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列·托尔斯泰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列·托尔斯泰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很有影响文艺美学理论家。早期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琉森》、《哥萨克》等,标志着他创作转折点的是《战争与和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终结。
托尔斯泰生活的时代,是俄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也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前兆到高涨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农奴制的日趋崩溃,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托尔斯泰一方面看出了封建农奴制的俄国社会黑暗的现实,另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资本主义也表现出惶恐不安。由于世界观的局限,他在探索出路的时候,并没有向前迈出一步,而是又重新回到宗法制农民的小木屋。他谴责地主资产阶级的暴力,由此,也否定了革命的暴力, “勿以暴抗恶”,就是他这种宗教意识的体现。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矛盾,正体现着当时俄国社会孕育着的种种矛盾。正是从这意义上,列宁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托尔斯泰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方面的矛盾,正是托尔斯泰世界观方面矛盾的体现。托尔斯泰的文艺观是非常复杂的,瑕瑜互见,玉石俱陈。
从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出发,托尔斯泰极力倡导艺术的人民性,提倡艺术应该是属于劳动人民的。他认为有两种艺术:平民的艺术和贵族的艺术。他说: “艺术,就自己性质来说,必须跟人民接近”,“艺术家的一切努力理当集中到一点:让一切人都了解。” “那些熟知人民并和人民生活在一起的作家对于人民是最有出息的。”这是因为艺术生产是和群众的艰苦劳动分不开的,艺术和人民就象“锁与钥匙一样相依为命。”他认为俄国当时的艺术,存在着“虚伪的倾向”,“给予人民的,除了害处,再无别的。”这是因为贵族资产阶级的欣赏趣味与人民是格格不入的,人民不但无法享受,而且对他们还有腐蚀作用。
由此,进一步引发出他对封建贵族、资产阶级艺术,对颓废主义艺术的批判。他说: “在他们的艺术里只剩下一个东西——形式,技术上完美到如此程度,以致形式本身便可给读者产生印象,迫使读者忘记本该还有个内容。”他尖锐地指出: “目前的艺术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尽可能使淫风广为流布。”他认为:伪造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利欲,正象卖淫一样。他对八面玲珑、脑满肠肥、自鸣得意的艺术家十分鄙视。他在倡导艺术与劳动人民接近,否定脱离人民的贵族资产阶级艺术的同时,也出现了偏执,甚至把贝多芬、莎士比亚也给否定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认为这些人的艺术修养“不充分之故”,而是因为这些人的作品含有“贵族气”。
托尔斯泰认为, “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表现之一种。” “是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之一种,” “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艺术起因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抱着想把自己感情传达给别人的目的。他认为, “艺术作品中主要东西是作者的灵魂”, “只要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那就是艺术。”而真假艺术的判断标准,就是是不是具有感染力,艺术家的“我”跟感受者的“我”融合为一体。 “没有这种和作者融合以及和欣赏同一作品的人们的融合”,没有这种感染,就没有艺术。艺术感染的程度,取决于感情的独特程度,清晰程度和真诚程度。托尔斯泰这里所说的感情,当然也包括他所说的全民的宗教感情,希图在共同的感情中人与人联系起来,这正体现着他世界观上的局限。
托尔斯泰断然地否定了艺术与美的联系,艺术的概念不应以美的概念为基础,艺术享受是艺术中的自私自利的享乐与不道德行为进行辩解的狡猾手段。只有当人们不再认为艺术活动的目的是美时,才会理解艺术的意义。把美当作艺术的目的,不但不能帮助人们判定艺术是什么,反而把问题引到不同领域,诸如生理学、心理学、历史学领域。
那么美是什么呢?在托尔斯泰看来,美是享受,是物欲私念,是从艺术中得到的某种快感,是我们喜爱的东西。美学,是伦理学的表现,美学和伦理学,这是一根杠杆的两端。一个人如果丧失道德的感情,那他就对美特别富有官能的敏感。这里仍然表现了托尔斯泰从宗教意识出发的对美的某种偏见。
正因为如此,他认为真善美三者,不可能是三位一体的。他说:“把这三个完全不同的、就意义来说甚至是不能比较的字和概念结合为一,纯粹是一种幻想。”美的概念不但和善不相符合,而且和善相反,如上所说,美是一种享受,是一切热情的基础;而善“往往是和热情的克制相符合的”。善是生活中永久的、最高的目的。我们的生活总是竭力向往善的——换言之,总是竭力向往上帝。生活中的善与恶是由宗教决定的。 “没有宗教,人是既不能善,亦不能幸福。”因此, “我们越是醉心于美,我们就和‘善’离得越远。”他认为所谓精神美、道德美实际就是指善,与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说的美不相符。而真,是指事物的表达和事物的定义与它的实质相符。美和善与真的概念,不能构成一个实体。真,大都揭穿诈伪,这样,真就破坏了美的主要条件——幻想。托尔斯泰对于真、善、美的见解,也同样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意识。
托尔斯泰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都散见在他的各种文体的著述中,比较集中的有酝酿了十五年之久的专著《艺术论》。
-
画阁朱楼尽相望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古诗《洛阳女儿行》。此句的意思是:西施洁净美丽,谁去怜爱这样姑娘;贫贱的时候,只好在若耶溪头浣纱。《洛阳女儿行》全诗:
-
唐宋八大家《苏轼·教战守(策别安万民五)》散文名篇鉴赏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①?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
-
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赣西小山村里,竹林、香樟、小河用最独特的方式装点着这个古老的村庄。我家世代就定居在此。木屋坐北朝南,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板墙和厚重的木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
-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 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 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
-
一、 语义说明:左看右看,四处观察。 使用类别:用在「左右观望」的表述上。 左顾右盼造句:01他上课时十分专心,从来不会左顾右盼。 02他在人群中左顾右盼,就是看不到母亲的身影。 03和别人讲话时左顾
-
李夫人不欲见帝文言文阅读 二、李夫人不欲见帝 初,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
-
《散文的三种品格:静态,动态,心声》 梭罗瓦尔登湖手绘图接触了太多或者名家或者后学的散文,或者散文经典或者散文习作,之后,这些散文在我脑海中盘桓生根,挥之不去,也就潜滋暗长了对散
-
那时候是初夏,刚刚下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雨。你可以想象,九曲练溪烟雨迷蒙,环溪的山间草木多么葱茏。这样的缙云,这样的仙都,每前进一步,都会不小心碰到一缕仙气。在中国的神话里,仙是长生不老的,仙是永世长存的
-
梦见自己疯了,会文气横溢,智力超人。梦见参观疯人院,会被任命为学校校长。梦见与疯人谈话,要遭厄运。梦见治疗癫病,会染上恶习,失去自控能力。梦见妻子疯了,夫妇会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
梦见地震是什么意思梦见地震,预示你的环境或家庭将有重大变化,比如母亲突然病例,或者父亲公司倒闭,或者担心工作没有起色,失去原先的经济地位等。但这种变化中,依然蕴含着种种生机,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