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更准确地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选集》上卷,第一八五页)列宁主义诞生是时代的要求,是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巴黎公社失败后的三十多年间,欧洲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这个时期无产阶级的中心任务是聚积力量,为迎接未来的战斗而进行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相对和平”时期结束了。无产阶级由准备革命转变为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新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成熟了。这一客观形势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见到的;有许多新问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不能解决的。因此,迫切需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来制订无产阶级革命新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但是,当时的第二国际已被修正主义者所把持,他们不仅不能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反而起极大的破坏作用。列宁正是在这样的新时期完成了继承、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根据新情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任务。
列宁主义诞生在俄国。俄国成为列宁主义的故乡不是偶然的。俄国的沙皇制度是国内的垄断资本同封建残余势力相结合的产物,是西方帝国主义的看门狗,也是国内民族压迫的根源。俄国人民与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特别尖锐,存在着直接革命的形势。俄国资产阶级不仅力量较小,而且有很大的依赖性:在政治上依赖沙皇政府,在经济上依赖外国资本,根本不能完成推翻沙皇制度的任务。这个任务只能由俄国无产阶级去承担。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无产阶级是一个最革命的阶级。它受压迫最深,受剥削最重,经济上最贫困,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又十分集中,高度团结,最少受到修正主义的精神污染。面临革命的俄国和日益革命化的无产阶级是列宁主义在俄国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
列宁主义诞生也是和列宁的革命实践活动分不开的。1889年,列宁在萨马拉(今古比雪夫)领导建立了该城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1893年8月,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来到了彼得堡,在这个俄国革命的心脏地带进行广泛的革命活动。1894年春夏之间,列宁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系统地批判了民粹派的理论、纲领和策略思想,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冒充“人民之友”、实际上是人民之敌的反动面目。列宁还同以司徒卢威为代表的“合法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斗争。1894年秋,列宁写成《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一文,批评了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赞美资本主义、抹杀阶级矛盾的错误观点,揭露了他们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本质。列宁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说理斗争,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做了大量组织工作。1895年秋,列宁把彼得堡二十多个各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组成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初萌芽。在它的影响下,莫斯科、基辅等许多城市也建立了类似组织,这就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1895年12月,列宁不幸被捕入狱,1897年被流放西伯利亚三年。在列宁流放期间,1898年3月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大会。由于没有制订党章党纲,新选的由三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不久就有两人被捕,建党任务实际上没有完成。1900年,列宁流放期满,回到内地后,积极进行建党准备工作。而当时摆在建党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经济派”的观点风行一时。他们公开鼓吹工人阶级只进行经济斗争,不应进行政治斗争,反对组织无产阶级政党。为了把党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原则之上,同机会主义划清界限,列宁于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出版《火星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判经济派的错误观点,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1902年,列宁写《怎么办?》一书,对经济派进行了彻底、系统的批判,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列宁还通过《火星报》把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后实际上仍然处于分散状态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培养和教育了大批马克思主义者。
1903年7月17日(公历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后移至伦敦)。到会的四十三名代表集中讨论了党纲、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成员。在新党纲中写上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这就使俄国党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党划清了界限。虽然在党章讨论中通过了马尔托夫的错误条文,否认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否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但在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时,拥护马尔托夫的变成了少数派(称“孟什维克”),而拥护列宁的变成了多数派(称“布尔什维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由于制定了崭新的党纲,确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党中央领导机关中的优势,宣告建党任务的胜利完成。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指导这个党的理论基础——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形成,标志着伟大的列宁主义的诞生!1903年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转折点。
-
首联,诗人就痛斥这帮“盗贼”,竟把可怜的百姓弄得如此贫困。他们一味“诛求”,使这小小的山村空无一人。 “盗贼”一词,在杜集中出现近百处,一般都指安史叛军,寇掠中原的外族将士,各地贪官污吏等。这里显
-
这首诗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情真意切,韵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大意是说:自从离开草堂,常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
-
素问·气厥论的文言文翻译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
大便是我们对大肠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为稻田里面的庄稼提供需要的能量与矿物质。而在医学上检验大便是观察生活病症的一种方式,那梦中的的大便有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
缪昌期,字当时,江阴人。为诸生有盛名,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年五十有二矣。张差梃击事,刘廷元倡言疯癫,刘光复和之,疏诋发讦者,谓不当诧之为奇货,居之为元功。昌期愤,语朝士曰:&l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 [出典]《孟子梁惠王上》 注: 1.【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饮酒(其五) 陶渊明 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导读】 陶渊明所作的《饮酒》诗一共二十首,不是同一时间连续写作的。 "> 《又约赵大再游小阳明其山全似峡中点烟一亭可》鉴赏
【原题】:又约赵大再游小阳明其山全似峡中点烟一亭可为吴越之冠
-
王旦荐寇准文言文翻译 导语:你接受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接受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王旦荐寇准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