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桃花庵歌》,道出了古今文人的共同心声
《唐伯虎《桃花庵歌》,道出了古今文人的共同心声》
在桃花树下饮酒作诗,自诩为桃花仙人。古人偏爱桃花,认为它象征着“五福”,快乐、幸运、和平、顺利和长寿,不少文人墨客把它当作歌咏的对象。提起桃花,人们会想到"桃花源",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便会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隐世与入世,到底哪种更为洒脱呢?这首经典的《桃花庵歌》,便道出了那份闲适,道出了古今文人们所共同寄托的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与理想。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明唐寅《桃花庵歌》
唐寅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在诗词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唐伯虎的诗通俗易懂,平易清新,透露出一种独特的自由奔放的个性气质。
连用五个“桃花”,循环往复,堆出了一个满是桃花的世界。那在花下饮酒的桃花仙人是谁?拿花枝当酒钱,淡泊名利的超然背后,是一份洒脱。
时醉时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桃花树下,静静的,体会那一份宁静。
桃花,最早见于《诗经》中,一开始只是用来表达一种自由的情感态度。直到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被历代的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用来表达归隐悠然的情怀了。
想这样一直安然自得,远离车马喧嚣,忘记世俗纷扰,只在这片桃花林中饮酒。车马华丽,名利富贵,是权贵们的志趣,或许这些酒杯和桃花枝,只和贫者有缘吧!
富贵与贫贱之间的差距,就好比天与地的距离。富贵者和贫贱者相比,一个忙忙碌碌,被名利驱赶,一个闲适自得,怡然自乐。显然,诗人愿做后者。
世人不懂我,笑我不懂人世的规则,而我,只是笑他人看不穿世间的纷扰。记得那五陵豪杰的坟墓,怕是已被人当作了田地。功名利禄,不过浮云。
读完此诗,诗人的自嘲之意隐含在字里行间。其实,还是渴望能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吧!只是怀才不遇,便放浪形骸,故作洒脱的背后,也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暗含其中。
既然不能在仕途里掌控风云变幻,那就在这桃花树下,做一个洒脱的酒中仙吧!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孟元老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
-
本诗是作者崔颢,路经华阴,眺望华山所写的即景抒怀之作。全诗着力描绘华山的雄伟高峻和险要。">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对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师来说,这句话解除了许多教学
-
上联:感事为文,载道须读书万卷; 下联:逢时立志,达峰总有路千条。 上联:故作轩窗掩苍翠; 下联:要将弦诵答潺湲 上联:国考选真才,烟雨潇湘谁遂愿; 下联:大比凭实学,风云岳麓我争先。
-
脑筋急转弯题目:一个人什么“地方”能大能小? 脑筋急转弯解析:有人小气也有人大度。 脑筋急转弯答案:心眼儿
-
语义说明: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使用类别:用在「人数众多」的表述上。 摩肩接踵造句: 01、此地每到春节假日,真是游人如织,彼此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02、走在这人们摩肩接踵的繁
-
1840年6月28日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初,英、法、美等西方主要资本
-
梦见黄金是失败的兆头。女人梦见金子丢失,要买新首饰。梦见有人向自己赠送黄金,会遭受损失。
-
曾子固战国策目录序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叙
-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何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作品赏析【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