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庞华坚散文赏析
寻找父亲
1986年那年,一种叫心肌梗塞的疾病,把父亲那一年的形象永远保留在了我的心里。
那一年,父亲48岁。那一年,他把自己藏起来了,从此谁也找不到他。当我和五伯父及两个舅舅,护送父亲去他的藏身之处时,我还不敢相信自己从此将与父亲阴阳隔绝、不再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事实。那时,我还没有体会到每天放学回家后,听不到当小学校长的父亲那高声叮嘱我和弟弟做作业的落寞;还没有感受到我们家小院子里,父亲和他的朋友们喝茶聊天的声音消失后的寂静。有时候,我想,父亲可能是要用他的方式锻炼我们在这个喧嚣世界如何自立吧。我愿意他的初衷是这样的。原来时不时打点小架的我和弟弟,开始变得无比团结。父亲走后,家里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我和弟弟向母亲建议,把院子残墙推倒,重新砌一道围墙把院子圈起来,种花种树。年少的我和弟弟拒绝了舅舅的好意,两个人向邻居借了板车,买回石灰,拉回泥沙和砖头,兄弟俩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周末时间,竟然砌起了一道两米多高、二十余米长的围墙。这道围墙现在爬满了青苔,院子里的扶桑、黄皮果和龙眼树长年青绿,生机盎然。
后来,我意识到,实际上,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走上了寻找父亲的道路。但是,父亲藏起来了。没有人告诉我,父亲在哪里。有时候我做梦,在梦中,父亲也没有告诉我,他在哪里。他就那样静静看了我一会,就不见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心里很慌乱,甚至因为失去父亲而觉得低人一等,在学校抬不起头。尤其是弟弟请教我一些事,而年长他两岁的我又解决不了的时候,我就更加想念父亲了。如果父亲在,一切都不是问题。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他似乎都能轻而易举解决掉。
这种慌乱一直到我后来上了一艘海船工作才慢慢安定下来。茫茫大海中,有时感觉到人连一片树叶都不如。树叶在海里能飘浮着,而人不会,人掉到海里,眨眼的工夫就不见了。在海上工作,每一个人身边都没有父亲。所有事情,不但自己尽力而为,而且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无边的寂寞和孤独,没有人为你分担,一只暂时停歇在甲板上的海鸥就是你最好的倾诉对象。我渐渐明白了人需要交流,更需要忍受孤寂。
于是我又想起了父亲。父亲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劫难中,他的五个哥哥姐姐都在外,二十出头的他虽然工资微薄,但是既要抚养老母,还要资助“失踪”多年的兄长的儿子生活。他每天在任教的小学和老家之间往返。那些年,他是怎么扛过来的呢?后来父亲当了我们小镇小学的校长,母亲也从民办教师转正当上了公办老师,家里的境况才稍有好转。父亲在几间学校任教过,和那些学校的学生和家长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调回我们小镇后,经常有学生或者学生家长从数十里外走路来小镇探望他。后来我才知道,不少学生是得到父亲的资助和帮助,才把学上完的。
当小镇小学校长的父亲,不但负责学校的教学,小镇上的大小事务,也常应邀参与。那些年,小学校长,在百姓心目中差不多代表着正直和公正,威信高。送父亲的时候,小镇街道两旁站满了人,不少人还特地从远处赶来送他最后一程,很多街坊都自动加入到送行的队伍。用我五伯父的话讲,有这么多人送,这个校长当得值!
与父亲一别,转眼间,二十八年过去了。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他的足迹。我想,他藏得真好,不让我见着,却又能把他的生活习惯、脾气品性,不知不觉间慢慢移交到我身上,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以致有时在恍惚之间,我都觉得自己就是父亲了。
我在这里,离你不远
有一天,我让儿子陪我到市区西边不远的冠头岭海边拍晚霞。我们俩沿着山路,很快就去到了海边。正是秋冬交接时节,天气晴好,晚霞出奇的漂亮,看似暗淡,其实斑斓,既安静,又骚动,仿佛近在咫尺,却又辽远无边。
偌大的海滩上,人不多。冠头岭下的海滩,不是游人光顾的热门地段。不远处是几对恋人,携着手慢慢走着,窃窃私语。我沿着海边,举起相机,边走边拍,不知不觉走远了。等到拍累了才停下来,坐在沙滩上,又在相机里看了一会,习惯性地删掉不喜欢的那些。过了好久,才想起,儿子呢?他哪里去了?扭头不见儿子,脑袋轰一声发热,心里不禁焦急,连忙大声叫喊儿子的名字并四下寻找。沙滩其实是个沙洲,虽然起伏不大,但是沙丘的起伏还是能阻拦视线的。当我跑到最高那堆沙上,四下眺望,发现小子蹲在不远处的一个沙窝里,正在推沙砌城。他砌的城,有房子,有道路,还有一些我看不懂的建筑,看起来已经颇具规模了。我跑过去,推了他一把,责问怎么不回答。我有些气急败坏。小子头也不扭,专心致志于他的沙堆。我有些生气了。又问,叫你怎么不理?他才慢慢扭过头,说,刚才叫你你也不理我,叫你等我,也不停。他的眼睛里窝满泪水,小脸蛋上全是委屈。我无语了。我刚才确实是把小子给疏忽了。
“爸爸,刚才找不见你,天又快要暗了,我特别害怕。”小子抓着我的手有些发抖地说。我怔了一下,说,“爸爸刚才是不对,只记着自己拍照。但是你已是大孩子了,怕什么,爸爸离你不远!”
小子突然兴奋地大叫,“爸爸,看,有飞人!”他满脸的委屈一下子全消失了。原来有人驾驶滑翔伞,从冠头岭上,往海滩这边飘过来了。于是我们跟着滑翔伞飘飞的方向,跌跌撞撞地奔跑过去。当滑翔伞降落到海滩上的时候,我们也跑到了那里。平时喜欢航天的小子缠着驾驶员没完没了问东问西,敬仰无比。
又记得前些日子,我带小子去桂林玩,朋友黄土路陪我们逛西街。黄土路带着小子在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品中穿行,我照例举着相机乱拍。很快他们就钻进人群中,不见人影了。想到小子有人带着,我便放心,信马由缰随意拍了。没过一会,我的手机响了,是黄土路打来的。原来小子逛了一会,新鲜感过去,发现我不见了,便不肯走了,非要等我。等我找到他们时,看到小子和黄土路两个人,一左一右,坐在一家餐馆大门口的台阶上,像两个站累了偷懒的门童。小子这次不生气,见到我,马上站起来,滔滔不绝给我讲刚才看到的和好玩的东西。黄土路倒是一脸委屈,他说,“你这小子忘本,是我带你玩的啊!”
我家小子的性格不算太开朗,但也算不上沉闷。他喜欢自制航天模型。每天放学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沉浸在他的“航天事业”里。每当模型制作完成,便要找人分享快乐。这个时候,我就被派上用场了。如果我听得不耐烦表示不懂这些时,他会表达不满,甚至指责老爸笨,大人了,连基本的航天知识都不懂。
以前工作忙,经常回到家时,他已经睡着了。现在换了工作,才有了些空闲时间听这小子瞎讲。有时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会产生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他出生时的细节还历历在目,怎么一下子就读完了幼儿园,一下子小学又读到三年级了呢?想想,自己带他玩的次数,陪他玩的时间,真的是屈指可数,心里不禁涌起愧疚。想到他找不着爸爸的一脸委屈,心里隐隐约约有些酸楚,有些幸福,还有些悲伤。悲伤是因为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虽然自己也是当父亲的人了,但是心里还是有一种期待,那就是希望自己的父亲在自己身边。但是这种期待永远不可能如愿了。我的父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28年。
有时看着小子在玩,我很想告诉他,不管你看见还是看不见父亲时,父亲都会在你不远处,一直看着你。我估计9岁的他听不懂我说的意思,事实上,我也还没有告诉过他。我想等他大一些再告诉他。
桃花:固执守望春天
世人对桃花,多有不恭与不公,特别是诗人。诗人们不痛快时,总爱拿桃花泄怨,好像桃花前世欠他们很多债。比如我一直崇敬的杜甫,他在《漫兴晚春》里塑造的桃花“轻薄”的形象,差不多成了世人对桃花的代表性看法:“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诗人自己心里无聊了,也拉桃花做借口,比如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桃花寂寞了吗?桃花鲜有开一朵的,往往一开就是一串、一树,一棵连一棵的,一点也不寂寞,寂寞的倒是诗人。不过,也有明白桃花的,比如李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理解桃花并不单薄、浮浅,而是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可见,艳丽并不是桃花的原罪,长得漂亮有错吗?
关于桃,我喜欢民间传说桃木能避邪的说法。想一想,养育了被视为轻薄、生命短暂、艳丽轻薄桃花的枝条,不仅象征吉祥、平安,而且蕴含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这真够颠覆的,不知道那些嘲笑桃花的人会作何感想。
在我看来,桃花是一种拟人化的植物,它的内心,对春天有着固执的守望。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一棵棵桃树,如一根根木棍,插在冻土上,某一夜过去,晨光初露,早起的人,惊喜地发现,门前的桃树竟然开花了。一种植物,一朵花,在漫長的冬日里守望春天,在手脚麻木的寒冷中感受春天。在春天尚未真正到来之时,单薄的花瓣率先开放,这样的生命气息,岂是佩服两字所能代表的?
喜庆的是,桃花真的期待到了春天,桃花般烂漫的春天!
看到桃花开,我就想到了我们乾江小镇。在我们那里,桃是蕴含仙气的植物。要参加红白喜事了,家里长辈一定叮嘱记得带上一两片桃叶,辟邪。我母亲就是这样。常常临出门,她都会指着后院里的桃树问,摘没?我和弟弟就笑了,忙说,摘了,摘了!
其实,我们家并没栽有桃树,桃树是邻居家种的。树高丈余,树干比大海碗还粗。桃树虽然栽在邻居家,枝叶却跨过围墙长到了我们家后院。邻居曾担心桃枝长得过于“热情”影响到我们进出,问要不要砍去。我们当然乐意桃树的慷慨了。正因此,每年的春天,我们家后院都桃花灿烂,桃子成熟时,也桃子飘香。那时街坊有需要,就到邻居家摘桃叶。他们家没有人,就会到我们家。如果正好我们也没有人在家,他们就推开我们家后院虚掩的木门,自己摘就是了。后来离开小镇到城市里生活,我把小镇的风俗也带过来了,有时带儿子去参加什么,会在小区楼下的桃树上摘一两片叶子塞到他的口袋里。小家伙满脸不解,问,这是做什么的?我搪塞他,等你长大自然明白。在明白和不明白之间,一个个春节过去了,现在,桃花开,又一个春节来临了。
如此甚好!
在一年最寒冷的时节,从春节开始,在山野,在街道拐角,在屋边,在案头,在花瓶里,不管不顾地开向春天,既开进阳光灿烂,也开进阴雨连绵,直开到满地落红,化作春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如愿以偿,不管流年时逝,物是人非,都开得尽兴尽情!
-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桑问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
-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 【穷宙】谓穷究古今 【紫宙】宇宙;上天;高空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第三代神王。克洛诺斯和瑞亚之
-
李万超,并州太原人。幼孤贫,负贩以养母,晋祖起并门,万超应募隶军籍。战累捷,稍迁军校。从李守贞讨杨光远于青州,奋勇先登,飞石中其脑,气不属者久之。开运中,从杜重威拒契丹于阳城,流矢
-
1走进春天的故乡。一夜间,村庄就披上了千树万树梨花订做的婚纱,浪漫而温情。一夜间,如玉似雪的嫁衣舞动着花香,每一瓣梨花都珍藏着素雅春日送出的祝福。此刻,春风在梨花的芬芳中安静得像一个孩子,依偎在母亲身
-
【46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二讲(杨承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8万字,2017年1月第1版,48元)△12部分: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渊源、成就和方法论;②社会主义本质论:
-
韦载,字德基,京兆杜陵人也。祖叔,梁开府仪同三司,永昌严公。父政,梁黄门侍郎。载少聪惠,笃志好学。年十二,随叔父棱见沛国刘显,显问《汉书》十事,载随问应答,曾无疑滞。及长,博涉文史,沉
-
这首《小重山》虽然没有《满江红》家喻户晓,但是通过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上片着重写景。“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
-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
-
作者: 柯灵 【原文】: 雨,悒郁而又固执地倾泻着。那淙淙的细语正编织着一种幻境,使人想起辽阔的江村,小楼一角,雨声正酣,
-
登永嘉绿嶂山谢灵运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