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渊有九名》译文与赏析
渊有九名
渊有九名
【原文】
《庄子》载壶子见季咸事云:“鲵旋之潘为渊[1],止水之潘为渊,流水之潘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其详见于《列子·黄帝篇》,尽载其目曰:“鲵旋之潘为渊,止水之潘为渊,流水之潘为渊,滥水之潘为渊,沃水之潘为渊,氿水[2]之潘为渊,雍水之常务为渊,汧水之潘为渊,肥水之潘为渊,是为九渊。”按《尔雅》云:“滥水正出,即槛泉也。”沃泉下出,氿泉穴出,雍者反入,氿者出不流。”又“水决之泽为耯,肥者出同而归异。”皆禹所名也。《尔雅》之书,非周公所作,盖是训释三百《诗》篇所用字,不知列子之时,已有此书否?细碎虫鱼之文,列子决不肯留意,得非偶相同邪?《淮南子》有九璇之渊,许叔重云:“至深也。”贾谊《吊屈赋》:“袭九渊之神龙。”颜师古曰:“九渊,九旋之川,言至深也。”与此不同。
【注释】
[1]鲵旋之潘为渊:雌鲸盘旋的回流为渊。鲵:雌鲸。[2]氿(guǐ)水,泉水从侧而流出。
【译文】
《庄子》载壶子见季咸的事说:“雌鲸盘旋的回流为渊,断水之处的回流为渊,流水的回流为渊,渊有九名,此处有三。”《列子·黄帝篇》详尽的记载了九渊的名目,写道:“雌鲸盘旋的回流为渊,断水之处的回流为渊,流水的回流为渊,涌出的泉回流为渊,往下流的泉水的回流为渊,从旁边流出的泉水的回流为渊,壅塞之水的回流为渊,流水停积集聚之回流为渊,同源异流之水的回流为渊,这就是九渊。”根据《尔雅》所说:“滥水正出。即槛泉。沃泉下出,氿泉穴出,雍者反入,汧者出不流。”又说:“水决之泽为禥,肥者出同而归异。”这些都是大禹所命名的。《尔雅》一书,并不是周公所作,大概是训释三百篇《诗经》所用的字而编写的。不知列子在世的时候,是否已有了此书?细碎烦琐的虫鱼鸟兽的文章,列子是决不会留意的,难道是偶然相同吗?《淮南子》中有九璇之渊,许慎说:“水很深为渊。”贾谊在《吊屈赋》里写道“袭九渊之神龙。”颜师古说:“九渊,九旋之川,言至深也。”与此不同。
【评析】
此篇是辨析“渊有九名”的出处和含义。“壶子见季咸”,出自《庄子·应帝王》,它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其中叙述神巫给得道的壶子看相的故事,说明只有“虚”而“藏”才能不为人所测,含蓄地指出为政也得虚己而顺应。《庄子》这篇文章是非常奇怪的,很多问题都摆在那里,却没有做结论,需要读者自己去参悟。尤其是三渊之喻,清人王念孙指出:“正此处各注都不得解。……是以明清以来,论古音者,纷如聚讼,莫衷一是也。简而言之,所谓“鲵旋之潘”、“止水之潘”和“流水之潘”,指的是原地旋转的水、静止的水和活动的水,和壶子对季咸展示出来的“杜德机”、“善者机”和“衡气机”这三种气机之象相对应。老子云:“上善若水。”讲到关于人性、心理、生命的问题时,很多宗教、哲学都是用流水来做比喻。其中的玄妙,要靠读者自己去体悟了。
-
《婴宁》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名篇,历来研究者对它有着超乎寻常的解读热情,魅力非凡。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故事内涵仍未阐释到位, "> 高中文言文随堂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文言文随堂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
-
邶风邶风 据称,当初周武王灭商以后,将商王畿的属地一分为三,北为邶(约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鄘(约在今河南汲县东北),东为卫 "> 赵普文言文文意理解
赵普文言文文意理解 赵普文言文大意是什么呢?大家是否清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原文:《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
-
程易田诗序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全管丕知其径术,以故与经纳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
-
【就地取材解释】指在本地或就近寻找需要的材料。就地:就在原处。 【就地取材造句】 ①就地取材办厂,可以降低成本,我完全赞成。 ②我们写作文当然也可以就地取材,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人和事
-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年代:唐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
《汉魏六朝散文·杨衒之·白马寺》原文鉴赏 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2,佛入中国之始3。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4。帝梦金
-
文言文教学研讨会感悟 20XX年4月6日至8日,咸丰县初中语文经典文言文教学研讨会在小村中学举行,来自全县11个乡镇12所中学的13名选手参加比赛。选手们精心设计,倾情奉献,为我
-
《百家姓谈》文言文译文 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译文 既济,“亨通”,小事而能亨通。“利于守正”,(六爻)阳刚阴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