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诗画·海岛林带》鉴赏
作者: 柴华
陈志泽
车进侨乡,归侨父女兴奋地对话——女:爸爸,那是什么?
象是飘动在海岛的颈脖上一条翠绿色的围巾,那么轻盈、柔曼!
父:是的,是的,千百年来那累累荒冢可不是坚固的甲胄,海岛只披着那衰草和枯树编织的破烂衣衫!她抵挡不了凛冽的风沙,她经受不了彻骨的寒冷,面容憔悴,奄奄一息……啊,系上了这翠绿色的围巾,她才全身暖透了,变得象你们少女一样地青春焕发,壮健美丽……
女:真好!爸爸,你听那海浪也为她唱着动人的情歌!
父:是啊,你看,大海捧出了让她梳妆打扮的明亮的宝镜!
女:啊,那巧夺天工的针织师是谁呀?从哪儿学来的本事呀,爸爸?
父:哦,他们是你很快就能见到的乡亲,千百年的苦难熬炼出他们无穷的智慧……
《侨乡诗画》是散文诗组的总题,《海岛林带》为其中一篇。
这篇作品的构思相当巧妙。作者并不直接向读者描绘侨乡风景,而是通过归侨父女的对话,侧面揭示侨乡的沧桑巨变,从而谱写了一曲侨乡颂歌。
开篇只用一句简洁的旁白,即把归侨父女推到幕前,然后集中笔墨写这一老一少的对话。这是借用戏剧舞台的表现手法,写来亲切自然,却又那样诱人遐想。
显然,女儿是初次归来,她对故土海岛的往昔和现在都是一无所知。因此,当她乍见海岛上那“翠绿色的围巾”似的一抹林带,不禁惊异而兴奋。而父亲,作为深知海岛历史的老一辈归侨,他的记忆却是不无辛酸的。“累累荒冢”、“衰草和枯树”、“凛冽的风沙”,这就是他对海岛往昔的印象。也许正是不堪这块土地的荒寒和贫瘠,当年他才背井离乡,远适异国去寻找生计。现在,当他带领女儿重返故土时,看到的却是象少女一样“青春焕发、壮健美丽”的海岛,怎能不感慨系之,兴奋喜悦呢!于是,父女两代人都为海岛的今日感动不已,女儿从海浪听出了“动人的情歌”,父亲从大海看到了让海岛”梳妆打扮的明亮的宝镜”。“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这一对父女俨然如诗人般意兴盎然,出语不同凡响!尤其绝妙的是最后那一问一答,由物及人,蓦然托出了海岛人民的坚韧,勤劳和智慧;而这些用灵巧的双手为海岛编织“翠绿色的围巾”的人们,正是归侨父女回来探望的“乡亲”,可以想见他们对于故乡亲人该有多么深挚的情意和敬佩。
通篇没有一句作者的赞美之辞,然而他对如诗如画的侨乡之赞美,以及对侨乡人民的歌颂,却流溢于字里行间。作者从作品中隐退了,但是,他的情感却赋与作品中的人物。“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就是作品从巧妙构思获致的含蓄隽永的抒情效果。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
-
语义说明:指人平日待在家里,很少外出。 使用类别:用在「足不出户」的表述上。 深居简出造句:01自从太太过世后,他深居简出,隔绝俗务。 02我目前过的是深居简出的生活,所有琐事一概不理。 03他自退出
-
【口说无凭解释】只是口里说,不能作为凭据或拿不出凭据。凭:凭据,依据。 【口说无凭辨析】和“空口无凭”意义相似、相近,往往可以通用。 【口说无凭造句】 ①口说无凭,你还是写个借条吧。
-
泰卦 《周易》 (下乾上坤)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
-
文言文虚词用法综合 一、 代词 1、 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
-
梦见南极是什么意思梦见南极,表示你渴望挑战并富于冒险精神。驴友梦见南极,会一路平安地到达目的地,让你有一个愉快的假期。老人梦见南极,是吉祥兆,预示着你虽然老去但依旧强壮,而且你儿孙都很孝敬你。小孩梦见
-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1)《短歌行》中,曹操用“越陌度阡,枉用相存,_______,心念旧恩。”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
-
《感遇·其一》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1、葳蕤:枝叶茂盛
-
元澄,字道镜,少好学,美鬓发,善举止,言辞清辩,响若县钟。其父任城王薨,居丧以孝闻。袭封,加征北大将军。以氐羌反叛,除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文明太后引见诫励,顾谓中书令李冲曰此儿风
-
原文 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