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赏析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
【点睛之笔】
在古代,“我”是一种兵器,而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经典解读】
古代“我”与“伐”、“战”、“戟(yǐ)”、“戣(kuí)”这些和征战有关的字形状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甚远。《说文解字》中说:“我,古杀字。”“我”这种兵器流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渐渐消失。“我”是一种短兵器,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我”和现藏于陕西扶风博物馆西周时期的青铜“我”来看,“我”的形状与《西游记》里猪八戒身上扛着的铁耙有点像,只不过“我”是三根齿,在装上长柄后被用在了战场上,那尖尖的三角刺砍到身上时,一般的皮甲胄都是无法抵抗的。
那么如果在古代“我”是兵器的话,人们又是使用什么词或字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呢?这些代词主要有“朕”、“寡人”、“不佞”、“不才”、“小人”、“贱民”以及“余”、“吾”,等等,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余”、“吾”二个字。在那个时候“朕”和“寡人”还不是皇帝的专用名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朕”只能是天子的自称。至于“寡人”,当时也是大众用词,到了唐代,才成为皇帝的专称。
“我”是怎样由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原来“我”是会意字,从手,从戈,意为“以手持戈”。古代王室一般只做两件事:祭祀与戎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他们把自己这个阶层统称为“手持战戈的人”,即“我”。甲骨文资料中的“我”,全部用为集体名词,指的是“我们”。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从那时沿用一直到现在。
-
语义说明:比喻极微小的地方。 使用类别:用在「微小空间」的表述上。 立锥之地造句:01操场上人山人海,大家挤得几乎没有立锥之地。 02我到达演唱会会场时,已挤满了歌迷,几乎没有立锥之地。 03他穷得上
-
此篇为咏茶词。词中以茶为中心,纵横于名物之中,出入于典故之间,写尽古今风流。词的上片极言茶之风神,下片写邀朋呼侣集茶盛会。“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词先从茶的名贵说起,北苑建州,即今福建建
-
这首诗借楚汉对峙的古战场遗迹,评论乱世英雄项羽、刘邦的成败,阐述拨乱反正的经验,总结“拨乱属豪圣”的历史规律。诗人的见解与司马迁略同。但由于诗人不受儒家传统观念的约束,也能超脱世俗的功利观念,因而
-
此诗开头两句描绘了得到皇帝宠爱的宫女的得意和欢乐情状。“花枝”喻写灿烂的春光,“凤管”喻指欢乐的歌舞。这两句叙事的角度为班婕妤自己。首句写出班婕妤所见:又一个美人出现在建章宫里。这在她心里,自然是
-
此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
-
语义说明:比喻起义举事。 使用类别:用在「民反起义」的表述上。 揭竿而起造句:01苛政肆虐,常驱使人民揭竿而起。 02秦朝末年,农民在陈胜、吴广的倡导下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统治。 03不堪统治者的压迫
-
《大龙湫记》文言文原文 〔元〕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
-
语义说明:比喻人做事缺乏恆心,时常中断。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意志不坚」的表述上。 一暴十寒造句:01为学要有耐心,不能一暴十寒。 02学习贵在持恆,不能一暴十寒。 03你要力戒一暴十寒习性,才能成
-
【大惊失色解释】形容非常害怕,惊吓得脸色也变了。惊:惊恐,害怕。色:脸色。 【大惊失色辨析】和“胆战心惊”都形容惊恐害怕到极点,但“大惊失色”着重于脸色表情上表现出来;“胆战心惊”着重于表现
-
潘图体诗歌 这种体裁的诗歌长短不定,每一诗节由四个诗行组成,其第二行及第四行作下一诗节的第一行与第三行,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