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的李白》沈荣均散文赏析
1
据说,诗人可以选择以何种文艺的方式死亡:“死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实际等于诗人的再生”(美国,西尔维娅·普拉斯)。“在红色的城墙上,将阴森的光线抛向高高的天穹。在那片野性与皎洁的黑色大陆,诗人在星光下,去寻求采集完美的神所撒下的花朵。诗人,生活在别处,在沙漠海洋,纵横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洪水的幽魂刚刚消散。”(法国,阿蒂尔·兰波《生活是一首诗——生活在别处》)。我怀疑兰波的这首诗歌,就是写诗人之死的——唯有诗歌才会让死亡如此迷人,仿佛一场从肉体到精神的冒险之旅。
如果是这样,那么李白之死,该是一种怎样的优雅呢?譬如,在某个月色弥漫的秋夜,像萤火虫一样独自走向一团深邃无边的光明……
当然知道,存在如此想法,有多幼稚。不过,我的确在浩瀚的文献里找到了可以佐证的说法:“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白》)。虽然辛文房的说法,取自宋朝洪迈一则并不可靠的笔记,从个人情感而言,我宁愿相信这个结局。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本正经的学究们一口咬定,李白之死,与诗意没有任何的关系!
他们说,李白死了,病死的。
作为肉体的六十二岁老人李白之死,与安徽当涂乡下的邻居老乡张三、李四、王麻子之死没有二样。
这一年是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
关于李白之死,《李白年谱》这么记述的:“欲走无路,精神失常。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李阳冰。十一月,卒于当涂,有绝笔《临终歌》一首。”白描手法,廖廖数笔,隐含的信息量惊人——他想做或做了三件要事:
其一,他还想远游,但肉体已经不能支撑其精神。
其二,他托付族叔李阳冰出版其诗稿。这大约是李白第一次对九百九十余首诗作有结集问世的欲望。濒死前的举动是否能带来轰动人间的效应,并不是他要考虑的。当浮云一朵朵从眼际飘过,谁能做到百分百的淡若止水?这一点,倒让我等后学十分惭愧了。李白早在当朝已享有盛名,“文集亦无定卷,家家有之”(《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不需任何炒作,却能聚得如此超级人气,恐怕一千多年来没有第二人。
其三,写就绝笔《临终歌》。很有意思的细节。人之死法或许有多种,归结起来不过赴死和等死。赴死者,从信仰上已经看清死亡的本质,视死如归,如此超脱毕竟少之又少。更多的人,死之前或只干一件事,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等死。回到前面的话题,诗人是否可以选择死亡。李白是诗人。生命固然重要,谁认为多活在世上一天就是罪过,谁就在对自己说谎。诗人以诗为存在,没有诗歌,活着的意义也要打折扣。赴死谈不上,又不能白白等死,那就写诗吧。“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临终歌》)奇异的想象,澎湃的寄托,悲情的慨叹。如此死法,算不算骨子里流出的文艺范?!
一千多年后,一个诗人以诗人的另类方式,为我们还原了诗人李白之死的“文艺范”:“一对龙烛已烧得只剩光杆两枝,却又借回已流出的浓泪底余脂,牵延着欲断不断的弥留的残火,在夜底喘息里无效地抖擞振作。杯盘狼藉在案上,酒坛睡倒在地下,醉客散了,如同散阵投巢的乌鸦;只那醉得最很、醉得如泥的李青莲,(全身底骨架如同脱了榫的一般),还歪倒倒的在花园底椅上堆着,口里喃喃地,不知到底说些什么。……”(闻一多《李白之死》)闻一多的《李白之死》,有点诗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意味。一千多年的时空,挤压成歪斜绵密喘息燃烧的私密情绪。或者说,诗人以目为镜,自由扫描,变焦,试图超越时空的障碍,寻找另一双巨目。闻一多在寻找他的另一半。李白的醉态,此刻或躺在民国某个晦暗的角落。当料想中的交汇出现,一千多年的时空尺度,瞬间契合为夜与深邃。世界也被一种叫诗意的情绪主宰。
长焦距。远处的星子。快闪的中景,如电,如炬。微距特写,宏大的悲剧经历多重的冲突后,终于定格。最后的敘事,徐徐展开,又渐渐远去:烛火的微光。柔韧。一团醉泥。柔韧。莲花撑开无底的夜色。柔韧。时空的两端,这边絮絮吟诵,那头喃喃自语。柔韧无边。
2
盛唐诗人李白死了。
唐诗不会死,李白也没有被时间遗忘。
一千多年来,作为一种稀缺的形而上的存在,李白的诗意,在引发唏嘘的同时,也为我们点亮前路和远方。
讨论李白的诗意,最直接的还是读他的诗文。他委托族叔李阳冰编就的《草堂集》十卷,早已散佚。现在通行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卷,为北宋宋敏求增补刻本。因已非当年李白经手的原貌,遗憾自然难免。好在,我们可以借助想象,走进那些真实存在的地名、人名,而不至于莫名其妙地怀疑诗文的暖意了。
有没有一件作品,真实地保存了李白的体温呢?
还真有。这件宝贝叫《上阳台帖》。《上阳台帖》未收录于任何一卷唐宋文献里,但没有谁怀疑其出身的高贵。在经历宋元明清数十次的转手后,到了民国藏家张伯驹的手里,后来张氏把它赠予毛泽东,毛泽东又把它捐给了故宫。
一张柔弱的粗皮土纸,曾经被诗人李白关注,这是纸的幸运。我不知道,诗人的第一缕诗意,是诞生在指尖、笔端,还是墨池、纸面。可以确认的是,当诗人肌肤的温暖,传递于纸面的刹那,纸的感动自是情不自禁了。情不自禁的,还有后来的追随者,他们无数次地摩挲,传递了最初的暖意——那来自李白的温度、宋徽宗的温度、赵孟坚的温度、贾似道的温度、张晏的温度、欧阳玄的温度、项元汴的温度、梁清标的温度、安岐的温度、乾隆的温度、张伯驹的温度、毛泽东的温度……如此清晰的体温接力,历经千年岁月不老,传承到了我们的手上——指尖的毛孔,柔软而敏感;血液的流淌,绵延而坚韧;以及近在咫尺的呼吸和心跳,蓬勃有力……是不是忽生一种见到某个隔世的亲人,想哭又憋得慌的激荡?!不得不说,这是文明的奇迹。
《上阳台帖》是唯一可以直接与李白本人亲密对话的诗意。没有比它更接近真相,更直观的了。有人考证过,天宝三年(744年)夏秋,李白和高适、杜甫登临王屋山,下榻阳台宫,观看道教恩师司马承祯所绘壁画后,题写了此诗,包括题款在内计二十五字,不过已经足够了。从文学的角度,此四言即兴之作,已经超越一般的应景情绪,更像作者一以贯之的独白:“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也许你会说如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落笔,还有快速流动、不可捉摸的情绪,太像天书,很难跟上节奏哦。跟不上就对了。人家是当事者,我们只是看客。
从书法角度看,这是一件标准的唐人狂草。因为出自李白手笔,人如其诗,诗如其书,或叫李白式狂草更为恰当。关于李白的书法成就,前人有过一些靠谱的说法。唐人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翰林字思高笔逸。”徽宗《宣和书谱》:“白尝作行书,字画尤飘逸。”宋人黄庭坚《山谷内集》卷二十六《题李白诗草后》:“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清人周星莲《临池管见》:“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这些评价已经很高。
李白以狂草作诗书,神采气质咋样,宋人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日本松平直凉氏收藏,现藏东京文化财保护委员会),为我们提供了最早的形象参考。总共仅二十来笔的一张纸本水墨,也够简练到家了,这点倒是与李白的《上阳台帖》一致。有文艺批评家不理解,质疑此画以快速流动的长线条,而不是采用描绘性笔法,来表现袍子的衣纹(据说李白很喜欢穿袍子),是不是业余了点。我的理解,正好相反。像衣纹这种外在的东西,与诗人的气质,没多大必然吧。再说,画家所协调的主题与形式的标准,所理解的对象的特立独行、无羁无泥和坚韧意志,远比我们表面看到的,要难,要丰富。
每一次观《李白行吟图》,脑子里就要冒出一个疑问:太白在作哪首诗呢?
有人说,《将进酒》。也有人说,《山中问答》、《静夜思》。更多人说,《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而我怎么看,怎么像“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其一》)。
画面哪里有美人,花也没有的。有的是,孤独的行吟,那一千零一个版本的李白诗意。
李白诗意,历来也是人气颇旺的绘画题材。可惜流传下来的宋元时期画品不多。而明清两季画家们理解的李白诗意,似又雷同地表现对象近于痴狂的“醉态”。唐寅、改琦、苏六朋等有太白醉酒诗意,有名的如苏六朋《太白醉酒图》(现藏上海博物馆),似乎也未超越人物写实的趣味,虽然人物的表现,极工端,也极传神。至于像清人上官周和叶南雪线描的李白,更类似文人“门神”(如果有文人“门神”的话),人物刻板也就罢了,连手中酒杯,也世俗得只剩下道具的印象。现实有诸多不如意,“醉”或许乃画家本真和常态,不便言说,就拿李白作观照,最便宜不过。现代人傅抱石和齐白石两位巨匠,也曾作过类似诗意。傅抱石名作《李太白画像》(现藏南京博物院),整幅画的主要元素就仨:诗人、酒具,以及怒放的梅或者桃。酒,连接了画家与对象的直觉。不知名还带刺的红花,鼎盛叠加粲然,显然预示某种结局,仿佛最后的忧郁。齐白石名作《将进酒》,诗人的梦想,也是酒壶的睡意,一样的歪斜和惬意,市井真趣溢于纸面,细看,不忍叨扰,进而怜爱,或对于李白,或对于画者,也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了。
相比之下,山水诗意图画大师们的杰作,试图跨越双重的障碍——李白与山水的对话,画家与李白的对话,其所倾注的种种思考,直观而缓慢,缓慢且坚定,坚定如烙印。
石涛、张大千和李可染的坚定,保持了一貫的挑战难度。
张大千的《山中问答》(李嘉诚私藏)和李可染的《梦游天姥吟留别》(2013年广东崇正拍卖),体现的是中国现代最顶级的山水画家们,处理矛盾的不同取向。是推崇水墨,还是推崇笔触,两者的对立、协调和统一,直接诞生了张大千的泼墨山水,李可染的笔墨山水。而两者同时关于光影的不舍,又让画面平生流动和滋润。诗意,也就有了可以回味的余地。
石涛的《庐山观瀑》,更“达到了高度的雄伟感和普遍性”(美国·高居翰《图说中国绘画史》)。当然不只指山水画成就本身。画家对山水现实的把握,已经不再是眼前的树木、流水、光舞,以及山脉的构造、肌理和特性,更是个人日常经验投射于外物的总和。我不解的是画里的抒情主体或者对象,画者自己也好,李白也好,都如此的低调、渺小。或许,在磅礴独立的自然面前,在深邃广阔的时空面前,肉体的个体,无足轻重,因为你已经化为摇曳的草木、飞逝的流水、蒸腾的云雾、兀立的山石……
草木。流水。云雾。山石。它们自给自足的日常,与时间为轴,一日日地向我们倾诉着关乎生命、关乎宇宙的某种声明,自言自语,也动人心弦。
时间当然非白纸。修改的力量,厉害,令人惊讶。时间如流水。流水不腐。如石涛之于对象,张大千、李可染之于材料、手段和情趣,一切围绕庐山山水的经典注解,就是李白的诗意,以水墨的形式,以及更为惬意的表达,在宣纸上流淌的不屑和永恒。
所不同的,接下来的一次次的擦拭和涂抹,过滤掉了腐朽,保留下了信仰——那些岁月的孤独和高亮。
3
李白注定是孤独的。“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其一》)。孤独,因为美人总在想象之内,在思念之外。
李白的美人,并不像有些朋友臆想的那样。我们在屈原的诗意里,读到同样的意象。美学家们解读,美人或是诗人内心坚持的符号崇拜,带有某种理想主义色彩。你说是人生的光影大致也对。
李白的强大自信,源于对内心的崇拜,也可以说是自我崇拜。李白的自我崇拜,甚至超过了我们对他的崇拜。而他的理想,或就是“清真”了。“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清真”不仅是做诗的标准,也是做人的向往,是李白的人生追求。清是清流,真乃本色,换今天流行词大约是阳光澄明善良,言行一致,又纤尘不染。可明明是虚妄和空想。现世中那么多的不测,需要我们在付出后妥协,在妥协后保身,或退而求其次。李白没有沦为“大多数”!因为太理想,现世中也便不可能一一对应。偏偏太白较真,想于现世中还原理想。他之“太理想”与“太人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注定寂寞和痛苦了——人世间伟大而永恒的忧郁美也就此诞生。因为李白的寂寞和痛苦,是那一个不可或缺的“错误”!朋友圈,换来换去,最后的交集狭小得只有杜甫、孟浩然、高适、任华、魏颢、李阳冰等极小的一撮了——虽然他的名气很大,那些欣赏他的粉丝,不是站在千里之外揪心地翘首,就是处于千百年后的将来苦苦地守望和追问——那传说中的永恒忧郁,是不是发于儒家的功业,超越世俗的功名,又指向佛道的境界?!对于我们疑惑了一千年的守望和追问,李白留下诗意的符号,也留下“美人如花”的旷世猜想。
前些时候,参观敦煌在四川的巡展,在一朵盛唐的花朵前,止步和心动了——那是描绘或镌刻在三彩、画像砖、壁画、塑像里的某种高贵的团花。
我止步,因为那花寂寞,含蓄,质朴,大方,集莲花、梅花、牡丹、菊花诸花之美。有人说,此花叫“宝相”,是中国士大夫们心目中无限之美好,寄托了儒、佛、道三家的信仰。
我心动,因为忽地冒出一个极为私密的念头,此花会不会就是那花——李白曾经苦苦追寻的美人。如果真有那美人的话,我想宝相最符合标准了——虽然美好,却超尘脱俗,不大适宜人间的繁华和纷纭。
所以,李白独对云端,大发感慨。
所以,我们独对李白,大发感慨。
没错,就是它了——作为形而上的符号崇拜,它是李白的美人,也是李白的花朵,是如花的美人。开在云端和远方。看得见的离合,摸不着的悲欢,挥之不去虔诚、寂寞和忧郁。
永在路上。
-
【原题】: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南奔之时人不愿往以君命不敢辞首尾五年而不得代戊寅腊月以少蓬召而病且衰矣自知不堪世用决意南归舟次豫章三疏丐闲而不得请帐然东下舣棹南康重湖阁夜梦人告之日死
-
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是研究中古文学与文论的重要文献,可惜原书散佚,只能通过后人的辑补,略窥其貌。其中有一段辨析五、七言诗体的,很具 "> 王建旗《重返老苍会》散文鉴赏
那团结在一起的高大的树木投到街道上的阴影;那一只只雄鸡啼叫着飞落街道时所蕴涵的意味;那从村头迎面出现,在我三岁的眼瞳中越升越高的驼队……此后,无论我怎样成长和转换自己的姿势,都无法改变自己在那驼队前被
-
梦见元宵,得此梦五行主火,梦见节假日,五行代表丁火,主事业中多有贵人相助,为人聪慧,做事细致者,善于与他人交涉,事业更可得好运。在外求财者梦之,往西南求财,事业多受小人牵绊,往东北求财,人情世故有所不
-
语义说明:形容心意已定,不再改变。 使用类别:用在「意志坚定」的表述上。 死心塌地造句:01虽然已经分手,小明对前女友仍死心塌地,不肯和别人交往。 02尽管老公不成材,成天花天酒地,她依然死心塌地不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事业的贡献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战火遍及四大洲、涉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次世界大战,有20亿人口卷入其
-
子产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子产 简介 子产(?~前522年),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子美,谥成,又被称为公孙侨、公孙成子、东里子产、国子、国侨、郑侨,是春秋末期郑
-
【3711】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7.3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69元)△共20章:①漫长的封建社会;②东方与西方;③由盛转衰的清王朝;④炮口下的震撼;⑤
-
在现实生活中,猫是一种大众化的生物,它经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人的性格特征。人们往往很喜欢用猫来形容女性,觉得猫和女性一样娇小,两者都有着慵懒,温柔的特性,同时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小心思与小脾气,可爱又傲娇,独
-
【4227】大国大城(陆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万字,2016年7月第1版,49元)上、下篇9章:上篇——大国难题:[1]中国经济的欧洲化;[2]在集聚中走向平衡;[3]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