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勤《又见梧桐花儿开》
1
学校院墙外的那棵梧桐树开花了。一朵朵,一簇簇,犹如紫色的风铃,挂满了枝头。一只小鸟欢叫着,轻巧地落在一根细细的梧桐枝上。又一只小鸟飞来,两只鸟儿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脸对脸啾啾地叫个不停。
“石小松!你眼睛往哪儿看?”一声断喝,石小松吓得慌忙将视线从小鸟儿那儿收回课堂。
回眸的瞬间,他看到46双眼睛追随着英语老师严厉的眼神,“齐刷刷”地向他射来。
不用说,这节英语课他又成了典型。糟糕的是,昨天听写单词他还能记住几个,今天竟然一个也没记住,听写本上直接被老师画了个大圆圈。
“你,今天的体育课别上了,到办公室里抄单词,一个抄50遍。” 下课后,英语老师连名字都不屑于叫了,指着他直接下达了命令。
写100遍也没用!石小松耷拉下脑袋,默默地在心里反抗道。
体育课上,同学们都在操场上欢呼着:打球的,跳绳的,踢毽子的……玩得不亦乐乎。石小松向外扫了一眼,又扫了一眼,上课五六分钟了,他才磨磨蹭蹭地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开始抄单词。
老师的办公室在五楼西侧。窗子正对着不远处的铁道,一列列火车来来去去从眼前驶过,石小松看得很过瘾。每次罚抄作业,他都乖乖地站在窗台边,一边补着作业,一边抬头看着窗外驶向远方的火车。他常常想:这些火车中,一定有一列是通往老家的。这样想着时,他又走神了。
记忆中,老家不缺山,也不缺树,梧桐和槐树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常见的。他家也有两棵大梧桐树,房前一棵,房后一棵。爷爷曾用烟袋锅子敲着房前那棵大梧桐树对他说:“松啊,等你长大了,就把这棵梧桐杀了,这棵供你上大学,屋后那棵留着给你娶媳妇。”爷爷说了很多的话,唯独这几句话他记得最清晰。
还没等石小松长大,梧桐树就被伐掉了一棵。那年,爷爷突发脑溢血,倒下去就再没起来,那棵供他上大学的树就给爷爷做了棺材。
后来,爸爸外出打工,妈妈也离开了——跟村里一个有钱的男人走了。石小松就被寄养到了邻村的姑姑家。姑姑并不像爸爸妈妈那样疼他,还常常当着他的面说些难听的话,石小松就有些不舒服,偶尔也会跟姑姑顶两句嘴,姑姑气不过时,就给爸爸打电话告状。
有一年,爸爸突然回来,把老房子连同老房子后头的那棵老梧桐树一起卖给了别人,当天就带上石小松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村子。
从此,那个家和那个村子就变成了石小松的回忆,除了那棵高高的梧桐树和那一树的紫色花儿,有关老家的一切,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
小松跟着爸爸,生平第一次坐上了去济南的火车。在车上,他兴奋极了,恨不得赶紧告诉他要好的朋友——但他没有联系工具和联系方式。之后他又看到了电视里常见到的那些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原来这就是大城市呀,他的眼睛已经应接不暇。
爸爸带他来到了一座破旧的楼下,拍拍他瘦瘦的肩膀说:“小啊,爸爸和一个阿姨结婚了,这里就是咱的家,家里还有个和你一样大的妹妹,你见了阿姨和妹妹要有礼貌。”
他一下子怔住了。
爸爸又结婚了,居然现在才告诉他!石小松心里酸酸的,说不出哪儿开始不舒服。
尽管他因为紧张,见了新妈妈和妹妹一句话都没说出来,但他还是受到了新妈妈和妹妹的热情接待,长久缺少家庭温暖的他恍惚间回到了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
2
适应一段时间后,石小松被爸爸送进了妹妹所在的那所学校,象征性地进行了入学测试后,他插班到五年级三班,妹妹在同年级一班。
新学校比他在老家见过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漂亮,不光有楼房,还有多媒体电脑,老师上课也不再用黑板。他觉得天天都和做梦一样,每天都怀着一份别样的心情跟在妹妹的后面走进学校。他心想:要是老家的同学知道他在大城市里,在这么漂亮的学校里念书,不知道会羡慕到什么程度!
——可惜爸爸连老房子都卖了,只怕他这辈子再也不会见到那些老同学了。一想到这个问题,石小松就生出丝丝的伤感来。
新鲜劲儿一过,烦恼也接二连三地来了。新妈妈和妹妹虽然对他很好,但要求也越来越多,在他完全适应了生活环境后,新妈妈对他以前的生活方式做了全盘否决,包括卫生习惯和起居时间。他费了老大劲儿才慢慢适应新妈妈的要求。
但功课上,他却总也适应不了。微机课上,他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敢戳弄;英语课,跟听天书差不多,常常让老师罚来罚去;语文课,老师总让他用普通话读课文, 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别扭得他自己都想掉眼泪,为此同学们没少笑话他。
爸爸这段时间跟建筑队去了外地,平时根本见不到人,只有新妈妈管他。可新妈妈也很辛苦,每天早上不到四点就要起床干活。妹妹也有自己的伙伴儿,女孩跟女孩在一起,他也不好掺和。
他开始害怕到学校,但又不敢待在家里。
有一天,当他又被老师罚到办公室抄单词的时候,他忽然“哎哟”一声抱住了肚子。老师摸摸他的额头关切地问道:“没事吧?肚子不舒服吗?要是坚持不了就回家吧。”他蹙着眉点了点头。老师说,我给你家长打电话让他们来接你吧?他赶紧摇摇头,说家长都忙,自己一个人能回家。老师也就没再多想,嘱咐了两句,就让他收拾书包回家了。
一出校门,他立刻抹了把脸上的冷汗,对自己的表演成功地“骗”过了老师而惊喜不已。
解放喽!再也不用抄单词,再也不用做那些烦人的数学题,再也不会因为用普通话读课文而别扭了,再也…… 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飛出笼子的小鸟。如果不是怕路人笑话,他一定会大声地喊起来。
3
这样的逃课开始时一周只有一两次,后来,次数越来越多。最后索性整天都不到学校去了,只让同学给老师捎假,说他肚子疼,还没好利索。
“小松,你最近身体经常不舒服吗?”有一天,新妈妈问刚放下饭碗的石小松。
“没有哇,挺好的!”毕竟是孩子,撒谎后总会忘记还要及时做好圆谎的准备。
“嗯,那你这些天怎么不去上课?”新妈妈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跟暴雨前的阴云一样。
妹妹不知怎么回事,看了他一眼就去上学了,家里只有新妈妈和他。
“我……没有……”石小松知道纸里的火苗终于燃起来了,但他还想抵赖过去。
新妈妈死死地盯着他,眼睛里射出他从来没见过的寒光。
“说!你有没有逃课?”新妈妈愤怒的眼神像熊熊燃烧的火焰。
“我……没……”石小松刚说到“没”字,“啪”的一声,新妈妈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脸上。
他眼前金星直冒,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新妈妈一把将他从地上拽起来,怒吼道:“你不光逃学,还学会了撒谎!你每次装病逃学,老师就把电话打给你爸爸。你爸在工地上分不出身,就把电话打到我这里,嘱咐我一定带你去医院查查。你知道吗?昨天老师又给你爸打电话时,你爸一时走神,从三楼上掉了下来。要不是下面那堆水泥袋子垫着,只怕你再也见不到你爸了!”
“那我爸呢?”他一把拉住新妈妈的手,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在医院躺着呢,小腿骨折!还不让我告诉你和妹妹。”新妈妈流着泪说。
“妈,我错了!对不起你和我爸爸,我保证以后再也不逃学了。”小松把伤心欲绝的新妈妈扶到沙发上坐下,又给新妈妈倒了一杯水递过去。
“说,你为什么要逃学,还撒谎?”新妈妈抚摸着他被打肿的脸,恢复了往日的温柔。
“我功课总是跟不上,晚上妹妹教的那些,一到学校就忘了,呜呜……”石小松终于委屈地大哭起来。“呜呜……学校外的梧桐树开花了,这些天我老是想我原来的家,想我以前的好朋友,也想看看我家的那棵梧桐树,呜呜……”他伏在新妈妈怀里放声大哭。
“傻孩子,你爸为了让你到城里读书,不是狠心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吗?你要回哪个家呀?你爸跟我结婚时,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把你接到城里来读书。你要是一个人这么回去了,他有多伤心啊。你爸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工地上加班,我也每天夜里忙到十点多,早上三四点钟就要起来点炉子。我们做这些,还不都是为了你和你妹妹吗?”
石小松伏在新妈妈怀里,哭得和泪人一样。
4
又一个春天来到了。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入济南站。
车上下来了一家四口,两个孩子两个大人,个个都开心地笑着。一个男孩使勁地嗅着鼻子。“嗯,什么都好,就是空气不如我老家的好!”“那你再上车坐回老家去呀!”女孩嚷道。男孩剜了女孩一眼,不再作声了。
“回头给小松报个英语培训班吧,这阵子虽然功课撵得差不多了,可英语还是明显地吃力。”新妈妈对小松爸爸说。
“看,你喜欢的梧桐花。”出火车站口,女孩指着前面一条巷子的深处说。小松和走在后面的爸爸、新妈妈一块抬头,顺着女孩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紫色的梧桐花开满了一树。
“怎么看上去和老家给你娶媳妇的梧桐树一模一样?”刚刚从小松老家回来的妹妹故意拿梧桐树的故事说给小松听。石小松的脸“刷”地红了。妹妹却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新妈妈和爸爸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沧桑的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
文德郭皇后,安平广宗人也。祖世长史。后少而父永苛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早失二.亲,丧乱流离,没在铜鞮侯家。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后有智数,时时有
-
语义说明:形容孤单无伴。 使用类别:用在「单独一人」的表述上。 形单影只造句:01这位隐士过著形单影只的生活,很少与人来往。 02他的个性孤僻,没有朋友,常形单影只地独来独往。 03我当初来此报到时,
-
之,上雪崖使君雪崖雪。玉垒浮云变灭。蓬婆外、晴白界天,西岭窗涵古今绝。秦山置下列。类媵姬姜娣侄。望太白、三百去天,六月人犹失炎热。缁尘苦为涅。问谁可配兹,千仞高洁。惟君雅号相优劣。有北正寒冽,传将移节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诗文解释】 这位落魄
-
《本草纲目·兽部·猕猴》文言文 释名 沐猴、胡孙、王孙、马留、狙。 气味 肉:酸、平、无毒。 主治 肉:治风劳、久疟、避瘴疫。屎: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用
-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作文“言之有物 清晰表达” 问:在最后的阶段,作文怎样才能突破? 答:要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必须做到八个字:言之有物,清晰表达。第一
-
济南的冬天老舍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笔名还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获得“人
-
子产论尹何为邑(1) 作者:左丘明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2)。子产曰:“少,未知可否。”(3)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4)。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5)子
-
368 隆(lóng)368 隆(lóng) 【寻根溯源】 隆姓渊源较多,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春秋时,鲁国有隆邑,当地居民以地为氏。二是历代少数民族也有汉化为隆氏者。 【变迁分布】 早期在山东
-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