝主教的感化下摆脱野蛮状态,成为舍己助人的道德家的描写,也表达了雨果用教育感化和慈善福利杜绝罪恶,改革社会的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是雨果创作中现实主义因素最强的长篇小说。其中冉阿让的受迫害、芳汀的悲惨遭遇、珂赛特的苦难童年以及巴黎的街垒战,都是真切不隔的现实主义画面。但小说情节离奇,往往借偶然因素推动,人物兼有许多离奇经历,描写常用夸张,语调高昂激越,因此就创作方法来说,主要是浪漫主义的。《悲惨世界》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高度结合的“社会的史诗”。
-
唐去六朝未远,萧统所编《文选》在整体上所体现的高华清雅的气质,是唐代社会所崇尚和唐代诗人所亲近的,而宋代带有浓厚平民化倾向的社会风 "> 李贺
【生卒】:790—816【介绍】: 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出身于早已没落的皇室贵族家庭,因父亲早逝,家境困窘。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迫于世俗谬见而避父讳,未能应进士
-
诗人在《回乡偶书》第二首中写道:“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中的人世沧桑之感,便是承接第一首诗写来的。">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许浑《登洛阳故城》赏析
登洛阳故城 许浑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作
-
《司马芝传》文言文翻译 《司马芝传》文言文大家学习了么?知道它的翻译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司马芝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
-
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注:项
-
题诗后 贾岛 名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导读】 贾岛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这首诗就是写他苦吟诗的切身体会, "> 《鱼丽》原文与鉴赏
作者: 贾笃岐 【本书体例】 "> 《泛吴松江》赏析
这首小诗遣词用字极为平易简淡,状物抒情活泼生动。它出现在“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的宋初,尤为难得,也传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精神情趣。第一、二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斜照,江面上飘着一只搭有苇蓬的小
-
梦见堤防是什么意思梦见堤防,虽然有些好事发生,但往往也被你给搞砸了。关键就在於不要以第一印象来断定别人和事物。倒是以往觉得不可能的事却出现转为可能的暗示,惊讶中难掩雀跃的情绪。但是不慎重面对的话也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