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三国志·邓艾传》译文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22:49:21阅读:149

邓艾传

邓艾传

【题解】

邓艾(195—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曹魏后期名将。本名邓范,字士则,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后来偷渡阴平,逼使蜀帝刘禅投降,建立灭蜀奇功,获封太尉。战后被钟会联合监军卫瓘诬陷,邓艾帐下军官打算营救邓艾,卫瓘怕受邓艾报复,便遣田续先行杀死邓艾,其子邓忠亦同殉此难。

【原文】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shí)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1],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称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2],迁尚书郎。

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着《济河论》喻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

【注释】

[1]干佐:主管文书的吏官。

[2]掾:太尉府的属官。

【译文】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县(今河南新野)人。从小就失去父亲。魏武帝攻破荆州后,他也迁移到汝南,为当地农民放牛。十二岁那年,邓艾随着母亲来到颍川,读到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其中有两句话,说“做的文章成为世人所推崇的典范,做人的准则为士大夫所效法。”邓艾深受感动,于是自己取名叫“范”,字“士则”。得知他的宗族亲戚中已有叫此名字的,所以他又改掉这个名字。后来任都尉学士,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不适宜做文书,于是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一位老者因为他家穷都可怜他,常常资助他,邓艾起初也不致谢。每当他看到高山大湖,就指手划脚,认为军营该安在何处等,别人常常嘲笑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因出使朝廷,得以结识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认为邓艾很不一般,于是召他作为自己的属官,迁任尚书郎。

当时朝廷想大面积开垦田地,积蓄粮食,为征讨敌人作准备,于是派遣邓艾到陈、项等县以东,直到寿春巡行视察。邓艾认为:“土地肥沃,可惜水少,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应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广积军粮,又开通漕运的水路。”于是写作《济河论》来阐明他的理由。又认为:“从前平定黄巾之乱,为此而屯兵开田。在许都积蓄了许多粮食,目的在于控制天下。而今三面已平定,但淮河以南还有战事,每当大军南征,仅用于运输的兵力就占去一半,耗资很大,劳役繁重。陈、蔡之间,土地肥沃,可以减省许昌周围的稻田,引水东下。而今淮河以北屯兵二万人,淮河以南屯兵三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常有四万人,边种田边戍守。风调雨顺时,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多。扣除兵民的费用,每年用五百万斛作为军资。六七年间,可以在淮河上游积蓄三千万斛粮食。这些粮食够十万军民吃上五年。凭着这些积蓄进攻东吴,可无往而不胜呵!”司马懿认为邓艾说得对,于是照他所说那样实施。正始二年(241),开凿拓宽漕渠,每当东南有战事发生,曹魏大军往往可以乘船而下,到达江、淮之间,这是因为积蓄充足而无水害,这正是邓艾的功劳。后来出洛阳为征西将军夏侯玄参谋军事,升为南安太守。

【原文】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

是时并州右贤王刘豹并为一部,艾上言曰:“戎狄兽心,不以义亲,强则侵暴,弱则内附,故周宣有玁狁之寇,汉祖有平城之围。每匈奴一盛,为前代重患。自单于在外,莫能牵制长卑。诱而致之,使来入侍。由是羌夷失统,合散无主。以单于在内,万里顺轨。今单于之尊日疏,外土之威浸重,则胡虏不可不深备也。闻刘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为二国,以分其势。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宜加其子显号,使居雁门。离国弱寇,追录旧勋,此御边长计也。”又陈:“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崇廉耻之教,塞奸宄[3]之路。”大将军司马景王新辅政,多纳用焉。迁汝南太守,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4]。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

【注释】

[3]奸宄(guǐ):违法作乱。

[4]计吏:古代州郡掌部籍并负责统计的官员。

【译文】

嘉平元年(249),邓艾与征西将军郭淮一起抵御西蜀偏将军姜维的进犯。姜维败退后,郭淮向西袭击羌地。邓艾说:“敌兵撤离不远,也许很快就会反扑过来,应当分兵行动,以免发生意外。”于是邓艾留下来,屯兵白水之北。三天以后,姜维派遣廖化从白水之南向邓艾营地逼近。邓艾对诸位将领说:“姜维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他们应渡河而不必设桥。这是姜维想使廖化来牵制我军,不让我们动兵。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离邓艾兵营有六十里。邓艾当即派兵于夜晚直接驻守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偷袭洮城,幸亏邓艾事先占据了洮城,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为此邓艾被赐关内侯爵,并加封讨寇将军,后迁升城阳太守。

当时并州右贤王刘豹将五部匈奴部队合为一部,实力很强。邓艾上书朝廷说:“戎狄有野兽之心,不讲道义,他们一旦强大起来就施行暴力。一旦衰弱,就顺附朝廷。正因为如此,周宣王时,有戎狄南侵,逼近周都之事。汉初时,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的四十万大军包围在平城东南的白登。每当匈奴强盛,以前各个朝代都认为这是最大的忧患。当单于远居塞外时,朝廷对于匈奴单于及其部属,均不能直接控制。诱导单于前来,叫他归顺,因此才能使羌夷失去统帅,群龙无首。因为单于居于内地,就使周围诸少数民族部落得以安顺。而今南单于虽然留于都城,但他们与部属日益疏远。与此同时,右贤王刘豹居守边域外,部落兵力极为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这是我们不能不防备的。听说刘豹手下有人叛变,应当就势将其分割成两个部落,以便削弱刘豹的势力。建安初,右贤王去卑侍卫汉献帝,对抗李傕、郭汜,护送车驾还洛阳,然后归国。他的功绩在前代颇为显赫。但是他的后代刘豹未能继承他的遗业,应当给他加封显号,让他们居守雁门,远离国土,以此削弱敌势,让他们羡慕并企求也立有先辈功勋,为国效命,这是保卫边疆的长远大计。”又说:“凡羌胡与汉民同居一处的,应当渐渐将他们分离,使匈奴居编民之外,得以尊崇分辨廉耻的教义,堵塞犯法作乱者的路径。”正值大将军司马师刚刚辅佐朝政,邓艾的计谋他大多接受。后邓艾升为汝南太守。到该地以后,首先寻找从前接济自己的那位同郡的老者,听说那人早就死了,于是派人加以祭祀,并赠予他的老母厚礼,又荐举他的儿子做了当地的计吏。邓艾在职期间,开辟荒野,军民丰衣足食。

【原文】

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不克,退归。艾言景王[5]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虐用其民,悉国之众,顿于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而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恪归,果见诛。

迁兖州刺史,加振威将军。上言曰:“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孔子曰‘足食足兵’,食在兵前也。上无设爵之劝,则下无财畜之功。今使考绩之赏,在于积粟富民,则交游之路绝,浮华之原塞矣。”高贵乡公即尊位,进封方城亭侯。

毌丘俭作乱,遣健步赍[6]书,欲疑惑大众,艾斩之,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司马景王至,遂据之。文钦以后大军破败于城下,艾追之至丘头。钦奔吴。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将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遣艾据肥阳,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遂走之。

【注释】

[5]景王:司马师。司马文王:司马昭。司马景王:司马师。司马宣王:司马懿。

[6]赍(jī):赠予,送达。

【译文】

诸葛恪包围合肥新城,没有攻下来,只得撤退。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已死,旧大臣不归顺新朝。东吴着名的宗族大姓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凭借武力,倚仗权势,完全可以独霸一方。诸葛恪刚刚把持朝政,国内没有众所期望的君主,他不考虑如何安抚上下,以便稳定政权,却对外频繁用武,虐待自己的人民,以全国的军力攻打合肥这座坚固的城池,死者不下数万,大败而归,这是诸葛恪自取灭亡的末日。从前,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都曾得到各自国家君主的重用。君主死,他们自己也就末日临头了。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远远不能和上述四位贤能之士相比。但是他又不慎重考虑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其自取败亡,为期已经不远了。”诸葛恪回去后,果然被杀。

邓艾又升迁兖州刺史,加封振威将军。他又上书言道:“一个国家最当务之急不外有二,一是农业,一是战备。国家富裕了,军备才能强盛,才能战无不胜。而农业,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孔子说过:‘粮食丰足,兵力才能丰足。’粮食的重要性实在兵力之上。如果朝廷不设奖鼓励,那么下面百姓则不会用劲地去积储财富。今应设立奖赏,鼓励人们广积粮食,这样,就使得游说奔波及华而不实的风尚得以杜绝。”魏高贵乡公曹髦即皇帝位,晋封邓艾为方城亭侯。

毋丘俭反叛,派遣能快步疾走的人送信,想迷惑众人耳目。邓艾杀死信使,绕道进军,先到乐嘉城,制作浮桥。司马师赶到,于是占据此地。文钦因为后到一些的缘故,被大军击败于城下。邓艾又乘胜追击,打到丘头。文钦又逃到东吴,东吴大将军孙峻等率领大军,号称十万,将要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派遣邓艾据守肥阳。邓艾认为此地距敌军还很远,不是要害之地,于是移兵至附亭这个地方,派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在黎浆这个地方与敌兵交战,击退了敌人。

【原文】

其年,征拜长水校尉。以破钦等功,进封方城乡侯,行安西将军。解雍州刺史王经围于狄道,姜维退驻钟提,乃以艾为安西将军,假节、领护东羌校尉。议者多以为维力已竭,未能更出。艾曰:“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今以策言之,彼有乘胜之势,我有虚弱之实,一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杖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四也。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县饵,五也。贼有黠数,其来必矣。”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

甘露元年诏曰:“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艾筹画(划)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7]首千计。国威震于巴、蜀,武声扬于江、岷。今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分五百户封子忠为亭侯。”二年,拒姜维于长城,维退还。迁征西将军,前后增邑凡六千六百户。

【注释】

[7]馘(guó):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

【译文】

这一年,邓艾被任命为长水校尉。又因为追击文钦有功,被封为方城乡侯,代理安西将军职。雍州刺史王经被围困于狄道,邓艾前往解围。西蜀大将军姜维退守在钟提,朝廷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持符节、领护东羌校尉。当时很多人认为姜维已用尽力气,不会再出击了。邓艾说:“洮西的失败,可谓不小,军心溃败,仓库空虚,老百姓流离失所,几乎一败涂地。现在来看,敌人有乘胜追击的势头。而我方虚弱不堪,这是第一原因。敌人上下官兵级级相通,兵器锐利。而我方将领换了,士兵大多是新补充的,武装器械也都陈旧,这是第二个原因。敌人乘船行进,而我们靠步行,敌逸我劳,这是第三个原因。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自都需要守备的兵力,他们专心进攻一城,而我方则一分为四。这是第四个原因。从南安、陇西,要征用羌人的粮食,如果向祁山进军,麦浪千里,很容易搞到粮食,这是第五个原因。敌人也有狡诈的计谋,他们一定会来进攻的。”很快,姜维果然向祁山进攻。听说邓艾已有所准备,于是撤回董亭,直逼南安。邓艾在武城山据守,与姜维争夺险要地形。姜维未能得手,当天夜里,渡过渭水,向东进发,沿着山路,来到上邽。邓艾在段谷这个地方与姜维展开战斗,大败姜维。

甘露元年(256),皇帝下诏说:“逆贼姜维连年进犯,国民和胡人都很骚动,整个西部不得安宁。邓艾策划有方,英勇顽强,斩杀敌人将领十余人,敌兵数以千计。向巴蜀展示了国威,炫耀了武力,今任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晋封邓侯,子邓忠为亭侯。”甘露二年(257),邓艾又在长城抵御姜维,姜维退败,邓艾升任征西将军,前后封邑增加到六千六百户。

【原文】

景元三年,又破维于侯和,维却保沓中。四年秋,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马文王皆指授节度,使艾与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等诣甘松。维闻钟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欣等追蹑于强川口,大战,维败走。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却还三十里。

维入北道三十余里,闻绪军却,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引,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斜)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译文】

景元三年(262),又在侯和打败姜维,姜维退保沓中。景元四年(263)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由大将军司马昭总领指挥,让邓艾与姜维保持接触,用以牵制其兵力,雍州刺史诸葛绪截击姜维,让他无法撤退。邓艾派天水太守王颀等部直接进攻姜维兵营,陇西太守牵弘等在前面截击,金城太守杨欣等到甘松。姜维听说钟会诸军已进入汉中,便率兵撤退。杨欣跟踪追至强川口,与姜维大战,姜维败逃。听说雍州刺史诸葛绪已经拦截道路,屯兵桥头这个地方,于是姜维从孔函谷向北,想从雍州刺史诸葛绪统领的部队后面逃出。诸葛绪闻讯,后退三十里。

姜维向北走了三十余里,听说诸葛绪已退却,随即回军,从桥头冲过去,诸葛绪赶紧奔桥头拦截,可惜晚了一天,姜维得以逃脱,向东逃去,守在剑阁。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县,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姜维虽死守剑阁,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一定得引兵救援涪县。此时,钟会正好乘虚而入。如果姜维死守剑阁而不救涪县,那么,涪县兵力极少。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这年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上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几乎到了断粮的地步。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县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惠唐亭侯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右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之际,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要将他们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再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与书信,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

【原文】

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8]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

十二月,诏曰:“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9],使僣(僭)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禽(擒)子阳[10],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注释】

[8]面缚:双手反绑于背而面向前。古代用以表示投降。舆榇(chèn):用车拉着棺材。榇:棺材。

[9]鲸鲵(ní):指首领。

[10]吴汉:东汉初名将。子阳:公孙述的字。公孙述,西汉末割据巴蜀。

【译文】

邓艾率兵至成都,刘禅率太子及王侯群臣六十余人两手反绑,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罪该当死,来到军门。邓艾解开绳索,烧掉棺材,把这些人安抚下来,没有杀他们。同时他又巡视军容军纪,没有发生抢掠之事。安抚接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重操旧业。巴蜀百姓都称赞邓艾。又依邓禹旧制,命刘禅代理骠骑大将军,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巴蜀旧官都根据情况任命为新官,或成为邓艾的部属。又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统巴蜀各郡。又在绵竹堆积敌人尸首,封土成高土冢,以炫耀战功,叫作京观。魏国士卒因作战而死的,也与巴蜀兵共同埋葬。邓艾很自负,居功自傲,对蜀地士大夫说:“诸位幸亏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像吴汉这样的人,你们早被杀掉了。”又说:“姜维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英雄,与我相遇,所以穷途末路。”有见识的人听了此话无不嘲笑他。

十二月,皇帝下诏说:“邓艾张扬武力,振奋国威,深入敌人腹地,斩将拔旗,消灭敌首,使得伪称帝王的人引颈自杀,通缉多年的罪人,一朝之间就给平定了。打仗不超过预定的时间,战斗很快结束,席卷西部,平定巴蜀。即使白起攻破强大的楚国,韩信奋力打败强劲的赵国,吴汉擒捉公孙述,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若论功绩,他们都还比不上邓艾。因此册封邓艾为太尉,增加封邑二万户。封其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千户。”

【原文】

艾言司马文王曰:“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刘禅以致孙休,安士民以来远人,若便送禅于京都,吴以为流徙,则于向化之心不劝。宜权停留,须来年秋冬,比尔吴亦足平。以为可封禅为扶风王,锡其资财,供其左右。郡有董卓坞,为之宫舍。爵其子为公侯,食郡内县,以显归命之宠。开广陵、城阳以待吴人,则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

文王使监军卫瓘喻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艾重言曰:“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11]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注释】

[11]元恶:首恶之人。

【译文】

邓艾对司马昭说:“兵家讲究先树立声威,尔后才真正以实力进攻。今凭借平定西蜀的声威,乘势伐吴,正是席卷天下的有利时机。但是大举用兵之后,将士都已感到十分疲劳,不能轻易动兵,暂且缓缓再说,先留陇右兵二万人,巴蜀兵二万人,煮盐炼铁,为军事和农业作准备,同时建造船只,事先准备日后顺流而下讨伐东吴的事宜。做完此事后,布告天下,让东吴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局势,明白利害关系,吴国一定归顺。这样,就不用征讨而可以平定东吴了。而今当厚待刘禅,以便招致吴景帝孙休归顺。安抚士卒平民用来招致远方的人。如果将刘禅送到京城,东吴的人认为这是软禁流放,这对于劝他们归附之事实在不利。应当暂且留下刘禅,等待明年秋冬,到时东吴也完全可以平定了。可以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资财,派人服侍,让他享受。郡内有董卓坞作为他的宫室。封赐他的儿子为公侯,分郡中一县为食邑,用以显示归顺朝廷所获得的恩宠。设置广陵、城阳为王国,以待吴主孙休投降。那样,东吴就会畏惧威德,望风归顺了。”

司马昭派监军卫瓘告诉邓艾说:“此事应上报,不宜马上实行。”于是邓艾又说:“我受命征讨,有皇帝的符策。敌人首领既然已经投降,应当按照旧制予以官职,以便安抚他们,这是符合时宜的。而今蜀国全部归顺,我们的疆域已经到了最南端。东边与吴会接壤,应当早日平定。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道路,耗费不少时日。《春秋》有这样的话,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安定社稷、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而今东吴未平,地势与巴蜀相连,不应当拘泥于常法而失去时机。《孙子兵法》说道:‘前进不是为了名誉,后退不怕罪责。’我邓艾虽没有古贤人的风范,但还是想不自我嫌弃以损害国家的利誉。”

【原文】

钟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诏书槛车征艾。艾父子既囚,钟会至成都,先送艾,然后作乱。会已死,艾本营将士追出艾槛车,迎还。瓘遣田续等讨艾,遇于绵竹西,斩之。子忠与艾俱死,余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于西域。

初,艾当伐蜀,梦坐山上而有流水,以问殄虏护军爰邵。邵曰:“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蹇繇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往必克蜀,殆不还乎!”艾怃然不乐。

泰始元年,晋室践阼[12],诏曰:“昔太尉王凌谋废齐王,而王竟不足以守位。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然被书之日,罢遣众人,束手受罪,比于求生遂为恶者,诚复不同。今大赦得还,若无子孙者听使立后,令祭祀不绝。”

……艾在西时,修治障塞,筑起城坞。泰始中,羌虏大叛,频杀刺史,凉州道断。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艾州里时辈南阳州泰,亦好立功业,善用兵,官至征虏将军、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景元二年薨,追赠卫将军,谥曰壮侯。

【注释】

[12]践阼:建朝登基。

【译文】

钟会、胡烈、师纂等都报告说邓艾狂傲荒悖,不合常理,桀骜不驯,有反叛的征兆。皇帝下诏书将邓艾囚禁起来,用囚车押送京城。邓艾父子被囚禁以后,钟会到成都,先送走邓艾,然后反叛。钟会死后,邓艾部下将士追上邓艾的囚车,将他接回。卫瓘派田续等讨伐邓艾,在绵竹县西相遇,杀死邓艾。邓艾的儿子邓忠也同时被杀。其余的儿子在洛阳的,也被杀。邓艾的妻子及孙子被流放到西域。

当初,邓艾将攻打西蜀时,梦见自己坐在山上,山上有流水。他问殄虏护军爰邵,爰邵说:“按《易》经的卦辞,山上有水叫‘蹇’。‘蹇’爻说:蹇,有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说:蹇,利西南,往往有功。不利东北,往往穷途末路。’前去必然攻克西蜀,但是回不来了!”邓艾若有所失,闷闷不乐。

泰始元年(265),晋朝建立。皇帝下诏:“从前太尉王凌阴谋废齐王,而齐王最终不能保持帝位。征西将军邓艾,居功自傲,失去品节,应处死刑。但下达诏书之日,邓艾遣散众人,束手受罪,与那些贪生作恶的人,确有不同。今大赦可以还城。如果没有子孙的可以为之立嗣,使祭祀之礼不绝。”

……邓艾曾在西部的险要之地修筑城堡。泰始年中(265—274),羌人叛乱,数次杀死刺史,凉州通道断绝。那些活下来的官兵百姓,全得益于邓艾修筑的城堡。邓艾同郡有个叫州泰的同辈人,也喜欢创立功业,善于用兵打仗,做官做到征虏将军,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州泰于景元二年(261)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卫将军,谥号壮侯。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上一篇: 攀登者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文侯与虞人期猎》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

    • 《愚公移山》原文与翻译

      愚公移山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 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研究

      【3750】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研究(中国人才研究会编,吴江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7万字,2017年3月第1版,33元)△共7章:①含义;②形成与发展;③新中国国家荣誉制度的变迁;④国外的国家荣誉制

    • 柳永词《玉胡蝶》: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玉胡蝶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

    • 刘禹锡《赏牡丹》鉴赏: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

    • 苏轼天敌文言文翻译

      苏轼天敌文言文翻译   天敌,天然的仇敌。自然界中某种动物生性捕食或危害另一种动物,前者就是后者的天敌。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天敌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

    •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作者: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2],则必辇山石[3],沟涧壑[4],陵绝险阻[5],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

    • 钱谦益《河间城外柳》咏柳诗

      钱谦益爱学义山诗,且又在家乡隐伏了多年,突然被召赴京补官,在饱经客旅颠沛之苦以后,忽睹“河间城外”的他乡之柳,便也如李商隐一样,引发了咏柳的极大意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全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董传策《罗秀山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董传策:罗秀山记(节选) 董传策邕巨丽,盖称青罗二山。青山在郡东南,滨江而介通衢;罗山独窈然峙其西北。其名秀,盖以道人罗秀曾居山中炼摄故。……循麓而登,古废寺基在焉,有镛塌卧草间。又循而登,爰睹一寺,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