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典故故事|画龙点睛释义
画龙点睛
【释义】
原意形容画家张僧繇(yáo)的画作神妙。后来形容写文章或说话的时候,总能够在关键时候有几句点明实质的话,让内容更加丰富有力。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典故】
著名画家张僧繇擅长画龙,活灵活现。
有一次,张僧繇和友人去一座寺庙里游玩,住持邀请他在寺院的墙上画条龙,他答应了。龙刚画了一半,天空雷声轰轰,似乎要下暴雨。刚刚画完,墙上的龙突然昂起头来,想要从墙壁中挣脱。众人大惊,张僧繇赶忙又在龙身上画了一条锁链,这才安静下来。
还有一次,张僧繇受邀去金陵的安乐寺画龙,很多人前来围观。张僧繇飞快地在墙壁上作画,不久四条龙便在墙上显现了。令人奇怪的是,这四条龙都没有眼睛。于是有人问道:“你的龙为什么不画眼睛?”张僧繇说:“如果画上眼睛,它们就会飞走的,所以不可以画。”旁观人哈哈大笑,认为张僧繇说大话,都要求他把龙的眼睛画上。
无奈,张僧繇只能答应。他刚给其中两条龙画上眼睛,就听晴空中突然电闪雷鸣,一阵狂风吹过,那两条点睛的龙乘风而起,飞上天去。墙上只剩下两条没有画眼睛的龙。此时人们才相信了张僧繇的话,他画的不是假龙而是真龙。
-
史记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①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
-
王实甫《【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题解|注释|鉴赏王实甫王实甫,元代前期杂剧作家,生卒年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早年曾做过县官,升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官途不无坎坷,晚年弃官归隐,过
-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 【题解】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
-
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双调】水仙子·【南吕】一枝花》题解|注释|鉴赏
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双调】水仙子·【南吕】一枝花》题解|注释|鉴赏刘庭信刘庭信,元末明初散曲家。一作廷信,先名廷玉,行五,身长而黑,人称黑刘五舍。益都(今山东省益都县)人。生卒年不详。南台御史刘
-
《韩愈·试①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文章鉴赏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②,有名节可以戾契③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
-
《明史·陈幼学传》文言文阅读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终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题李凝①幽居 贾岛 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导读】 贾岛(79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 "> 王守仁 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王守仁 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原文: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
-
此词是作者客居龟溪村,寒食节游览一废园时所见所感而作。词的上片写游园。开头三句点题,写废园风景。“幽”、“古”、“冷”三字,将废园的特征尽现。“斗草”二句见景生情,自伤身世。“自怜”三句,抒游园之
-
语文试题文言文《程师孟,字公辟,吴人》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十日乃至。师孟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