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赏析
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
【点睛之笔】
诗被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亦称古诗或古风,专指唐代以前的诗体,是和唐代形成的近体诗相对的诗体,产生较早;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经典解读】
古体诗的特点是:每篇句数可多可少,每句字数不拘,不讲究对仗、平仄,用韵也比较自由,可以句句押韵,可以隔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一换韵。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以使用五言、七言的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此外还有一些句式长短不齐的古诗,一般归入七古。有的古体诗句数、字数和律诗相同,但用韵、平仄和对仗都不同于律诗的要求,所以仍称作古诗。古体诗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后人沿袭唐代人的说法,把唐代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他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近体诗的格律极其严格。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篇有定句,即除排律外每首诗句数固定;句有定字,即每句诗的字数固定;韵有定位,即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即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即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比,形式更为整齐,节奏更和谐统一,但由于讲求严格的格律,限制也就更多了。
-
尤袤·东湖·其二三日瑶霖①已渺漫,未晴三日又言干。从来说道天难做,天到台州分外难。百病疮痍②费抚摩③,官供仍傀④拙催科⑤。自怜鞅掌 ">
-
白居易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 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
齐欲伐魏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译文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1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2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3,腾山者五,兔极于前,
-
碧窗凉簟唯便睡,露井无尘荫绿槐。梦入醉乡犹病渴,辘轳声到枕边来。
-
语义说明:形容吃惊、受窘的样子。 使用说明:用在「惊愕诧异」的表述上。 瞠目结舌造句:01这空中飞人的特技十分惊险,看得观众瞠目结舌。 02小张没有想到女友会突然提出分手问题,瞠目结舌地不知如何回答。
-
上片一开始,词人就借助于丰富的想象,给这位思妇造成一种孤独的氛围,一个寂寞的环境,在“钟鼓”之后着一“寒”字,而冷清之意全见:在“楼阁”之后缀一“瞑”字,而昏暗之色如绘。加上那轮淡淡的冷月,照在井
-
《韩愈·祭田横墓文》文章鉴赏 贞元十一年九月,愈如东京②,道出田横墓下,感横义高能得士③,因取酒以祭,为文而吊之,其辞曰: 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余不自知其何心,非今世之所稀④,孰为使余欷
-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出自《尚书》,差一筐土的努力,会堆不成山丘。“凿井九阶,不次水泽”出自《孟子》,打井即便打了九成,也打不到泉水。“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战国策》,一百里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完了
-
中考课外的文言文一日一练 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①;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
-
顾尚洁先生墓志铭 同怀弟顾锡祥撰 兄讳锡爵,字延卿。少颖悟绝伦,比长,潜心民生利病。蒲商苦厘卡,上书累千言,制府曾公沅甫韪之,亟檄县、道罢去。由是江淮间英俊,多愿与之交。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