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回不去的故乡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08:17阅读:883

回不去的故乡

有一首歌这样唱,青春是永远的故乡。再见,青春。说出这句话时,是否意味着已然老去。不可否认——青春是每个人都回不去的故乡。当我们大踏步向前走的时候,心里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却没想到这一走,从此回不去。犹记得那时昂扬的姿势和决然的心情。

回想青春,有足够挥霍的璀璨年华,有光洁的额角、清澈的眼睛,很多的美好与粲然,它们其实也没有消逝,还在老地方,定格在发黄的老照片里,存储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只是,再也回不去。当然,青春里也不仅仅有这些,伴随着它的是成长中那些美丽而哀伤的疼痛,是“吃一堑、长一智”的那些“堑”那些“挫折”。究竟用了多少光阴,才得以这般明媚地活着;有过多少的迷惘与彷徨,才能拥有今日的坚定与不迟疑。有朋友说:“为什么喜欢你的文字,那是因为你文字里满是幸福与知足感。”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光阴的赐予。

或者“当我老了”,恰恰说明自己尚未真正老去。眼角的鱼尾纹还不是那样张扬,额前的皱纹还不够肆意。而我生养的孩子在慢慢长大。青春原来不曾消逝,它只是慢慢地迁移,从我身上,在某一天突然降临到她身上。那时,我该有多骄傲啊。宛然看着一棵树,从它破土而出,有了浅绿的新芽,长成了一颗葱郁的小树,然后是挺拔的参天大树。有了可以独当一面的绿荫,有了能够吸收阳光水分的根须,越来越茁壮地生长。孩子,看见你活泼快乐的身影,这是我一生为之努力的梦想。为了这,妈妈愿意顷刻老去,一夜白头。

小一些的时候,经常会把一些小事情看得很重,而真正需要看重的东西又往往被我们忽视了。原来最重要的事是有个属于自己的温暖小窝,父母健康安好,一家人幸福地过小日子。最最可喜的是,还拥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她让人心生温暖,正是我们欢喜的样子。因为她,也可以和所有的那些曾经握手言和。

就这样终老吧。在小镇上生活,读书也教书,世俗着,偶尔逃逸,给心灵一方窗口。总有一方山水属于我,等待着我,就像有一片海,日夜澎湃,召唤着你策马奔腾,来到它的跟前。在这里,养一个孩子,种一盆花,在某个安静下来的午后、黄昏以及深夜,敲打几行文字。那么在回不去的“异乡”,我将试着把它当作故乡。

2012. 11.26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柏格森作品分析

    【生卒】:1859—1941【介绍】: 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的主要著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形而上学导言》、《创造进化论》、《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等

  • 高考语文文言文考纲要求

    高考语文文言文考纲要求   1、理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

  • “罗洪先,字迭夫,吉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

  • 海底捞月造句七则

    【海底捞月解释】从海底捞取月亮。比喻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有时形容某种动作姿态。也作“海中捞月”。 【海底捞月辨析】参见“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造句】 ①要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城市

  • 古诗《杜甫·贫交行》的思想感情

    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困守长安时。诗伤交道浇薄,世态炎凉,人情反覆,所谓“人心不古”。诗作“行”,却只四句,一句一转,转皆不可测。"> 高中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复习

    高中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复习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浚: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  2、当: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  3、景:承天景命(大)  4、董:虽董之以严刑(监督) 

  • 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

  •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柳永《浪淘沙》赏析

    《浪淘沙》 年代:宋作者:柳永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负佳人、几许盟言, 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

  • 沈起凤《桃夭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桃夭村 [清]沈起凤 太仓蒋生,弱冠能文。从贾人泛海,飘至一处,山列如屏,川澄若画,有桃树数万株,含苞吐蕊,排列左右。蒋大喜,偕贾人马姓者,傍花徐步而入。 忽见小绣车数十队

  •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考官胡宿以为不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