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于1884年写的一部叙述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历史的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副标题是《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19世纪50-60年代,欧美自由资本主义普遍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国际工人运动又有新的发展。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必须加强理论建设,从思想上武装无产阶级,建立一个与机会主义划清界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手稿的过程中,发现了马克思在1880-1881年间作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详细摘要,其中有马克思加的批语及其它补充材料。恩格斯觉得有必要根据马克思的论点以及摩尔根书中的某些结论和材料,写一部著作,并把此看做是在某种程度上执行马克思的“遗言”,补偿“亡友未能完成的工作”。
收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有两个序言和九章正文,归纳起来,主要讲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恩格斯根据摩尔根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系统地、科学地阐明了原始时代的氏族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征。氏族的起源和发展是与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和发展相联系的。恩格斯把唯物史观运用于史前时期的研究,揭示了原始氏族社会的理论。第二,恩格斯分析了生产、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历史,论述了私有制的产生过程和氏族制度解体的一般经济条件,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生产的共同性逐步向个体性过渡,私有制便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从而揭示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起源,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由无阶级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规律性。第三,恩格斯系统地论述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他根据希腊人、罗马人和日尔曼人的古代社会,详细地考察了国家产生的具体过程,并概括了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即雅典的国家、罗马的国家和德意志的国家的形成途径,又从国家的起源中概括了国家的本质,指出: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它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引起氏族制度瓦解的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基本前提。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不论是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还是现代的资产阶级国家,都是压迫阶级剥削、奴役劳动者的机关。因此,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要求得解放,就必须首先用暴力推翻剥削阶级国家。恩格斯的这一著作是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探讨和研究人类社会早期发展历史的范例。它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了规律性,在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等问题上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给予了科学的唯物主义的说明。列宁曾经说这部著作是现代社会主义基本著作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恩格斯这一著作的基本观点的正确性。
-
窳轩之南有小庭[1],广三寻[2],袤寻有六尺[3],缭以周垣[4],属于檐端[5],拓窗而面之。主人无事,日蹒跚乎其间[6]。即又恶乎草之滋蔓也,谋辟而时蓻焉[7]。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8
-
汽水没水了怎么办? 答案:就生气了
-
毛泽东于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 这个总结驳斥了党内右倾投降主义者把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军队,轻视党领导的
-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
-
踏莎行 【宋】晏殊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 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 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
1815年成立的德意志联邦是一个没有中央政权的松散联盟。各邦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贵族、官僚、军阀把持着政权。在十九世纪上半期,各邦资本主义经济都程度不同地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强烈要求结束国家分裂状态,都
-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岑参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胜概日
-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
《汉魏六朝散文·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原文鉴赏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1。博闻强志,明于治
-
忆韦素园君 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