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理直气和:胡适的交游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23:01:12阅读:530

【3399】理直气和:胡适的交游

(魏邦良著,人民出版社,18.4万字,2014年4月第1版,30元,恩恩怨怨——近现代文化名人交往丛书之一)

△胡适和其众多的朋友政治上有分歧,学术上有纷争,生活上也不免有龌龊,但他们的友谊却从未中断,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都是伏尔泰的信徒: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却尊重你发出的声音。共4章:[1]政界“诤友”,与蒋介石、丁文江、陈光甫;[2]北大故旧,与蔡元培、周作人、梁漱溟、刘文典;[3]学界同仁,与陈寅恪、赵元任、高梦旦、胡先骕、郁达夫、钱钟书;[4]师生之间,与傅斯年、杨杏佛、顾颉刚、沈从文、姜贵。

〇在胡适心中,下列人物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格”:汉:张释之、汲黯;后汉:光武皇帝、邓禹、马援;三国:诸葛亮、曹操;晋:杜预、陶侃;唐:太宗、魏徵、杜甫、陆贽;宋:范仲淹、王安石、岳飞、文天祥;明:刘基、方孝孺、王守仁、张居正;清:顾炎武、颜元、曾国藩。

〇社稷之臣并不愚忠,而是审时度势,相机行事,能对社会局势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关键时刻,能做到置君命而不顾。

〇无智、无能、无为,最明智的政治哲学。

〇胡适爱惜陶希圣这个人才,但批评时也毫不留情;陶希圣尊重胡适这个老师,但争辩时也寸步不让。激烈的争辩,没让他们疏远,反而让他们的关系愈益密切。

〇因为他们博学而自信,所以容得下不同的思想。

〇在就任演说中,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三点忠告:一、抱定宗旨:即研究高深学问,不求升官发财;二、砥砺德行:束身自爱,力矫颓俗;三、敬爱师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敬互爱。

〇胡适湿润、平和,常常满面春风;梁漱溟古板、认真,总是一脸严肃。

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〇古语说,国有利器,不可示人。胡适却反其道而为之,提倡”鸳鸯绣取凭君看,要把金针度与人”,毫无保留地将学问的“利器”授予爱徒。

(2018年1月30日下午阅毕)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刘禹锡感慨写就《乌衣巷》

      刘禹锡感慨写就《乌衣巷》《乌衣巷》是我国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 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国现代新诗批评的权威人士朱自清曾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但是,对于这位“首推”的诗人,我们却一

    • 《江馆》赏析

        客馆临江,所以开头先点出环境特点。“水面细风生”,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的景象。但因为是在朦胧的暗夜,便主要不是凭视觉而是凭触觉去感知。“生”字朴素而真切地写出微风新起的动态,透露出在这以前江面

    • 文不对题造句八则

      一、 语义说明:文章内容和题目不相符合。 使用类别:用在「文意离题」的表述上。 文不对题造句:01这篇作文根本文不对题,难怪分数这么低下。 02写文章最忌讳文不对题,令人读起来不知所云。 03如果文不

    • “魏时亮,字工甫,南昌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魏时亮,字工甫,南昌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 隆庆元年正月七日,有诏免朝,越三日,复传免。时亮以新政不宜遽怠,上疏切谏。寻以左给事中副检讨许国使朝

    •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全诗赏析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 文言文教学与成语积累

      文言文教学与成语积累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劳无功:白白地。  2、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束之高阁、束手无策:捆缚。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十

    • 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柳宗元  ①秀才足下:仆避师名久矣。往在京都,后学士到仆门,日或数十人,仆不敢虚其来意,有长必

    • 文言文知识题目

      文言文知识题目   [目标要求]:  1、分析近年来文言文高考考查内容,特别是翻译题的变化  2、理解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  3、明确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信、达、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