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艺美学研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934年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无产阶级文艺的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名称的出现首见于1932年5月29日苏联《文学报》上伊凡·格隆斯基的文章。不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创作原则的概念,是斯大林在1932年同一些作家谈话时提出来的。1934年9月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对其作了具体的概括:“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日丹诺夫具体解释这一定义时又指出: “革命的浪漫主义应当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列入文学的创作里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首先注重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面来对待真实。注重描写的客观真实性是一切现实主义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却是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面来对待描写的客观真实性。其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注重从肯定的革命角度来反映现实。它要求作家必须以完全自觉的态度来肯定革命的新生力量,也就是以肯定革命的角度来反映现实。这就要求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要表现理想,即把革命浪漫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注重按社会主义利益要求艺术的倾向性,要求“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作协章程删去了这一条文。可是如果从思潮上考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点,如果把社会主义教育作用看作一种创作方法的特点,这是必须作为一个特征来看待的。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初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文艺的创作方法提出来的。但是,文艺的长期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原则的一个新的历史变化,是创作原则的时代思潮化。因此,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当作一个凝固不动的原则,或者离开特定的历史思潮去理解这一创作原则,都是不足取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就其创作原则来说,同欧洲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作为创作原则主体的文艺思想的不同。第二,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产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它本身是某种特定的历史思潮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一般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一种新的政治历史条件下的新的形态。第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带创作原则性的思潮,所以自产生伊始,即处于恒久不息的变化当中,要把它用定义的形式固定下来,或者把所有无产阶级文艺家都圈在这面旗帜下,实践证明,这是任何个人的力量都难以办到的。历史上发生的任何思潮都是无模式的,它只服从现实实践这唯一权威,而实践运动的不断发展,又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创作原则的发展变化。
-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
-
作者: 徐荣街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旁绕 "> 《情诗》赏析
此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兹从《文选》。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曹植生活在
-
在每个家庭中,孕妇的地位都很高,可以说是重点保护动物,给孕妇的饮食也会比较注意。孕妇梦见吃瓜子是什么意思呢?这样的梦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
-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也。 "> 《逸周书卷一度训解》文言文
《逸周书卷一度训解》文言文 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整,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爵以明等极,极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正上下以顺政。自迩弥兴自远,
-
与孟东野书 韩愈 与足下别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悬悬于吾也。各以事牵,不可合并,其于人人,非足下之为见,而日与之处,足下知吾心乐否也。吾言之而听者谁欤?吾唱之而和者谁欤?言
-
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知识点 1. 恶能无纪 恶:怎样。纪:通“记”,记载。 2. 冻风时作 作:起。 3. 局促一室之内 局促:拘束。 4. 波色乍明,鳞浪层层 乍:初。 5. 而冷
-
祸患止于危行言逊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危,高峻也;逊,卑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国家政治清明时,做人应该言谈正直,行为端正;当国家政治黑暗时,行为也
-
作者: 王慧才 【作家简介】阿吉兹·内辛(1915一),土耳其作家。出身于官吏家庭,早年曾进军事院校学习。1944年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