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宋小词《文学大师兄》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0 23:40:58阅读:385

我是应松老师的家乡人,都是江汉平原地区的,县挨县。风俗习惯,方言饮食都一样。虽然早知道有这么一位正宗老乡,但我来武汉后却一直没有与之联系,在湖北的文友中,私下里关于应松老师的评价很多,大多都是说他性格暴躁,跟地雷似的,是一踩就炸的主儿。对于这样的主儿,我等无名小辈当然是绕道走,谁有胆儿踩“地雷”呢,万一炸了,不得粉身碎骨。

一次与朋友去省作协拜访一位编辑,恰好遇见了传说中的“地雷”——应松老师,骑着一辆自行车进作协大院,两手掌着龙头,头高高昂起,目视前方,一脸严肃,表情刚硬。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副“ ”样子,好像与整个世界都不来睬。当即便觉得此人清高得不要不要的了,绝不是党员干部那种平易近人的相貌。遂心里对应松老师生出距离感。但拜访完编辑老师后,朋友还是带着我一起去了应松老师的办公室。朋友说,家乡人,来了还是去拜见一下。自报家门后,应松老师还是很热情的,一是因为家乡人,二是因为文学晚辈。与我们交流了一些写作体会和心得后,应松老师领着我们又去见了几位编辑,嘱咐我们有作品可以直接与编辑老师联系。如此一来,又让我觉得此人不像江湖上传说的那般不近人情,感觉还是蛮热情蛮和善蛮友好的,并非不好接触,也并不冷酷。

但那次见面后,我们也一直没有再联系。直到一三年我有小说《血盆经》被《小说选刊》选载后,应松老师在一次讲课中提到这篇小说并表示很欣赏,之后有学员将此话传到我耳朵里,自己的作品被如此大咖级的老师看好,这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也是一种肯定。有了这个基础后,我便勇敢地萌生出踩“地雷”的胆了,一来二去,便跟应松老师熟识起来。熟识了才真正了解一个人,应松老师并非传说中的“地雷”,他没有那么浓的火药味,充其量也就是鞭炮,炸一炸,听个响,但并不伤人,天大的事炸一炸,也就过去了。脾气暴躁也是有的,遇到有不同道的或者话不投机的人,应松老师会毫不客气地回应,他不会因为你是领导而违心屈从,也不会因为你是走卒而原谅你的无知,不同道就是不同道。为此得罪了一箩筐的人。

应松老师虽然有时候抹面无情,但更多时也是随和幽默很有机趣的一个人。

一次酒桌上给应松老师倒酒,他推托不喝,起先以为是装,于是座中人轮番劝酒,依然不喝,末了他诚挚地解释说,我是个无趣的人,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不赌博,不喝茶。有人问,好色不?应松老师憋了憋,说,湖光山色好,其他家里头说了算。说得一桌人俱都大笑起来,看来对异性还是有想法的,奈何只是有贼心没贼胆。阿弥陀佛,可怜见的。

虽然应松老师自诩为无趣的人,但这种人一旦有趣起来也是有趣得不要不要的。应松老师担任湖北作协文学院院长期间,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青年作家高研班,办一次班,从筹划到实施要操许多心,请老师,选酒店,经费预算,审定学员名单事无巨细,每一样都要过问。田禾副院长每次总结时便说,应松院长真是为此事操碎了心,为湖北文学后继有人,将来能出几个文学人才做了许多的工作,对你们这些学员他是掏了心窝子。田禾老师总结说,他就像你们的父亲一样。每次说到这里,应松院长总是哭笑不得,感叹说,天啊,把我说得太老了。我不是他们的父亲,我是他们的大哥。于是学员们私下里都称呼应松老师为陈哥。叫他一声陈哥,陈哥答应得麻溜的。家乡的晚报曾经为应松老师做过一整个版面的专访,标题陈应松——基层走来的文学大师。专访通过微信平台推广后,在朋友圈里对编辑说,标题错了。弄得编辑一阵紧张,说,哪里错了?应松老师说,大师的后面少了一个兄字。说得编辑一连回复好几个龇牙咧嘴的大笑脸。从此陈哥在文坛又得了“文学大师兄”的美号。

第四届高研班是在黄冈的一个大型农庄举办的,时值中秋,庄园里桂子飘香,枫叶渐红。不知道是谁发现庄园的后山上有几株柿子树,是甜脆柿品種,结果虽然不是那么多,但俱都成熟了,一个个挂在枝头,青里透着黄,又透着红,大姑娘似的浪,学员们在朋友圈里发出图片,撩拨得人心里直痒痒。次日里天刚麻亮,我便起床寻着路径去往后山,那几株柿子树明显的被扫荡过,有几株被洗劫一空,有几株只有两三个高高的硕果仅存。我已经是起得最早的人了,难道还有人打夜工偷柿子。忽然听说刺啦一响,调眼一看,哎哟喂,文学大师兄正踮脚在一株柿子树旁干活呢。被发现后,大师兄笑笑,握握手,知道是为了一个目的而来,大有同道中人的会心之感。下手时,大师兄会经验丰富地跟你讲解脆柿子与软柿子两个品种的区别,会指导外形上分辨哪个柿子的美味度,是下手这个还是下手那个。那种感觉一点儿都不像是一位“文学大师兄”,倒像是乡村里天机活泼率真可爱的农家娃。各自的衣兜里塞得鼓鼓囊囊的,临下山时,大师兄叮嘱,别做声,快走,别让人发现。到了中午,有学员在朋友圈里发图片,对着满山光秃秃的柿子树泪流满面。大师兄在后面评论道,没想到这届高研班学员都是土匪。在毕业典礼上,大师兄说,真心希望你们烧杀掠抢的本领不光用来对付后山的柿子树,更要用在写作上,在作品里彪悍,这次高研班你们学会了偷柿子,但更要学会偷读者的心。好一个“土匪”头子,好一个文学大师兄。

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叫他师傅。他乐意这个称呼,要我们不要叫他什么主席院长老师。的确,在写作上他是倾心细心诚心教我们,带我们。我在十一届签约作家会议上发言说过,“是陈应松老师教会了我写作”,会后他说不要这么说,是你自己开悟和努力的结果。但我说的是内心话,的确如此。在我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陈老师的细心指导,让我明白了许多写作的道理,也学到了他传授的一些“杀手锏”,独门绝技。还有一些签约作家,同样得到了他的关心和指导,他的得意门生很多,这是他无私奉献和帮助他人的结果。名师出高徒。有这样的师傅是徒弟们的幸运,师傅,感谢你。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容斋随笔·乞赠祖》译文与赏析

    乞赠祖乞赠祖 【原文】 唐世赠[1]典唯一品乃及祖,余官只赠父耳。而长庆中流泽[2]颇异,白乐天制集有户部尚书杨于陵,回赠其祖为吏部郎中,祖母崔氏为郡夫人。马总准制赠亡父,亦请回其祖及祖母。散骑常

  • 高考生怎样学好文言文

    高考生怎样学好文言文   文言文因与现代白话相去甚远,且语言艰涩难懂、歧义纷出,被很多学生视为畏途。面对新课程对文言学习提出的更高要求,同学应如何真正学好文言呢?  1、

  • 《目不见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

  • 《智囊·明智部·虞集》文言文

    《智囊·明智部·虞集》文言文   作者:冯梦龙  元虞集,仁宗时拜祭酒,讲罢,因言京师恃东南海运,而实竭民力以航不测,乃进曰:“京东濒海数千里,皆萑苇之场,北极辽海,南滨青、齐,海潮

  •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出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

  • 做梦梦见家里发大水怎么回事?

    发大水,是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积水,如果在赶上长江潮汛,那么就要变成洪涝了。洪涝虽然可怕,但挡不住钓鱼人的脚步,而且貌似水越大,鱼儿越多。

  • 《李景初许借翦彩花数轴一观累日不至戏成二绝》鉴赏

    【原题】:李景初许借翦彩花数轴一观累日不至戏成二绝督之

  • 《猿啼》的诗词典故、含义、出处

    含义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举例 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刘秉忠《洞仙歌·仓陈五斗》元代词作鉴赏

    这首词,就是作者尚友古人陶渊明,追求精神家园的一篇“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诗。从字面上看,是咏陶;而究其实质,却是自明心迹。"> 赵师秀《约客》表达什么?《约客》原文及赏析

    赵师秀 (1170—1219),字紫芝。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为“永嘉四灵”之一。 ">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