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黄宾虹画语录》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黄宾虹画语录》
近人王伯敏编。此书分“画理”、“画史”、“画法”、 “杂论”四个部分。这部语录,虽非系统,然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黄宾虹的绘画美学见解。
黄宾虹是近代杰出的画家,他的见解多是他长期艺术实践的经验总结,对绘画创作的规律问题,尤有独到。黄宾虹认为山水画应该表现大自然的美,他说: “造化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得其神韵,才是真画”。在题画《富春山图》一诗中,他说:“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人巧夺天工,剪裁青出兰。”他出于一个画家的激情,指出: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山不秀。”他认为,自然的美并不等同于艺术的美,艺术家还要“巧夺天工”, 要“青出兰”。他指出: “古人言:‘江山如画’,正是江山不如画,画有人工之剪裁,可以尽善尽美。”要“造化入画”必须“画夺造化”,所以,他认为: “山川入画,应无人工造作之气,此画图艺术之要求。故画中山川要比真实山川为妙。画中山川,经画家创造,为天所不能胜者。”黄宾虹认为,艺术的本源应该是客观生活,所以“后世学者,师古人不若师造化,” “作画当以大自然为师,若胸有丘壑,运笔便自如畅达矣”。黄宾虹认为山水画的创作,在表现客观景物时,需要凝结着画家主观的感受与情思,他说, “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同画一座山,彼此所画不相同,非山有不同,乃画者用心有不同”。他认为绘画塑造的形象不等同于客观的物象, “绝似物象者”与“绝不似物象者”,都是“欺世盗名之画”, “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对于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也即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的过程,他提出了四点:一是“登山临水”, “接触自然,作全面观察体验”。二是“坐望苦不足”, “既与山川交朋友,又拜山川为师,要在心里自自然然,与山川有着不忍分离的感情”。三是“山水我所有”, “画家心占天地得其环中,做到能发山川的精微”。四是“三思而后行”,所谓“三思”:“一是作画之前有所思,此即构思;二是笔笔有所思,此即笔无妄下;三是边画边思。”黄宾虹所讲的四点,正是对古画论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具体发挥。对于绘画艺术形式美的规律,黄宾虹也有自己的见解,如对画面的布局,他说: “中国画讲究大空小空,即古人所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通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黄宾虹赞赏恽道生讲的“疏中密,密中疏”,更赞赏恽南田讲的“密处密,疏处疏”。他说: “余观二公真迹,尤喜其至密处,能作至密,而后疏处得内美。”对画面的繁简问题,他说:“三笔两笔是为简,千笔万笔也是简。画得多是丰富,画得少也可以丰富,一以当十是为妙”。这就更道出了艺术的概括作用。
-
【原题】:濠水累年不泄鱼既牣每触热辄死余既浚治市河因开水门导之入江遂作放鱼二绝
-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一闻激高
-
文言文阅读理解《曹刿论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
作者: 韩敬霞 【作家简介】德富芦花(1868—1927)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社会派小说家。他1868年10月25日出生于熊
-
去年盛夏,雨后负重外出,上台阶一脚踩滑,将右膝扭伤。当时疼痛难忍,竟动弹不得,被朋友送到医院一查,除韧带拉伤,右膝内还掰掉了三块小骨头碴,医生称其为“游离体”,在我的膝盖内游来游去,一旦卡在骨头缝里,
-
从后来长辈们的叙述中,我知道,我应该是见过奶奶和外婆的,但打从记事起,我的生活里就只有爷爷和外公了。记忆里,爷爷和外公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有如土地一般黝黑的皮肤密密地爬满了粗糙的皱纹和暴突的青筋,
-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上,有一位“位卑而名著”的杰出诗人,对后来诗歌,特别是绝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就是赢得“诗家天子”称号的王昌龄。 王昌龄(?~约756),唐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
-
黄汝亨:游黄山记(节选) 黄汝亨明发登山,越石砧岭,更渡一岭,饭芳村黟山精舍,庭中杜鹃盛开,客有从石壁来荐溪鱼者,为小饮花下。迸此里许,即见天都、莲花峰,出霄汉上。又里许,见云门峰,若天阙双峙,云从中
-
病人膏盲文言文翻译 病人膏盲是指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病人膏盲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病人膏盲文
-
10月1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和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毛泽东诗词与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化历史渊源及深远影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