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
【介绍】:
元太祖,名铁木真。蒙古族早期的首领,蒙古汗国的创建者。公元十二世纪末期,在东起大兴安岭西迤阿尔泰山的蒙古高原上居住着包括蒙古诸部在内的众多部落。蒙古诸部之间、几个大的部落集团之间长期进行复仇掠夺的战争,致使“天下扰攘,民不安生。”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在这时死在塔塔儿部复仇者之手。当时统治北方的金王朝统治者所采取的挑拨分化政策更加剧了蒙古高原上各部落间的矛盾和仇杀。人民渴望过有保障的生活,他们推崇并投奔强有力的英雄,实现蒙古的统一,免除残酷撕杀、摆脱金朝的统治是当时的客观趋势。也速该死后,部民流散,家道衰落,艰苦的生活增强了铁木真的毅力和才干。他重新团聚了父亲的属民并成长为蒙古诸部的首领。为了复仇和获得财富铁木真投身于战争中。他首先联合札木答部、克烈部以及金朝的力量击败劲敌塔塔儿、泰和乌、蔑儿乞等部,又联合克烈部击败札木答部,再转而消灭克烈部,最后战胜强大的乃蛮部,实现了蒙古高原上众多部落的统一。蒙古,由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演变成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名称。1206年,在斡难河(鄂嫩河)畔蒙古各部首领的共同会议上,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或说是“海洋”的意思,或说是“天赐”二字的译音),建立起蒙古汗国。为了有力地统治汗国,成吉思汗选出一万名精兵组成自己的亲军(怯薛),既是大汗自己的武装力量也是汗国的一支重要的军队。他义以万户、千户、百户为单位重新编制汗国的属民,取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战时还可从中提取万人、千人、百人组成的部队,过去的氏族首领成为大汗直接统辖下的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同时,他将许多有利于汗国统治的传统习俗固定成法令(扎撒黑),设断事官(扎鲁花赤)审判罪人惩治恶俗。成吉思汗任用畏吾儿人塔塔统阿教蒙古贵族以畏吾儿字母拼写蒙古语言。文字的创制和使用,不仅利政令的推行也促进文化的发展。1211年,成吉思汗发起对金朝的战争,1215年,攻下金朝首都占领了黄河以北广大领土。1218年,灭亡西辽,次年,发动了蒙古军第一次西征,攻灭花刺子模,击败斡罗斯钦察联军,占领中亚南俄广大领土。成吉思汗把这些领土分封给了他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1226年,他又率兵南攻西夏,次年八月二十五日在清水行宫(甘肃六盘山下)病死。成吉思汗一生的活动不仅在蒙古历史上而且在中国历史以及整个世界历史上都产生影响,对于他中外史家历来毁誉不一,分歧集中在发动西征和对金、西夏的战争问题上。我国史学界多倾向于这样的看法:成吉思汗是当时蒙古高原以至整个中国社会历史造就的伟大人物,对于蒙古各部的统一和蒙古共同体的形成起到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对金、西夏的战争属于中国境内的民族统一战争,为元朝的统一打下一定的基础。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发动的对花刺子模及其以西的亚欧各国的战争属于对外侵略战争,应当基本否定。虽然西征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但这毕竟不是西征的功绩。当然在具体论述时是各有侧重和区别的。了解和研究这一问题可阅读《元史·太祖纪》、韩儒林《成吉思汗》(江苏出版社,1984年),有代表性的专论文章有韩儒林《论成吉思汗》(《历史研究》1962年3期),周良霄《关于成吉思汗》(《历史研究》1962年4期),邱树森《关于评价成吉思汗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1979年9月11日)。
-
杨覃,字申锡,汉太尉震之后。覃少献书于嗣王俶,俶私署著作佐郎,从俶归朝,为禹城尉。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擢第,授徐州观察推官,改著作佐郎、知戎州。再迁太常博士,使陕西,蠲逋负。淳化中,转屯田员外郎、同判
-
我要为您说的,还是原时民国的那段事。六月夏时的光景,不下雨是炎热透顶的天,周围是一大片热得发亮的光,连风也是热的。要是下起雨来,雨是大得惊人的,风是嗖嗖冷的。 坐在阳台处去罢,在细丝竹条制的圆靠椅上
-
陈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袖,对于投身抗清活动的诗人屈大均,在这篇史传中发现了与自己思想的共鸣之处,遂写下了这首五律。"> 杨炼:休眠火山
作者: 朱存明 经历过最深的夜,忍受了最残暴的光明 "> 长时间沉默以后
作者: 王捷 长时间沉默以后讲话了;对, 别一些情侣疏远了或者作古, 灯罩掩藏了并不友好的光辉, 窗帘挡住了并不友好
-
原杰,字子英,阳城人。正统十年进士。巡按江西,捕诛剧盗,奸宄敛迹。复按顺天诸府。大水,牧官马者乏刍,马多毙,有司责偿,杰请免之。开中盐引入米振饥。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
-
上云乐 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巉岩仪容,戌削风骨。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谲诡貌,岂
-
【3445】历史学宣言(〔美〕乔·吉尔迪,〔英〕大卫·阿米蒂奇著,孙岳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5.7万字,2017年3月第1版,42元)△导论:人文学科的篝火;1-4章:[1]后顾前瞻:长时
-
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父纯,字高卿,举进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张九龄、李邕数称之。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时鱼朝恩以牙将李琮署两街功德使,琮恃势
-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