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本质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1 22:44:08阅读:181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历史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精神世界出发,把美归结为意识、理念,它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属于唯心主义;一种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认为美仅仅在于对象的自然的物质形式,它带有明显的机械的直观性质。自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了美”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问题之后,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才真正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美是对人而言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因为没有观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从事物皆以对立方面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的对象化关系意义上说,则无所谓美丑。即使人类社会初期,因为人还没有彻底与动物相分离,这时凭借自然条件而存在的自然美的底蕴,也不是以美的对象物存在的。只有当人摆脱了动物的形态,体现出人的本质之后,才产生了“对外界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才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创造了美。因此探讨美的本质,不能不了解美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从这里入手才能把握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质。

美与人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由人而论及美。就物种关系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的活动出于本能;而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他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化作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通过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生产产品,同时也创造了自身。马克思曾用生动的事例阐明人与动物的这个根本区别,他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就是说,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并且知道怎样使自己的意志去服从自己的目的。他在改变客观世界的自然形态之前,就已经在大脑中构成一种蓝图, “人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他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以便使自然成为“为我存在”的东西。同时为了达到目的,人必须逐渐认识客观对象,掌握规律,克服障碍,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按自己的需要去生产,去创造,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人懂得“按照任何物种尺度来进行生产”,人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说明,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这正是人类所独有的本质力量。

人一方面是“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时他又是一个“总体”的自为的存在。现实中,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都要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他的生活表现都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在私有制社会里,阶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即使是男女之间的婚姻爱情关系,也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这种关系在封建社会里,显然要受制于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规范,因此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父母之命、节妇烈女等观念,就严重地扼制着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社会把人,特别是女人变成各式各样的奴隶。所以在考察人的本质时,就不能单单从人类的存在角度去认识,而必须把人作为社会的人去考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就是说,在人类本性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构成了人的社会本质的特点。

由于人有这样的特点,所以他在自然本质上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在社会本质上也不可能是抽象的、超社会的人。当然就人类的特性,也就是作为自然的人来说,资本家、工人“两者都是人”,都有人的共性,但作这样的抽象,对认识社会中的人,特别是私有制度之下的人,毫无实际意义;有意义的是资本家和工人本身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对人的本质的研究而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正如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说的那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去谈人、人性、人的本质,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社会关系的改造去谋求人的问题的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对象化”这个概念时,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的。他指的是,主体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自然加工改造,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之上,使客体成为人的创造物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这一过程,从人的角度说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从自然的角度说,是“自然界的人化”。但人的实践对象并不只局限于自然,人的实践包括着无限广阔的内涵。生产劳动 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甚至包括人的意识活动,都是人的社会实践的方式。因此马克思关于“对象化”的理论是存在于一切社会实践、社会形态之中的,具有着普遍性的意义。作为与人的直接相关的一种特殊实践现象的美,是人的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论哪种形态的美,都脱离不了这个基本的规律。

马克思从理论和实践两种途径去说明人在自然中实现“对象化”的问题。从理论上说,自然物、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不论作为科学的对象,还是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从实践方面说,自然物又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材料。所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的体现,就是人在自然界中按科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对自然的占有和改造,使自然成为人的对象性的现实,也就是说“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因为“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因此,我们可以说,自然美的本质在于“人化的自然”,这是自然的美的底蕴与人自身实践的密切统一,统一即达到了自然的人化,成为人的“非有机身体”。

从社会生产的观点来看美,可以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蒸汽机,打破了古老的、分散的自在状态,一潭死水沸腾起来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文明进步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和成熟。第三次浪潮的冲击力,推动人类跨入了电子时代,人类将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将进入新的自由王国。新的社会形态,新的对象性的存在,都可以视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所以,存在于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社会美,实质上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艺术是以形象观照的审美方式对现实与主体的双重肯定,创造艺术的是审美创作主体,他的创造以现实为材料,审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决定艺术美的性质。这其中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在更大意义上决定着艺术美。因为人通过思维和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在艺术中的这种肯定,不但集中和概括了社会美与自然美的精华,而且更熔铸了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本质力量,代表了人的本质特征,使他创造出比社会、自然更美的审美对象。这是因为艺术有它掌握世界的专有方式,它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的手段,更集中、更理想地概括了现实的美,因此更带有普遍意义,也更具有持久性。也正是这个缘故,艺术中的形象虽然来源于现实中的形象,但它比现实中的任何形象都更有审美价值,并更能发挥它巨大的感染作用。许多人都说过,“最美的是艺术”。艺术美在更充分意义上表明,它的本质也同样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王向峰)

△在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中,中国美学家朱光潜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说,从而在美学理论体系上,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观点,虽说是朱光潜在五十年代提出来的,但在理论表述及内涵界定上,却因历史条件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早在三十年代,朱光潜在其所著《文艺心理学》、 《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中,在有关美的本质问题上曾经指出,美不完全在物,也不完全在人心, “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按朱光潜的观点,美不在物,但又离不开物,因为物能够在人的直觉中造成物的形象。这个物的形象便成了美感经验的基础。但仅有物的形象还不够,还要有心灵于物的形象之中充填情趣。这就是说,一个具体的物的形象恰好表现一种情趣,而这一特定的情趣又恰好以一定的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就成了美。 “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以上所讲的“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本质上都是“直觉”,都是“艺术”。显而易见,朱光潜的上述观点,明显地受到了克罗齐等人的非理性哲学的影响。

建国后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检讨了美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的影响,提出了“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观点。从而对过去提出的“美在心物关系”的命题作了重要的修正。他指出,美感的对象即美,不是“物”本身,而是“物的形象”。后者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如意识形态、情趣等)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它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所以“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他强调, “物的形象”是第二性的由物派生出来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根据上述认识,朱光潜给美下了定义: “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朱光潜的“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说,是建立在下述两个前提之上的:第一,艺术是意识形态;第二,艺术是生产劳动。而在朱光潜看来, “美感活动阶段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阶段,”所以美和艺术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近年来,朱光潜根据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资本论》、 《自然辩证法》等的系统研究,明确地表示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作理论指导,以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来看待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朱光潜认为,自然界对于实践主体的人来说,是人的“无机的肉体”。构成人的活动的基本内容的是一种双重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人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人的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前者改变了自然界的原有的面貌,后者则丰富和发展了人类自身。人的活动最终趋向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统一。因为在朱光潜看来,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结合的过程,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积极的肯定,是人的自觉特性的充分发挥,这样就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统一,开辟了可能性。在劳动实践中,由于人对自然界的积极的、能动的、自觉的改造,创造出了包括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在内的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中,既反映了自然,又再现了人类自身,而且还体现着主体,体现着主体的精神。这个对象世界就是美的对象世界,也就是人类把“各种对象本身的固有的客观规律”运用到对象身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美的对象世界。

同那些把人的实践仅仅归结为物质生产实践的观点所不同的是,朱光潜强调人的实践,它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实践与精神生产实践。他明确指出: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这一观点,是同朱光潜在六十年代提出的观点一致的。他在《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一文中说:“劳动创造正是一种艺术创造。无论是劳动创造,还是艺术创造,基本原则都只有一个:‘自然的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朱光潜认为,所以对人的实践作上述理解,是因为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中应有之义。马克思讲“人是用全面的方式,因而是作为整体的人,来掌握他的全面本质”的,即是说,人以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全部本质力量和功能,来占领或掌管该对象,占领或掌管人类的现实界,这就是“人类的现实生活的活动”。朱光潜指出,这种“人类的现实生活的活动”,就必然要包括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艺术和审美活动。接着,朱光潜引用了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说过的一段话:“正如只有音乐才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就不是它的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的表现。”朱光潜认为这两句极简单的话解决了美和美感以及美的主观性或客观性的问题。上句说音乐美感须以客观存在的音乐为先决条件,下句说音乐美也要靠有“懂音乐的耳朵”这个主观条件,因此,美是不能脱离美感、脱离主观条件而存在的。自然界的美、艺术中的美都是如此。从中,也可以看到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致性。

总之,照朱光潜的观点,人类的实践活动,无论是物质生产活动,还是精神生产活动,其实质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只看到劳动实践的作用,只把人的实践活动归结为物质生产活动,这就势必忽视主观的作用,忽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性,结论仍然不是辩证的,因此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观点的基本精神的。朱光潜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结合对人的物质的精神的活动的实质和特性的考察,努力论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科学性,这一点无疑是深化了中国当代美学的讨论。

(洪凤桐 编述)



△是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是决定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是美的事物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本质特征。探讨美的本质问题,就是要回答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换言之,也即对“美”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对“美是什么”作出确切的说明。

世界上美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纷繁复杂,要在众多不同的美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到它们共同的、内在的、起决定作用的普遍性质,并从理论上加以高度概括,确实决非易事。柏拉图早就认为“美是难的”。关于美的本质,在美学史上还出现过强调“趣味无可争辩”的怀疑论,还有认为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论,以及断言探讨美的本质只能徒劳无功的不可知论。但是,美的本质问题尽管繁难,取消它、回避它却是不可能的,把它神秘化也是完全错误的。

美的本质问题与美的根源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美的根源问题的不同回答,必然导致他们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唯心主义美学既然把美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意识,就必然主张现实世界本无所谓美与不美,只有与美的理念、心灵或观念相结合和统一才会有真正的美出现。唯物主义美学既然承认客观现实中本来存在着美的事物,也就必然认为这些事物的美的本质在于这些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之中。根本说来,只有唯物主义美学的回答,才展开了揭示美的本质的奥秘的通途。

唯心主义美学关于美的本质有多种说法。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合乎数的比例和秩序的和谐。这种美是和谐的说法,在西方美学史上无论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还是近代,都有过强烈的影响。的确,美与比例、协调、和谐等等有一定的关系。许多美的事物,在形态上都符合比例、协调、对称等原则。美的形式问题,也是美的本质的一个方面。但是,美的本质主要不在外表的形式,更不仅仅在于抽象的“数”的关系。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又以功用为标准,把美等同于善。但是,美的本质当然不应该象他那样单纯从人的主观方面、从实用和道德的观点去加以规定。主张美在于完全或圆满,是又一种有代表性的看法。古希腊的柏拉图、罗马的普洛丁、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阿奎那,都主张这种见解,而最终总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把上帝作为美的创造主。这种观点到十七、十八世纪,对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嘉通等人的美学思想还有重要的影响。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论点,其理念也还是神的代名词。但是,也不能把唯心主义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解简单地当作胡说八道,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着合理的因素,是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的。

唯物主义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是逐渐深入的。十八世纪法国的狄德罗,提出了“美是关系”的论点,为揭示美的本质开拓了方向正确的途径。但是,他未能充分发挥他的学说,未能进一步具体阐明他的论点的涵义。与之同时的英国的雷诺兹提出了美的法则的问题,认为这个法则就是同种类事物的“中心形式”。不过,他对于个别性方面又有所忽视。十九世纪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人本主义、即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论点。这个论点的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的,但过于空泛和笼统。特别是他对此作的两个补充的命题和说明,又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人的主观联想或理想,离开了他的唯物主义理论原则。直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美的规律”的论点,才在根本上科学地回答了美的本质问题。

从根本说来,美是一种规律,即典型的规律。所谓典型的规律,是指非常突出的现象充分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非常鲜明、生动的个别性有力地表现出事物的普遍性。典型的事物就是美的事物,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事物的典型性决定的。一句话,美即典型。

(严昭柱)



△在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中,李泽厚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是真与善的统一。他从主体实践对客体现实的能动关系中,从自然人化的历史积淀中探求美的根源和本质。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在整个历史发展中,真、善、美总是紧密相联的。美的本质就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真以实现善,使真和善统一起来。

在自然人化中,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真)去改造世界才能得到自由;人们必须使主观目的按客观规律去实践(善)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在实践中使自然人化,使感性(自然)积淀理性(社会)内容的过程也就是自然与人,客观性与主观性,真与善,感性与理性,目的与规律,必然与自由的矛盾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社会实践,能动地产生符合客观规律的主观目的(真)。符合规律性的目的通过客观性的实践活动(善)便能得到实现,成为人所掌握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成为主体化(人化)的“真”,善得到了实现,合目的性得到合规律性的肯定,成为实现了(对象化)的“善”。这个人化了的真(主体化的真)与实现了的善(对象化的善)便是美。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人们在客观的美中看到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看到自己的实践被肯定,即在真与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看到自己的理想,于是必然引起普遍的美感愉快。因而,美的本质是真(合规律性、客观现实)与善(合目的性、社会实践)的统一,是现实对实践的肯定。这就是美的秘密所在。

自然事物的形式、性能、规律都是特殊的、具体的、有局限性的。人类社会实践在长期活动中由于和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规律打交道,逐渐把它们抽取、概括、组织出来(均指实践活动,非指思想认识),使之成为普遍适用的性能、规律和形式。这时主体活动自身就有了自由,成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即真与善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表现为主体活动的形式。

自由如果只是象征、愿望、空想,那不过是锁闭在个体心意内部的可怜的自由。自由应该是种力量。这种力量之所以自由恰恰在于它符合并掌握了客观规律。只有这样,它才是一种造形——改造对象的普遍力量。掌握了普遍客观规律的主体实践所达到的自由形式就是美的境界。

在这里人的主观目的性和对象的客观规律性完全交融在一起,有法表现为无法;规律表现为目的;有目的则表现为无目的(似乎只是合规律性),形式从各个有限的具体事物中解放出来,表现为对主体的意味;于是,再也看不出目的与规律,形式与内容,需求与感受的区别对峙。形式成了有意味的形式;目的成了无目的的目的性。要达到这一点,无论从人类说,还是从个体说,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奋斗历程。艺术家要达到“无法之法”就得下长期的苦功夫。所以,自由(人的本质)与自由形式(美的本质)并不是天赐的,也不是主观愿望、意志所能给予的。它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自然建立的。就人类说,那是几十万年的功夫;就个体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自由形式作为美的本质正是这种人类实践的结果。

在自然人化中,人类主体实践产生美。这虽然也是一种主客观统一论,但这里的“主”指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实际上仍是客观论,是人化自然的客观论,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美的客观论。美是人类创造的,但不是凭意识、情感创造的,而是靠人类的社会实践使自然人化,把真、善统一起来,从而创造出美的。实践的客观性、社会性决定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赏析

      诗题名其画为“秋景”,有的记载称这幅画为“秋景平远”,或作“秋山林木平远”。综合各种称谓来看,“秋景”是对这幅画的内容总的概括,而具体呈现秋景的则是山水及林木,所谓“平远”即是指画中辽阔的水面景象

  • 梦见天气

    梦见天气是什么意思梦见天气,预示你的财富将面临变动的趋势,你正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但此后你又将不得不面临失败和针对你的谣言。梦见寒冷的天气里,提示你在做某件事情时,会遇到客观环境的干扰,但你刻

  • 关于蜡烛的一些经典谚语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蜡烛的灯笼。 蜡烛焚自身,光亮照别人。 蜡烛照亮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蜡烛不能两头点,精力不可过分耗。 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

  • 《明史·杨继盛传》阅读答案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①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②牧牛,乃不任学耶?&r

  • 怎样可以让自己心仪的女交警注意到自己?

    怎样可以让自己心仪的女交警注意到自己? 答案:在她面前故意违章

  • 《采蘋》原文与鉴赏

    作者: 张燕 【本书体例】 ">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赏析

      上片写奇香,渲染烘托,韵趣传神。“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先从香气刺激人的感官写起,突现出花香之奇特,它不仅袭击得友人曹子方“眼花乱发”,还冲通了词人堵塞的鼻孔,使嗅觉顿时灵敏起来。“领巾飘

  • 百家姓《贡(gòng)》姓起源

    294 贡(gòng)294 贡(gòng) 【寻根溯源】 贡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源自端木氏,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后代。子贡本名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人,他曾经担任过鲁国的宰相,善于辞令,精

  • 金碧辉煌造句九则

    【金碧辉煌解释】形容建筑物或陈设非常华丽精致,光彩夺目。金:金黄色。碧:翠绿色。辉煌:光辉灿烂。 【金碧辉煌造句】 ①到了北京,人们总是要去参观金碧辉煌的故宫和气势雄伟的长城。 ②在巴

  • 周蓬桦毛冬梅《厚土与蓝天》

    引子春光明媚的五月,阳光将树叶染得油亮通透,甚至可以看见蜿蜒的脉络向上伸展,抵达叶尖。在齐鲁石化研究院内,位于院中央的科研开发楼显得格外幽静,甚至能听到蜜蜂在嘤嘤飞舞。极目远眺,林立的银塔与蓝天白云融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