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王瑞明《寰宇访碑录》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6 23:31:01阅读:97

作者: 王瑞明

《寰宇访碑录》十二卷。周、秦、汉、魏、吴、晋为第一卷;前秦、梁、后魏、西魏、东魏、后齐、后周、隋为第二卷;唐代占两卷,即第三、四卷;五代十国为第五卷;北宋分为第六、七、八卷;南宋为第九卷,辽、金、伪齐为第十卷,元为第十一、十二卷。两宋碑碣所占篇幅为最多,其次为元代,再次为唐代。每一碑碣,注明撰稿人、写碑人姓名,及立碑年月,碑碣所在地。全书所录各代碑碣约为八千以上,有的是后人重刻的。

这是清代人集体编写的一部书,由邵晋涵开其端,他搜罗国内石刻,编为一书,以副本赠给孙星衍,孙星衍在二十多年中,游学四方,所至山川城邑,古陵废庙,遇到残碑断碣,从不轻易放过,或抄录原文,或拓下帖本,日积月累,增补了不少新内容。孙星衍没有去过的地方,一些热心的朋友代为搜集到许多珍贵的材料,源源寄来;还有对此有兴趣的学者如王昶、钱大昕、翁方纲、冯敏昌等对有关问题不断进行研究,使这部书日益完善,日益充实。邢澍藏书万卷,占有不少这方面的资料,他结识孙星衍后,把所有资料慷慨献出,使这部书更得到了重要补充,更加完备了。

石刻碑碣开始流行于秦代。在此以前,多在铜器上刻字。在铜器上刻字,较之在碑碣上刻字艰难得多,石刻取代了金刻。秦始皇巡视全国时,各地刻石颂扬他,司马迁写《史记》时,将这些石刻文字都收入《秦始皇本纪》,开创以石刻为史料的先例。后人多取石刻以考证、补充史实;建碑年月,可补朔闰表;生卒年月,可补疑年录;汉代的孔庙诸碑,魏之受禅尊号,宋之道君五礼,可补《礼志》;宋之慎刑箴戒石铭,可补《刑法志》。石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金文并称为金石学,到宋代正式成为专门之学,从宋至清,研究金石的数百家。公元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国学基本丛书》中有《寰宇访碑录》。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写景小诗赏析

    这首写景小诗在宋人绝句中一向为人赞赏,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写气图貌、属采附声的笔墨,描绘出一幅诗情荡漾、韵味深长的图画,既表现了自然美,还塑造了艺术美。"> 罗隐《寄南城韦逸人》全诗赏析

    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美人晓折露沾袖,公子醉时香满车。万里丹青传不得,二年风雨恨无涯。羡他南涧高眠客,春去春来任物华。

  • 白居易《观刈麦》人民繁重租税讽喻诗

    这首诗是元和三年(公元807)作者任痹 "(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妇姑:这里泛指妇女。">

  •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

  • 厉鹗《湖楼题壁》悼念亡妾朱满娘而作

    这首诗也是为悼念亡妾朱满娘而作。这首诗虽只有二十个字,却包容了极丰富的思想情感,故清人严长明评曰“可谓情深。”">

  • 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①,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喜人过④。 应共冤魂语⑤,投诗赠汨罗⑥。 【注释】 ①天末:犹

  • 《皮日休·六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皮日休·六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序皮子尝谓心为己帝,耳目为辅相①,四支为诸侯②。己帝苟不德,则辅相叛,诸侯乱。古之

  • 许浑《孤雁》全诗赏析

    昔年双颉颃,池上霭春晖。霄汉力犹怯,稻粱心已违。芦洲寒独宿,榆塞夜孤飞。不及营巢燕,西风相伴归。

  • 毛泽东评诗“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耳”

    毛泽东受到的教育,求得的知识,是在和他吝啬保守的父亲的不断斗争中、在刻苦自学中取得的。他在家乡读了几年私塾,在湘乡东山高小读了半年学堂。">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全文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