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送僧游庐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觏
送僧游庐山
山行为客住非家,此去庐山况不遐。
要见南朝旧人物,池中惟有白莲花。
作者简介 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北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被范仲淹荐为试太学助教,后升海门主簿。终生从事理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直讲李先生文集》,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军事、教育、诗文诸方面,被誉为康国济民的医国之书。著有诗《退居类稿》等。
简析 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昔人已去,人生如梦,时光飞逝的无限感慨。
-
这首《菩萨蛮》,虽然色彩凝艳斑驳、出言扑朔迷离、词气闪烁不定,但细细察之,却颇能回答此问题。">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 中 古 文 通 假 字 1、说 yuè 通“悦” , 高兴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2)宣王说之 《滥竽充数》 (3)公输
-
楚人养狙① 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
-
1、自从别欢后,叹声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2、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丛中懒回顾,半缘修
-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
-
梦见餐馆,得此梦,五行主火,乃是丙火之象征,主事业中有纷扰之迹象,与他人间纠葛颇多,相处不和,此乃不吉之兆,夏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在外求财者得此梦,往东走吉利,往西走不吉利,和属猪之人,属羊之
-
文言文通假字的识别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涉及的篇目多,情况也很复杂,通常的教学常常把通假字“独立”出来要求学生记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 不
-
出自唐代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赏析: 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
-
【注释】:起首“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摧人去 !”这两句是牢骚话:刚刚二更时分,城楼上还要敲三通鼓才天亮,何必这么死命地催人走呢!据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翰林学士孙洙某晚正在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有美
-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