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全集《送美水喻》译文赏析
送美水喻
【原文】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1],村中有好美水。王勅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便大欢喜。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盘城[2],心生厌惓,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3]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4],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注释】
[1] 由旬:古印度计算距离的单位,以帝王一日行军的路程为一由旬,相传为三十里。
[2] 涅盘城:这里指安乐解脱的圣人居住之地。
[3] 一乘:即指佛乘。佛教教义乃唯一真理,以其能教化众生悉皆成佛,故称一乘。
[4] 三乘: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译文】
从前有一个村子,距离国王所在的都城大约五由旬远。这个村子的水非常甜美。国王就命令村里人每日给他送美水去。村里人疲苦不堪,全都想移居到别处去,远离这个村子。这时村长对村民说:“请大家不要搬走,我会替你们去向国王请求,把五由旬的路程改为三由旬,使你们能距离王宫近些,你们来来回回送水也就不那么疲苦了。”于是村长就去向国王请求,国王同意了他的请求,将路程改为三由旬。村民听了这个消息以后,无不欢天喜地。当时就有人提出:“这仍然是原来的五由旬路程呀,一点也没有变。”村民们虽是听了这话,却仍然相信国王的金口玉言,从此不肯搬走了。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他们修行正法,正从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五道中超脱,向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涅槃城走去,然而却很快对此产生了厌倦的心情,想半途而废,希望立刻凌越出生死的轮回,不想再进一步地修行正法了。如来法王对佛法了如指掌,能够把纯粹一乘的正法分开说成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具有小乘根性的人听了,很是欢喜,以为容易实行,便继续修行善德,以求渡过生死苦海。后来又听人说没有三乘,只是一乘佛法一分为三。这时他们却因为信奉法王的话,始终不肯放弃小乘这条修行之道。就像那些村民信奉国王的话一样。
【评析】
从本故事来看,这个村里的人实在是愚昧之极。他们不知路还是原来的路,国王只是换了个名称,实际上路程根本没有缩短,但村民却从此信以为真。这则故事就告诉我们做事千万不要被事物的名称、表面现象所欺骗、迷惑,而要抓住事物的实质和本原,这样才会使最终的判断正确,也不至于被蒙蔽。同时,也批评了那些只想修成正果而不肯下苦功的人。那些小乘佛法修行者认为已经找到捷径,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他们被心中不良的意念所困扰,从而让自己距离所定的目标越来越远。
故事征引
莫让肉眼蒙蔽了你的心眼
有一天,云岩禅师正坐在寺院编织草鞋,这时候,洞山禅师正好从他身边经过,他一见面就问云岩禅师:“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
云岩禅师放下手中的活,饶有兴趣地说道:“你说来我听听!”
洞山禅师不客气地说:“我想要借你的眼珠一用,您看怎么样?”
云岩禅师听了,很平静地反问道:“借我的眼珠?那你自己的眼珠呢?”
洞山禅师说:“可是,我没有眼珠啊!”
云岩禅师淡淡一笑,说道:“如果你有眼珠的话,你准备怎么安置它呢?”
洞山禅师听他这一问,一时间无言以对。
这时候,云岩禅师严肃地对他说:“你想借我的眼珠,应该不是我的眼珠,而是你自己的眼珠吧?”
洞山禅师改变了口气,说:“事实上我想借的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听了他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对洞山禅师大喝一声:“你给我出去!”
洞山禅师看到云岩禅师的这一举动,并不惊讶,仍然非常诚恳地说:“我出去可以,可是我没有眼珠,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呀。”
这时候,云岩禅师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心,然后说:“这不早就给你了吗?还说什么看不到啊!”
听了这话,洞山禅师终于省悟了,站在那儿自言自语道:我一张口就向别人要眼珠,这本来就是件很怪异的事,况且我碰到的是高明如云的云岩禅师,他当然只能告诉我,我的眼睛长在自己额头上,为什么还要向别人借呢?而在自己无言以对的时候,我又解释说要的不是“肉眼”,而这时云岩禅师才提示我“心眼”的妙道,我才有所领悟了。
分清表象与本质
有一天,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去云游,傍晚的时候他们来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非常不友好,一听说他们要在家留宿,也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让他们在冰冷的地下室居住,而没有让他们在舒适的卧室过夜。
当天晚上,他们铺床时,老和尚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墙修补好了。小和尚看见了问:“为什么要替他们补墙啊?你没看见人家对我们的态度呀?”老和尚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天晚上,他们又来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食物都拿出来款待他们,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他们。他们自己则在地上铺了些稻草睡下。
第二天一早,他们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原来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那头奶牛死了。小和尚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和尚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你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如此贫穷还热情款待了我们,而你却眼睁睁地看着奶牛死亡!”
老和尚答了笑,回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那天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古代人藏于此地的金块。就知道这家主人被贪欲迷惑,不愿意让人分享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而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本来是召唤农夫的妻子的,我想不出其他好办法,只好让奶牛代替了她。现在你可以明白‘有些事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的含义了吗?”
小和尚点了点头。
-
我的台阶和台阶上的我一九七一年,我是个农民,穿着一件父亲穿旧了的长过膝盖的中山装,样子很可笑。因为我口笨,说不了来回话,体力又小,没有几个村人喜欢和我一块干活。我总是在妇女窝里劳动的,但妇女们一天的工
-
壮士缚虎文言文翻译 《壮士缚虎》出自于沈起凤的《谐铎》的一篇文言小说。告诉人们人有所长,寸有所短。能打虎的人不一定能缚猫,反之亦然。应扬长避短,各尽其才,这样才是聪
-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这两句叙事,显得很随意,是说在东皋种苗,长势如何如何。但就在随意的话语中,显出了一种满意的心情,他说这话好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陶诗中有
-
涑水记闻文言文翻译 《涑水记闻》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北宋六朝的国故时政,内忧外患,揭示矛盾,反映了许多社会问题,为后世留下极其珍贵的史料,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涑水记闻节选文言
-
宿渔家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释】 生涯:生活。海涯:海边。 【译文】 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
-
牛在一般人的眼里已经属于一个庞然大物,在生活中尤其是城市生活中,可能属于一种不多见的事物。那么在梦中我们梦见牛究竟有什么寓意呢?
-
文言文翻译有妙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在各类考试时,这“理解基本内容”常常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出现,
-
上阕以“传情入景”之笔,抒发男女间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笔法,赋予视野中的客观景象以强烈的主观情感,使天边新月、枝上红豆都染上别离相思的情愫。“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明为写月,实则喻人,作
-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于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
-
死无葬身之地。 面朝黄土背朝天。 此地无银三百两。 强龙不压地头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