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隔与不隔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隔与不隔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专门用来论述诗词艺术表现的美学范畴。这一概念是在他的美学专著《人间词话》中提出并加以论述的: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可以看出,王国维是用“隔”与“不隔”来衡量诗词艺术的审美特征的。这同他所标举的“境界说”密切相关。他认为只有达到艺术上的“不隔”才能有“境界”,“隔”就无所谓境界了。因此,对于艺术创作他极力主张“不隔”,反对“隔”。
那么,什么是“隔”,什么是“不隔”呢?艺术创作怎样才能达到真切不隔的审美要求呢?王国维论诗词讲究“境界”,即“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从根本上说,就是情景浑同,诚挚率真,自然清新,真切生动。所以“隔”与“不隔”也应以“境界”的标准来衡量。王国维认为, “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是为“隔”。也就是说观情观景,有雾障阻隔,末能明晰清真,亦不深切动人。具体说来,就是用词生涩、形象模糊,感情隐晦,风格矫揉造作。而“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也就是说,描情状物,如在目前。写景则明彻清新,写情则深切动人,如郭沫若所说的“直观自然,不假修饰。”具体说来,就是用词准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格调自然。如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诗,形象鲜明生动,写出蓬勃春意,可谓“语语都在目前。”陶渊明《饮酒》第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写眼前之景,平淡质朴,真切自然。这便是“不隔”。而“谢家池上,江淹浦畔”,辗转用典暗指春草,专事修饰,失去真情,这样就难免给人一种隔膜之感。还有颜延年的诗“尚巧似”,“又喜用古事”,黄庭坚学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多用典故和生涩词语,这些都是“隔”或“稍隔”的表现。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王国维认为,多用僻典和生涩字词,或专事修饰雕琢、是造成“隔”之主要原因。因而要达到真切不隔的审美要求,就要避免上述种种不良倾向,从艺术的审美特征着眼进行创作。在艺术创作中,作家,艺术家应当遵从客观自然,抒写真情实感,在平淡中求韵味,在寻常中见奇崛。写景状物,历历在目;感事抒怀,情深意切。只有达到“直观自然,不假修饰”的要求, “方为不隔”,也自有“高格”、“境界”。当然,王国维并不笼统一概地否定用典,关键在于看它是否“不隔”,只要用典入化,恰到好处,而不是抄用典故代字作为艺术创作的目的,那么,仍然可以创作出“不隔”的艺术作品来。
总之,王国维所提出的“隔”与“不隔”这一美学范畴,从艺术创作的审美要求出发,看到了艺术表现的特殊本质。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它的价值。
-
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同样有人视金钱为粪土,其实所谓的金钱的价值全凭人们在心中如何看待它。
-
春思 李白 燕①草如碧丝,秦②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③? 【注释】 ①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②秦:今陕西,燕地
-
租庸调制 【点睛之笔】 租庸调制指的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这个制度规定,凡是均田的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需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 【经典解读】 租庸调制的内容是:每丁每
-
林逋论学问 原文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
-
梦见雪地是什么意思梦见雪地,表示你想要行动的某件事情凶多吉少,关键时刻应该请几个好朋友帮助你。梦见走在雪地里,预示着你近期学习的运势有所上升,并有出名的可能。女人梦见走在雪地里,预示着你近期的运势会面
-
外国童话《[挪威]埃格纳·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节选)》鉴赏 [挪威]埃格纳第八章强盗们不爱干净强盗们把电车开走后,
-
午夜时分,除他之外,大伙儿依旧在漫无边际地閑聊。突然,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一刹那,空气仿佛凝固,大家屏声静气竖起了耳朵。他说:“就在刚才,我听到了英在堂屋里放水桶的声音,英她回来了。”其他人都说没听到
-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
-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
粥(猜4字常言二) 答案:【左右开弓、三尺有余】 兢(猜2字军队用语) 答案:【克复】 一颗心值多少钱? 答案:【一亿(一心一意)】 什么颜色最会模仿? 答案:【红(磨坊)模仿】 头上红冠不用裁,身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