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言意之辩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言意之辩
是指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言”和“意”之间关系的一些看法和争论。儒家传统的观点是“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表现。 《尚书·尧典》: “诗言志,歌永言。”认为诗歌是表达情志的。而道家则认为“言不尽意”,语言不能把思想感情全部表达出来。 《庄子·天道》说: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所贵之;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认为世人之所贵重言说的,是书本上的东西,而书本上的东西不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之所以可贵,在于它所表达的是意,而意的根本在“道”,它是不可以言传的。所以,言也就不可能把包含着“道”的“意”全部表现出来。
魏晋之际王弼和欧阳建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探讨,展开了争论。王弼继承了庄子的这一思想,研究了言、象、意之间的关系,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 “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他认为语言是表达物象的,物象是包涵义理的。但语言不等于物象,物象不等于义理。所以,要得到物象就应当抛弃语言,要得到义理就应当抛弃物象。他将言、象、意加以区别无疑有一定道理,对于意的强调也有可贵之处,但认为只有抛弃语言,才能得到物象;只有抛弃物象,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则是片面的。欧阳建针对王弼的“言不尽意”论,著《言尽意论》给予批判: “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然则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认为语言并不能改变事物本身。又说:“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他认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用语言就无法表达出来,外物不予以命名,就无法区别它们。如果人们不用语言来表达对外物的认识,就无法交际。这一认识无疑是正确的。
通过言意之辩这一探讨和争论,使人们对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对立统一,艺术美的蕴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去追求艺术的完美。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及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都曾从“言不尽意”和“言尽意论”出发,强调语言艺术之难和对完美的语言艺术的不懈追求。
-
浅析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尽管文言有一些“缺点”,但纵观历史,客观地说,文言这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还是功大于过的。当然,作为一种书面语言,文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让位于白话已
-
这是一首五绝形式的咏物寓慨诗。前面两句,以对比出之:“惭君”写葵,“叹我”自谓,寓意相辅相成。作者为自己当时无力雪冤自保、终至被迫流放夜郎的艰险处境发出无可奈何的低吟。对葵叶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
-
强项令 董宣文言文阅读训练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
-
文艺美学研究·艺术品创造审美主体的作用 马克思说: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
-
“一字之师”的说法 【点睛之笔】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经典解读】 唐朝时,有个法名叫齐己的和
-
梦见鬼火是什么意思梦见鬼火,预示着生活或身体上会受到刺激,可能会遭受某种灾难。建筑工人梦见鬼火,近期的健康状况不好,头部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外出的时候记得多加小心。中老年人梦见鬼火,预示着你近期的健康状
-
武昌九曲亭记 苏 辙 子瞻①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
-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评说】 此词佳处,全在一片兴到口 "> 《曹刿论战》文言文鉴赏
《曹刿论战》文言文鉴赏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
-
孔雀东南飞原文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