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康有为
一人独学,不如群人共学;群人共学,不如合计百亿兆人共学。学则强,群则强,累万亿兆皆智入,则强莫于京。
——康有为
简介
康有为(公元1858~1927年)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
人物小记
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1月)的一天,光绪皇帝想召见提倡变法的康有为,但却遭到了守旧派的极力阻挠,他们的理由是“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能召见;皇上如有所询问,可命大臣传话”。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传话、考问。出席考问的有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这些都是当时朝廷有名的重臣。
考问开始,荣禄劈头就教训康有为说:“你老是变法呀变法的,可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
康有为反驳他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现在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死守祖宗之法还有什么用呢?制度总要应时而变的。就拿这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原是没有的。”荣禄无言对答。
李鸿章不等康有为说完,大声质问:“你说变法改制,难道连六部也要撤销,从前一切的法律制度都不要了吗?”
康有为回答:“现在的情况和从前不同了。从前的制度,不能适应今天的形势,就应该废除。”李鸿章也张口结舌。
翁同龢怕气氛太难堪,改变话题问变法所需款项如何筹措和具体方案。康有为都回答得头头是道。第二天,翁同龢将谈话经过及情形内容都详细奏报了光绪帝,并极力推荐康有为。虽然这次考问没有使康有为顺利地见到光绪皇帝,但是君臣之间在变法问题上达成了更深刻的共识,也增强了光绪皇帝的信心和决心。而后来康有为也得到了光绪皇帝的召见和赏识,并开始全面筹划变法事宜。
主要思想
康有为资产阶级改良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是“以元为体”。“元”,有时被解释为物质性的气,说“凡物皆始于气,既有气然后有理”,并根据这一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朱熹的理先气后说。有时又认为元是精神性的,说“元”即“元气”,也即是“知气”,还说:“统乎天”的元,与婆罗门的“大梵天王”,耶稣教的“耶和华”相象,与佛教华严宗的“性海”相同。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由这一精神性的“元”分转变化而成。这“元”赋予于人,便是不忍人之心,即“仁”;人们凭着这一仁爱精神,可以创造万物。他说仁“为万化之海,为一切根,为一切源”。在康有为的哲学思想中,精神性的元是主导。他企图以发挥这种精神力量来实现自己变法维新的目的。为了调和其理论中的矛盾,他提出一种带有泛神论色彩的思想,说物质世界起源于元——神;物质世界出现后,元——神就在宇宙万物之中。用佛教的语言来说,就是:“众生同原于性海,舍众生亦无性海,世界原具含于法界,舍世界亦无法界。”
-
象征主义*前驱作家、法国著名诗人查理·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一名《小散文诗》,1869年出版。收散文诗共50章。 《巴黎的忧郁》是《恶之花》*的姊妹篇。诗集表现了巴黎这座“病城”中欢乐与痛苦、豪华与贫
-
一是用松柏和桃李作比兴,使之形象化。松柏直立而孤傲,用以自比。桃李开得浓艳芬芳,有取悦于人主之意,用以讽刺流俗之人。">
-
马说文言文复习资料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摸鱼儿》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摸鱼儿① 辛弃疾 名句: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导读】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 "> 初一年级文言文揠苗助长原文和译文
初一年级文言文揠苗助长原文和译文 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
-
【原题】:黄蘖归途以碧潭清皎洁为韵分得碧字真歇泛舟先归
-
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1."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
-
文言文《明史》节选阅读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
-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
-
《史蝤尸谏》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卫大夫史蝤患之,数以谏灵公而不听。史蝤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不能进蘧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