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全集《病人食雉肉喻》译文赏析
病人食雉肉喻
【原文】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1],良医占之,云:“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2]得一雉[3],食之已尽,更不复食。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病愈未?”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尽,更不敢食。”医复语言:“若前雉已尽,何不更食?汝今云何止食一雉,望得愈病?”
一切外道,亦复如此。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4]。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5]。犹食一雉,是故不能疗其愚惑烦恼之病。大智诸佛,教诸外道,除其常见,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如彼世医,教更食雉,而得病愈。佛亦如是,教诸众生,令得解诸法,坏故不常,续故不断,即得铲除常见之病。
【注释】
[1] 委笃:确实(病势)沉重。委,的确,确实;笃,沉重。
[2] 市:买。
[3] 雉:野鸡。
[4] 心识:心和识的并称。心,指远离对象仍具有思考的作用;识,有差别认识的作用。
[5] 迁谢:指事物的迁流变化。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病得非常严重,有位名医给他诊断了一下,然后告诉他:“你需要经常吃野鸡肉,你的病才能好起来。”而这个病人到集市上买了一只野鸡,吃完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后来遇到他,便问:“近来你的病好点没有?”这个病人答道:“您先前叫我常吃野鸡肉,我觉得野鸡肉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吃完一只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又说:“你吃完了一只,为什么不继续吃下去?你现在只吃了一只,就希望你的病能好?”
一切外道也都是这样。他们听闻佛、菩萨这些无上良医说,应当解悟心为主体,识是了别,是心的作用。但是那些外道徒却总是执着于常见,对过去、现在、未来都只是一个心识,相续不断,觉得不会再有什么变迁生灭。就好比只吃一只野鸡,就觉得疗效永远都在,所以就无法治好他们的愚惑烦恼之病。那些大智慧的诸佛指导诸外道祛除常见,因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在每一短暂的心念中不断发生生灭的变化,哪有精神能脱离物质而恒常不变的呢?就像那位名医教病人继续吃野鸡肉才可以治好病一样。佛陀也教示众生,使他们得以悟解一切事物时时都在毁灭,所以不常,又时时相续,所以不断,这样才可能除掉常见之病。
【评析】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次性就想治好病患也是不可能的。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做事必须从一点一滴干起,持之以恒才有效果。世间万物变化无常,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存在。所以,我们不应以固有的眼光看待问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事。
故事征引
再坚持片刻就会有收获
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两兄弟一起进山,在上山途中他们偶然与一神僧相遇。
当时,神僧看他们两兄弟老实憨厚、做事认真,就说要授予他们酿酒之法。他们开心极了,一口答应要好好学。
接着,神僧便叫他们把在端午那天收割的米,与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来调和,再注入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然后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紧,密封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终于,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跋涉过千山万水,终于找齐了所有的材料,然后各自调和密封,最后潜心等待那出酒的时刻。
多么漫长的等待啊,多么漫长的一个过程啊!第四十九天到了,两个人整夜都没有睡,就等着鸡鸣的声音。终于听到远处传来了第一遍鸡鸣。
又过了很久很久,才响起了第二遍。第三遍鸡鸣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来?其中一个再也等不下去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自己的陶瓮,然而他却惊呆了,里面的水像醋一样酸,又像中药一般苦,他把所有的后悔加起来也不可挽回了。他失望地把它洒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个人,虽然欲望如同一把野火在他心里燃烧,让他几次都按捺不住,想要赶快伸手,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到第三遍鸡鸣响彻了天空。
“多么甘甜清澈的酒啊!”他终于品尝到了自己亲手酿的酒。
坚持不懈是正道
陶渊明隐居田园后,一直过着舒心的日子。有一天,一个读书的少年前来拜访他,向他请教求知之道,想从他这里讨一些绝妙之法。
那个少年说:“老先生,晚辈十分仰慕您的学识与才华,不知道您在年轻时读书有何妙法?若有,敬请授予晚辈,晚辈定将终生感激!”
陶渊明听后,捋须而笑道:“天底下哪有什么学习的妙法?只有笨法,全凭刻苦用功、持之以恒,勤学则进,殆之则退。”
少年似乎没听明白,陶渊明便拉着少年的手来到田边,指着一棵稻秧说:“你好好地看,认真地看,看它是不是在长高?”
少年很是听话,可无论怎么看,也没见稻秧长高,便起身对陶渊明说:“晚辈没看见它长高。”
陶渊明道:“它要是不能长高,为何从一棵秧苗,变成现在这等高度呢?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读书求知以及知识的积累,便是同一个道理!每天勤于苦读,也不可能发现今天就比昨天的知识要多,但天长日久,丰富的知识就装在自己的大脑里了。”
说完这番话,陶渊明又指着河边一块大磨石问少年:“那块魔石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少年回答:“那是磨镰刀磨的。”陶渊明又问:“具体是哪一天磨的呢?”
少年无言以对,陶渊明说:“村里人天天都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个样子,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它每天都会有所亏欠的啊!”
少年这才恍然大悟。
-
满江红,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例用入声韵脚。以岳飞词《满江红·怒发冲冠》最为有名。南宋姜夔始用平声韵,但用者不多。题中“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吴城山
-
中考语文文言文四大记忆方法 1.纵横结合记忆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
-
不可轻受人恩① 宋·袁采 居乡及在旅,不可轻受人之恩。方吾未达之时,受人之恩,常在吾怀,每见其人,常怀敬畏,而其人亦以有恩在我,常有德色②。及吾荣达之后,遍报则有所不及,不
-
【原题】:民入钱抱儥公库东塘决水取鱼甚盛渔翁谓抱儥者贩妇则旁午於塘上者皆妇
-
洛 阳 道 [唐]储光羲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直如发:比喻洛阳道路笔直宽阔,其直如发。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五陵:汉代的五 "> 《智囊·明智节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智囊·明智节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襄阳围急,将破,立信①遗似道②书,云:“沿江之守,不过七千里,而内郡见兵尚可七十余万,宜尽出之江干,以实外御。汰其老弱,可得精锐五
-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下截申明上截,通首一气,抒写中有无限曲折。首联“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叙事,说扶病强起,几不知春至,因拜读亲友李表丈寄来的《早春》诗而引发了伤春之感。颔联“转添愁伴客,更
-
杨万里:景延楼记 杨万里予尝夜泊小舟于峡水之口,左右后先之舟,非吴之估则楚之羁也。大者宦游之楼船,而小者渔子之钓艇也。岸有市焉,予蹑芒履策瘦藤以上,望而乐之。盖水自吉水之同川入峡,峡之两岩,对立如削,
-
宋濂:游钟山记 宋濂钟山,一名金陵山。汉末秣陵尉蒋子文逐贼死山下,吴大帝封曰蒋侯。大帝祖讳钟,又更名蒋山,实作扬都之镇;诸葛亮所谓“钟山龙蟠”,即其地也。岁辛丑二月癸卯,予始与刘伯温、夏允中二君游。
-
文言文阅读《郭舒》试题附答案和译文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