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周公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地位已经很高了。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希望你到了鲁地,不要因位高而盛气凌人。
——《史记》
简介
周公,生卒年不详,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他是中国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也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使天下大治。
人物小记
周公践天子之位七年,把布衣之士当做老师拜见的有十人,当做朋友会见的有十二人,对平民百姓提前接见的有四十九人;时常向政府提建议的有百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有千人,在朝廷做官的达万人。这时如果周公很骄傲,天下贤士来的就会很少。当周公的儿子伯禽要到封地鲁国去的时候,他告诫说:“去吧,你不要因为身为鲁国国君而对人傲慢。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又是天子的摄政,社会地位可不算低了;但是,我一沐三握髮,一饭三吐哺,还怕失去天下的贤士……那些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都是由于有谦德。不谦而失去天下,亡了身的,便像夏梁、殷封那样,不谨慎怎么行?《易》里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其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保护自身,那就是谦……你千万不要因为身为鲁君而对人傲慢!”意思是,洗一次头,要三次握住头髮,中止洗头来接待士人。吃一顿饭,要三次把食物吐出来,来回答士人的问题。这说明周公勤于政事,寝食不安,所以当时有很多贤士愿意投奔于他。
主要思想
西周时期,贵族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王权,把周王神化了,宣扬周王室的统治者是天之所赐。周公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天命观,以有意志的天为王权统治的合理性做辩护。鉴于殷亡的教训,他告诫统治者要注意“敬德”,“保民”,“知小人之依”,还提出了“天命靡常”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把敬德保民思想纳入唯心主义天命观中。他告诫王者:“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只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周公的天命思想把“敬天”与“保民”直接联系起来,在宇宙观的发展上是一种进步。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
-
庆善桥庆善桥 【原文】 饶州学非范文正公所建,予既书之矣。城内庆善桥之说,亦然。比因郡人修桥[1],拆去旧石,见其上镌云:“康定庚辰。”案范公以景祐乙亥为待制,丙子知开封府,黜知饶州[2],后徙润
-
·梦见兔子——能找到熟人。·梦见兔子被捕获——是吉兆。·梦见自己落荒而走——会交好运。·梦见有人和兔子一块来到自己身边——要小心上当受骗。·梦见在猎犬的协助下,追赶兔子——能从骗子的魔掌中
-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常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 把
-
宿渔家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释】 生涯:生活。海涯:海边。 【译文】 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
-
韦编三绝的文言文翻译 韦编三绝是一个成语,关于这个成语的介绍,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了解一下。 韦编三绝的文言文翻译 wéi biān sān jué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
-
《汉魏六朝散文·陈寿·诸葛亮传》原文鉴赏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1。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2。父珪,字君贡,汉末
-
文言文人生哲理名句 哲理: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相比理论
-
作者: 曹增渝 唐弢在黎明的边涯,我拾得了这样的梦——我梦见在冰岛上,冻云凝成
-
一、 语义说明:不知听从谁才好。 使用类别:用在「茫无头绪」的表述上。 无所适从造句:01太多人对他提出建议,把他弄得无所适从。 02两位经理的意见不同,弄得属下无所适从。 03爸爸要我洗车,妈妈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