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格局中较为独特的“宁夏现象”
中国文学格局中较为独特的“宁夏现象”
◎白草
谈论“宁夏现象”,有一个大师级作家绕不过去,他就是张贤亮。张贤亮是我们宁夏当代文学的开端。只有到了张贤亮这里,宁夏的文学才正式被纳入中国文学版图中。有张贤亮,这是我们宁夏文学的幸事。他就是一棵文学大树,我们很多作家都受惠于他。他已经成为一个丰富的文学传统,这个传统已经顺延下来了。这里我不得不提及石舒清。记得当年石舒清获鲁迅文学奖后,我对他做过一次采访,他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我们宁夏作家的资质和心态都是不错的,我希望大家互相鼓劲,稳稳地写下去。”这句话准确概括了自张贤亮以来,宁夏老、中、青三代作家们共同营造的一种良好、良性的文学生态环境。只有在良好、良性的环境中,有潜力、有天分的作家才会生长出来、成长起来。我注意到,现在有不少学术文章、有很多文学评论,谈到宁夏现象时,总会说是宁夏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养育、造就了宁夏的文学,而忽略了文学的差异性。文学创作是一项个体劳动,每个作家的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拿石舒清和马金莲来说,他们的大多数作品表现了“西海固”人们的生活、情感、心理,却各异其趣。石舒清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以及对民间的准确把握,使他笔下的人物鲜活地向我们走来,与我们对话;而马金莲的作品则把简单到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事情,比如一个中学教师无意中打坏了一个学生的耳朵,用3万多字的中篇写出来,让我们读起来有滋有味,全仰仗了她较为独到的叙事魅力。同样表现“西海固”地区的生活,李进祥小说节制和内敛中的长歌当哭,季栋梁小说那种近乎于宿命般的忍耐、坚韧,都予人以一种心灵上的冲击。还有漠月的草原小说,以儿童视角,把现代化进程侵蚀传统草原生活形态极严酷的一面写了出来,无人能复制。了一容和张学东,把他们两位放在眼前,你不会看走眼的,各有特点。还可说出不少的小说家来。这里我宁愿谈谈宁夏的诗歌。我甚至以为,只有诗歌才能代表宁夏当代文学的品质和成色。宁夏诗人是在低调、沉静中创作的。梦也诗歌的厚重悲凉,杨森君诗歌灵巧中的智慧,均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杨梓的才气至今未衰,他一把将西夏古人从历史时空中拽来,有时还给他们穿上现代时髦的服装,古人活了过来,英姿逼人。林一木诗歌在现代艺术形式之下,无法控制某种焦虑与试图臻于审美境界之间的角力、扭结。还有许多很好的诗人。可见,在宁夏这一块土地上,在相同的文化地理空间中,生长出的却是风格迥异的文学。文学在本质上是关起门来的事业。我们宁夏的作者正是在寂寞中激发自己的生命潜力,在寂寞中创造自己的文学繁华。倘若用一座花园来形容,宁夏的作家犹如一株株不同品种的花,开放出颜色多样、芬芳自异的花朵,以其差异性、多样性和个体性,构成了一座寂寞而热烈的花园,也由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格局中较为独特的“宁夏现象”。
白草,本名李有智,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银川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有专著《宁夏当代文学十四家》《张贤亮的文学世界》等。
-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写出了唐代福建一带被掠卖作奴隶的人的痛苦,对当时闽地不人道的掠卖儿童、绝阳为阉奴的黑暗制度,予以讽刺和揭露,感情极为沉痛悲切。 囝 顾况 囝生闽方
-
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 "> 《四知》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四知》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
-
柳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文言文想必大家都接触过不少,那么有关柳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柳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
-
马陵之战中,魏国遭受惨败,其后又被秦国屡屡击败,丧失了黄河以西的大片领土。魏惠王在晚年曾广招贤者,图谋振兴,并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任用公孙衍为相国,实行合纵抗秦的策略。周慎靓王二年(前
-
此词写离别之苦。上阕连用花、莺、芭蕉、杨柳、雨、相思树六种物事作渲染、衬托,以柳“丝”谐情“思”,并引进凄婉的爱情传说,表达双方情谊之深,抒发不忍离别的感情。“芭蕉心一寸,杨柳思千缕”与“百杯桑落
-
喜雨亭记的文言文翻译 喜雨亭宋代大学士苏轼所建,位于陕西凤翔东湖之中。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喜雨亭记的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原文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1],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 烽火连三月[3],家书抵万金[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 "> 旁若无人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形容说话举动毫无顾忌。 使用类别:用在「毫无畏忌」的表述上。 旁若无人造句: 01、门一打开就看他走了进来,昂首阔步,旁若无人。 02、纵然取笑声不断,她仍然挺着腰杆
-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