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康有为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康有为
又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夏生,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他是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他努力把文艺与政治上的变法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他的文论,特别在诗、书、小说方面,取得较高成就。主要论著有《人境庐诗草序》、 《广艺舟双楫》、《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诗集自序》、《日本杂事诗序》等。
首先,他强调文艺创作要郁积勃发,有为而作。文艺要反映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疾苦, “上感国变,中伤种族,下哀生民”为变法作舆论宣传。坚决反对“诗以养性情”, “为己作”的正统思想,这是现实主义文艺观。他还把文艺与作家的人品、政治倾向结合起来,认为“苟有其人欤,其为政风流,与其诗文之跌宕多姿,必卓犖绝俗,而有其可传者也。”在当时,他还提出“诗界革命”,向外国学习的问题: “採欧、美人之长、荟萃熔铸,而自得之”。使文艺作品更丰富、更广阔、更有社会价值。
在书论方面,他的《广艺舟双楫》是书论史上较系统、较详备的专著。他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了中国书法的源流演变,认定书法艺术源于汉代,六朝时期达到了顶峰。他总结出书艺的“十美”,褒六朝而贬唐,反对阮元的“南北书派论”,他主张学书要以碑刻为师, “学以法古为贵”。 “法古”不是呆板的摹拟,要能够“适逢世变、推陈出新”。所有这些理论在书论史上都有重要意义。
康有为要求文艺为变法维新服务,满足改良主义要求,他大力推崇小说。“方今大地此学盛,欲争六艺为七岑”。他抨击经史八股的陈腐,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认为小说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作用。 “庶俾四万万国民,茶余睡醒用戏谑”。他要用寓教于乐的“戏谑”方式,来唤起民众,振奋人心,扭转当时存在于全国“是非颠倒人心变”的局面。他的小说理论同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一起奠定了改良派小说的理论基础。
-
超然台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一座残破的楼台,他的弟弟苏辙为这座台起名叫“超然”。苏轼便写了这篇《超然台记》,以表明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
-
神像文言文翻译 道教神像。道教造像同佛教造像相比,更注重写实。道教为本土宗教,根植于中原文化,故更具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中金铜、木雕、石雕造像最具代表性。以下是小编
-
王介甫原过 天有过乎?有之,陵历斗蚀是也。地有过乎?有之,崩弛竭塞是也。天地举有过,卒不累覆且载者何?善复常也。人介乎天地之间,则固不能无过,卒不害圣且贤者何
-
马湘灵诗集序 (清)刘大櫆 马君湘灵与余居同里生同庚学同业其喜为诗同其嗜酒同饮洒既酣其狂言震于广座也同。余弃于时,而湘灵亦屡试不举,为同遇;余生三子皆夭,而湘灵亦未有
-
安然对美国股市的打击,不亚于“9·11”突袭对美国的打击。两次打击都首先是心理上的。“9·11”之后,美国本土不再安全,哪怕是坐在自己家里,也会祸从天降。而安然之前,美国以老大自居,自以为其会计准则是
-
高中语文文言文8个虚词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
-
【旁若无人解释】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高傲,看不起人。也形容态度自然,从容。 【旁若无人造句】 ①他旁若无人地走进办公室,不跟任何人打招呼。 ②他的课讲得很好,讲到激动时常常会进入旁
-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股暖流,超越了那些无理性的网红现象,唤醒了人们内心的人文情怀,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展示出来。 不同于第一季的是,这一次大会有一创
-
长篇小说俄国作家伊·阿·冈察洛夫(1812-1891)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写于农奴制度废除前夕,是一部批判沙皇专制制度的力作,反映了社会上强烈的反农奴制的情绪和要求变革的愿望。主人公奥勃洛莫夫是个三十开
-
这是谢灵运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山水诗大抵有两种写法。作者以某一风景胜地为据点,静观周围山水景物,这是一种写法;另一种,则是作者本人在旅途之中,边行路边观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