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红烛》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22:56:13阅读:694

作者: 毛承志

靳以

为了装点这凄清的除夕,友人从市集上买来一对红烛。

划一根火柴,便点燃了,它的光亮立刻就劈开了黑暗,还抓破了沉在角落上阴暗的网。

在跳跃的火焰中,我们互望着那照耀得红红的脸,只是由于这光亮呵,心也感到温暖了。

可是户外赤裸着的大野,忍受着近日来的寒冷,忍受那无情的冻雨,也忍受那在地上滚着的风,还忍受着黑夜的重压……它沉默着,没有一点音响,象那个神话中受难的巨人。

红烛仍在燃着,它的光愈来愈大了,它独自忍着那煎熬的苦痛,使自身遇到灭亡的劫数,却把光亮照着人间。我们用幸福的眼互望着,虽然我们不象孩子那样在光亮中自由地跳跃,可是我们的心是多么欢愉。它使我们忘记了寒冷,也忘记了风雨,还忘记了黑夜;它只把我们领到和平的境界中,想着孩子的时代,那天真无邪的日子,用朴质的心来爱别人,也用那纯真的心来憎恨。用孩子的心想来织造理想的世界,为什么有虎狼一般的爪牙呢?为什么有那一双血红的眼睛呢?为什么有鲜血和死亡呢?大人们难道不能相爱着活下去么?

可是突然,不知道是那里的一阵风,吹熄了那一对燃着的红烛,被这不幸的意外所袭击,记忆中的孩子的梦消失了,我和朋友都噤然无声,只是紧紧地握着手。黑暗又填满了这间屋子,那风还不断地吹进来,斜吹的寒雨仿佛也有一点雨点落在我的脸上和手上。凄惶的心情盖住我,我还是凝视着那余烬的微光,终于它也无声地沉在黑暗中了。

与文学其他体裁相比,散文诗所要的同样是“一副快耳快眼,一种由寻常事物鉴别无限的暗示的能力,一种孕育的思维的精神”(司密斯)。如果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名句,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情中,是作为“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时的儿女情、相思泪所凝成的爱情表白,那么到“新月”的主将闻一多的笔下,已是“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的“红烛”了。在滴泪中化为光的红烛意象,不啻是先生以身许国、为民捐躯的美的象征。

靳以的《红烛》篇,则独辟蹊径,以其独特的方式和角度开拓了新的领域。他以一颗朴质的心,把孤寂而又丰盈的生命赋予散文诗,从红烛的启示中,分明映现了一个执着地渴望光明的灵魂。

作者笔下的红烛,贵在熔理想美于纯真的人性之中。从而不仅表现了对光明和美的理想的炽热追求,而且表达了对黑暗和丑恶的深切憎恨。读《红烛》,我们恍如进入一个光明的世纪,又象是经受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作品以“凄清的除夕”开篇,从“我”与友人面对红烛心凝形释的“小感触”出发,抒写了时代的忧郁。其中所表现的“户外赤裸着的大野”象“神话中受难的巨人”,默默地忍受着凄风冻雨和黑夜的重压,这决非倏然一闪、浮光掠影的印象,而是融进主体深切感受的人化的自然。作为鲜明的对比,它又成为温馨红烛的反衬。红烛小小的光能,不仅“劈开了黑暗,还抓破了沉在角落上阴暗的网”。渐渐地,烛光愈来愈大了,“它独自忍着那煎熬的苦痛,使自身遇到灭亡的劫数,却把光亮照着人间”。红烛礼赞,正是全篇的文眼。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献身精神的具象化,恰恰显示出一种光明伟大的胸襟。

红烛的光焰使人们忘记了寒冷、风雨和黑夜,把人们引向“和平的境界”。在那里,既没有虎狼一般的爪牙和血红的眼睛,也没有鲜血和死亡。人们都象是回到孩子的时代,天真无邪,坦诚相爱。一对红烛同样是一个心灵的境界。当红烛不幸被风吹熄,随着美好梦境的消失,“我”和友人的心情也由欢愉转成凄惶。余烬的光尽管微弱,却依然给人以希望。即使“终于它也无声地沉在黑暗中”,红烛那种把殒灭留给自己、将光明照着人间的高贵品格却是永恒的。

一个真正的象征永远具有无限的赋形和启示。(卡莱尔)红烛所赋形的,蕴藏的,不是兴味索然的抽象观念,而是丰富深邃的灵境。它不仅象征着光明和理想的美,而且包含着作者的认同、感知和渴求,因而在我们的心灵里激起了无数的回声和涟漪,使我们仿佛走进一个被光明映照着的簇新的世界。

作者咏红烛,实即以物自况。他在作品中取喻抒怀,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征熔为一炉。妙在摄取生活中宛为一点爝火、一线飞光般的遐思,创造出诗的意境和艺术氛围。尽管作品于稚拙中带有某种空想的成份,难免回荡着凄惶的况味,但却象征了一个时代的苦闷。

短暂的辉煌和永恒的光明共存,微小的生命与伟大的存在相通。红烛所象征的大勇者的奉献精神足以不朽。唯其隐微,是以亲切,正是《红烛》的魅力所在。文如其人,《红烛》的本色,恰恰来自靳以纯真的灵魂。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论语》和《孟子》阅读答案对比及翻译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孟子

  • 《鞍坏不加罪》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鞍坏不加罪【原典】裴行俭尝赐马及珍鞍①,令吏私驰马,马蹶(jué)②鞍坏,惧而逃。行俭招还,云:“不加罪。”【注释】①裴行俭(619~682):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隋将裴仁基之子,唐高宗时名

  • 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燕昭王招贤

    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

  • 七言诗·戏改李白《梁父吟》

    七言诗·戏改李白《梁父吟》 作者:毛泽东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

  • 关汉卿《【仙吕】一半儿 题情》全诗赏析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籁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 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

    【3933】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慎海雄主编,人民出版社,35万字,2018年7月第1版,59元)△共九章:①把握改革发展新机遇: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

  •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秦临周而求九鼎①  秦临②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③,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 王维《春中田园作》全诗赏析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作品赏析归(一作新)燕识故(一作旧)巢。旧(一作故)人看新历。惆怅远行(一作送远)客。这是一首春天

  •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文言文阅读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文言文阅读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高祖拔起垅亩,有雄桀之姿。援旗北迈,义在勤王,扫侯景于既成,拯梁室于已坠。于时内难未弭,外邻勍①敌,然志度弘远,怀

  •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祖贵,户科给事中。父宝,永州知府。顺之生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