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基《杭·杜亚传》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梁立基
【作品简介】《杭·杜亚传》是一部最富有马来民族特色和最能体现马来民族性格的古典长篇传奇小说,被人誉为马来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诗,几世纪以来,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带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几乎家喻户晓,对发扬民族精神,提高反西方殖民侵略的民族士气起到了鼓舞作用。学者们公认,它是马来古典传奇文学中的一枝独秀。《杭·杜亚传》产生的年代估计不会早于17世纪,因为书中还述及荷兰于1644年夺取马六甲的一段历史。关于书的作者,至今仍无法查考。马来古典传奇小说一般都无署名,《杭·杜亚传》也不例外。看来它不属于个人创作,这可以从几点加以分析:一、成书前有关杭·杜亚这个民族英雄的传说已在民间流传,有些内容与后来书中写的有所不同。二、杭·杜亚出身寒微,属社会下层人家,全靠自己的本事当上武将,身上仍保留着劳动人民的某些品质,很可能出自民间集体创作。三、早先的杭·杜亚不是完美无缺的英雄,在《马来由本纪》里,可以看到他作为凡人的明显缺陷和弱点,而在《杭·杜亚传》里,那些缺陷和弱点都不见了,显然已被人为地拔高,成为十全十美的完人。四、现在的传本,可以看到经后人整理加工的痕迹,加工者可能是封建文人,因为他在竭力渲染和突出封建的忠君思想,力图把杭·杜亚刻画成一生不事二君的忠臣典型。全书的语言风格统一,可认为是出自一人之手。《杭·杜亚传》已知的传本不下20种,已出版的有三个比较完整的版本,内容大同小异,故事情节都比较完整,说明《杭·杜亚传》在民间长期流传中一直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内容提要】杭·杜亚的父母在民丹岛开小饭铺。他自幼在家劳动,帮父母劈柴烧火。他聪明过人,又十分好学,与杭·直巴等四人结拜兄弟;都有一身好武艺。10岁起,他就大显身手,与四个结义兄弟一起奋力击退受麻喏巴歇王朝唆使前来骚扰的一股海匪,后又平息了岛上的一起暴乱,为宰相解围。他们五人深受宰相赏识,被送进宫里当马六甲国王的侍从。杭·杜亚智勇双全,武艺超群,尤受国王器重,常委以重任。国王欲娶麻喏巴歇公主,派杭·杜亚前往爪哇求亲。麻喏巴歇王朝当时称雄东南亚,早已觊觎马六甲王朝。名宰相卡查玛达足智多谋,企图利用这个求亲机会迫使马六甲王臣服麻喏巴歇王朝。但他发现杭·杜亚忠勇无比,武艺非凡,是他实现征服计划的最大障碍。于是他先后十几次设计谋害杭·杜亚,但每次都为杭·杜亚的大智大勇所挫败而未能得逞。最后,麻喏巴歇王朝落得个赔了公主又折兵的结局。卡查玛达与杭·杜亚之间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实质上反映了麻喏巴歇王朝与马六甲王朝之间征服与反征服之间以及在东南亚争雄的斗争。杭·杜亚的胜利意味着马六甲王朝的独立和尊严得到维护,它在东南亚的地位得到提高,能与强大的麻喏巴歇王朝分庭抗礼。而杭·杜亚本人也由于功勋彪炳而擢升为海军大都督,掌管全国军权,倍受国王宠信,权倾一时。然而这不免要引起宫廷贵族和佞臣们的嫉恨,他们串通起来合谋陷害杭·杜亚。国王昏庸,听信谗言,把杭·杜亚驱逐国门。杭·杜亚为表白对国王的赤胆忠心,设计把国王朝思暮想的因陀罗布拉宰相之女敦·德佳拐来献给国王。为此,他又重新获得国王的恩宠。之后,杭·杜亚率军南征北战,为马六甲王朝屡建奇功,名声更加显赫。贵族、佞臣对他也更加仇恨,多方设计进行陷害。国王又听信谗言,这次竟下旨处死杭·杜亚,幸亏宰相挽救,把他藏匿起来。后来杭·直巴接替杭·杜亚的职务,他不满国王对自己义兄杭·杜亚的处置,在宫廷里公然造反。国王被迫逃往相府避难,这时才后悔杀了杭·杜亚,因为除他之外别无他人可制服杭·直巴。宰相乘机把藏匿杭·杜亚的实情奏明国王。国王听了大喜,立即召回杭·杜亚,命他除掉杭·直巴。杭·杜亚为效忠国王,不顾武德,挥泪杀了自己的义弟杭·直巴。后来杭·杜亚奉命远涉重洋出使中国、印度、罗马、阿拉伯诸国,经历了海上种种冒险,表现了马六甲王朝全盛时期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在当时人们的想象中,中国、印度和罗马代表着世界最强大的三大帝国,杭·杜亚以其卓越的外交手腕和精通这些国家的语言文化而赢得这三大帝国的尊敬,受到了破格的接待。其中尤其以出使中国的一段描写最为精彩。杭·杜亚为了能亲睹中国皇帝的“龙颜”设了一个巧计,虽犯了杀头之罪,但为中国皇帝所宽恕。这一段情节是虚构的,却反映了中马之间特别友好的关系。小说后部分着重描述杭·杜亚与葡萄牙殖民入侵者的几场战斗。出使中国期间,杭·杜亚第一次遇到葡萄牙人的挑衅。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杭·杜亚在第一次海战中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不甘心失败,回去纠集庞大舰队卷土重来,直犯马六甲。这时杭·杜亚虽已年老体衰,仍抱病率军迎敌,奋勇拼杀,亲毙敌帅。而他自己也身负重伤。退敌之后,杭·杜亚便告老引退,从此隐居山林,不知所终。后来,葡萄牙人再次进犯,由于杭·杜亚已不在,马六甲终于被葡军用诡计所攻陷。显赫一时的马六甲王朝遂告灭亡。
【作品鉴赏】《杭·杜亚传》是一部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传奇小说,但在马来民族历史上究竟有无杭·杜亚其人,仍是悬案,无可靠史料可供稽考。有关杭·杜亚的英雄业绩和冒险经历早已在民间流传,在较早的经典著作《马来由本纪》里也已有不少有关他的记载。据书中所述,杭·杜亚是与爪哇麻喏巴歇王朝的名宰相卡查玛达同一时代的人,约生活于14世纪中叶,可是直至17世纪40年代荷兰与葡萄牙争夺马六甲时却仍然活着,也就是说他竟然活了二三百岁而不死,这未免过于荒诞。因此,在《杭·杜亚传》里的杭·杜亚,与其说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毋宁说是马来民族为自己塑造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民族英雄的艺术形象。整个小说只突出一个中心人物杭·杜亚,而杭·杜亚的一切活动和斗争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鞠躬尽瘁地报效国王,坚定不移地维护马来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小说就是这样通过杭·杜亚尽忠报国的一生,从多方面展示马来民族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表现马来民族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含的文学佳品,而不是一般的供人消遣的传奇演义。17世纪以后,马来民族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全面威胁,国土一天天沦丧。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人们亟需要有精神力量去支持他们面对严峻的现实,而过去的民族光荣历史和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最难唤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杭·杜亚传》正是在这方面发挥了历史的作用。杭·杜亚这个人物是作为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者而被塑造出来的,人们把马来民族至善尽美的性格特征全赋予了他,使他变成马来民族英雄的最高典范。他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忠、智、勇这三个字上,而他的“忠”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机都是为了效忠国王,终身不事二君。因此有人认为,《杭·杜亚传》只不过是一部忠臣传,一个以其毕生精力只效忠于一个国王的忠臣传略,正如小说的副题所提的:“这里讲的是关于无限忠于其君主,处处为其君主效力的杭·杜亚的传记。”对于杭·杜亚这个人物的评价近年来分歧更大。有人认为杭·杜亚是代表封建势力的卫道士,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真正的英雄人物应该是被杭·杜亚刺死的具有民主自由思想的杭·直巴。从整个小说的描写来看,杭·杜亚无疑是个典型的忠臣形象,特别是经过后来封建文人的加工,他的“忠”更带有忠君的封建色彩。例如,当他屡遭诬陷而要被国王处死时,他仍抱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伦理观念不放,甘心去蒙受不白之冤。为了忠于国王,他甚至不惜杀死为他抱不平的结义兄弟杭·直巴。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杭·杜亚愚忠的一面,也是后来的加工者有意大加渲染的一面。但是,如果把杭·杜亚仅仅看作是一个国王的忠实奴仆,只知道为一个国王效力卖命,那也未免有些偏颇,没能用历史观点去评价历史人物,而杭·杜亚这个人物也不可能长期地起着鼓舞民族精神和启发爱国思想的作用。小说里的马六甲国王并不重要,连名字也没有,实际上只不过是马来民族最高统治者的象征,从其表现来看,应该说是一个昏君的典型,只关心王冠和美女,滥杀无辜。例如,当有人诬告其弟有篡位企图时,国王不经查实即下旨处死同胞兄弟。杭·杜亚也两次被诬告调戏嫔妃而险遭杀害。如果说杭·杜亚仅仅是这样一个为昏君死心踏地效劳卖命的奴仆,他又怎能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呢?但是,作为封建王朝的重臣,不管国王是明君还是昏君,他都只有通过效忠国王才能报效民族和国家。所以,杭·杜亚的“忠”必然要带上忠君的封建色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忠君和忠于国家民族是分不开的,在民族矛盾上升时期尤其如此。这是封建时代的民族英雄不可避免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也是其历史真实性之所在。就杭·杜亚的主要表现来讲,他之所以为人们所崇敬和歌颂,首先在于他为振兴民族,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不在于他只为一个君主鞠躬尽瘁。因此他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不是一个国王的忠仆而流芳百世的。
除了“忠”之外,作者还刻意把他描绘成马来民族最高智慧的体现者。他的“智”来自刻苦好学,自幼到处求师学艺,十分尊重知识和学问,以至于他后来成为一个博文强记、满腹经纶、无所不通、还掌握12门外语的全才全能型的饱学之士。正是由于他具有如此高度的“智”,他的“忠”才可能有超凡的表现。他所以能在极其复杂和险恶的情况下出色地为国王效命,为国家民族做出一番伟大事业全有赖于他的足智多谋和真才实学,否则他早就已成为卡查玛达的阶下囚或刀下鬼了。但是有了“忠”和“智”还不足于克敌制胜,成就大业。这里还必需有“勇”,而杭·杜亚是三者俱备。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勇”不是匹夫之勇,乃是忠勇与智勇的完满体现。在与卡查玛达的反复较量中,他胆略过人,临危不惧,善于随机应变,化险为夷,最后使卡查玛达甘拜下风。在与葡萄牙殖民入侵者的浴血奋战中,他身先士卒,沉着应战,指挥有方,终于克敌制胜。那都是有勇有谋和智勇双全的出色表现。作为艺术形象,对杭·杜亚的刻画是相当成功的。小说出场的人物不下160人,但大部分的笔墨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使他的形象既高大又丰满。他是忠、智、勇三结合的最高典范,而且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和浴血奋战具体生动地展示出来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杭·杜亚是完全被理想化了的民族英雄的典型。他既是勇猛善战的武将,又是治国安邦的能臣。杭·杜亚在,则国泰民安;杭·杜亚不在,则国破家亡。这是全书所要给予读者的启示。也就是说,马来民族在面临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在遭到外族蹂躏的时候,必须努力恢复杭·杜亚的忠、智、勇的民族性格,大力发扬杭·杜亚尽忠报国的伟大精神。《杭·杜亚传》几世纪以来之所以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带久传不衰,杭·杜亚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被那里的人民一直当作是自己理想的民族英雄来崇拜和歌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而其艺术生命力也就在于此。
-
“王俭,字仲宝,生而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俭,字仲宝,生而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幼笃学,手不释卷。宾客或相称美,僧虔曰:“我不患此儿无名,正恐名太盛耳。”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 升明二年,为长史
-
桃子细腻柔软,是财富的象征。梦见桃子,能发大财。梦见吃桃,身体健壮。梦见买桃,收入大增。梦见别人给自己桃子,会得到遗产。梦见给朋友桃子,友情会增加。未婚男子梦见给恋人桃子,会得到对方的爱。失业者梦见给
-
全诗充分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形象真切地描绘出晓行途中的景色。诗的上半首以写景为主,描写了“飞沙”、“露气”、“残月”、“鸣声”等景物,下半首以抒情为主,情景交融,以景寄情,寄托了诗
-
《菩萨蛮》 年代:宋作者:张先 《菩萨蛮》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作品赏析 【注
-
友情的文言文名句 导语: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友情的文言文名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出处:柳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品赏析【注解】:1、螟:夜色。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3、春芳:春草。4、歇:干枯。【韵译】:一场新
-
小学必背文言文 小学6年阶段,孩子要学习简单的'古文,领悟其中的道理和真谛。这些都是先人给我们留下来的瑰宝和文化遗产,让孩子充分理解各种奥秘,不仅对其成长、成才大有裨
-
即使你已经长大成人,流浪了无数的地方,但是一提起小时候的家(即使你小时候也常常居无定所),你应该很快地就能了解那是什么意思:小时候的家,是你还未自主独立前,必须依靠家人才能存活的地。因此,梦见小时候的
-
作者: 张家顺 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
-
《踏莎行》,调名取自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曹冠词名之为《喜朝天》,赵长卿词则名之《柳长春》。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张抡这首《踏莎行》上片写秋天山景,下片写仲秋赏月。“秋入云山,物情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