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尚书《秦誓第三十二》译文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6 23:08:30阅读:394

秦誓第三十二

秦誓第三十二

【原文】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公曰:“嗟!我士[1865],听无哗[1866]!予誓告汝群言之首[1867]。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1868],是多盘[1869]。’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1870]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1871],若弗云来[1872]!惟古之谋人[1873],则曰‘未就予忌’[1874],惟今之谋人,姑[1875]将以为亲。虽则云然[1876],尚猷询兹黄发[1877],则罔所愆[1878]。番番[1879]良士,旅力既愆[1880],我尚有[1881]之。仡仡勇夫[1882],射御不违[1883],我尚不欲[1884]。”

【注释】

[1865]公:指秦穆公。士:官员。

[1866]听:肃静。哗:喧哗。

[1867]首:首要,要点。

[1868]讫:尽,结束、完毕。自若:自以为是。若,顺。

[1869]是:因此。盘:安乐。

[1870]俾:依从,顺从。

[1871]逾迈:时间流逝。逾,过去。迈,行。

[1872]若:乃。云来:回转。

[1873]古:往日,先前的。谋人:谋臣。

[1874]未就予忌:未顺从我的意志。就,接近。忌,教。

[1875]姑:姑且,将。

[1876]云然:这样说。然,这样。

[1877]猷:谋。黄发:指的是老年人。

[1878]愆:过失,错误。

[1879]番番:就是“皤皤”,白发苍苍的样子。

[1880]旅:通“膂”,力气、精力。愆:亏损,衰败。

[1881]有:就是说心里有。

[1882]仡仡(yìyì):勇武健壮的样子。

[1883]射:射箭。御:驾车。违:失误。

[1884]欲:喜欢,愿望。

【译文】

秦穆公命西乞术、白乙丙、孟明视率部伐郑,不成。归途中,晋襄公崤山设伏,大败秦师,虏获三人。后三人侥幸得脱,秦穆公着孝服到郊外迎接三人,作《秦誓》慰问他们。秦穆公说:“唉!我的臣属们,你们用心听着,不要喧哗!我要向你们发出誓言。古人有句话说:‘人们总是自以为是而大意失算。’责备别人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如果受别人责备,而能够像流水那样顺从,这就困难了。我的心啊!真是忧虑重重,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而不再回来,虽然想改正错误,但恐怕时间不允许了。只有那些先前遵从古训的谋臣,才肯提一些不是一味顺从我的意见,对于这样的人大家却都讨厌他;现在的人只知一味屈从我的意见,我却暂时受到迷惑。虽然这样说,但事实证明对于军国大计还是应请教年老而有经验的人,才不会犯错误。”“那白发苍苍的善良老人,虽然身体衰弱,体力不足,我却应该亲近他。那身强力壮的勇士,虽然箭无虚发,驾车技术十分高强,但仅有这些,却不能够满足我的愿望。”

【原文】

“惟截截善谝言[1885],俾君子易辞[1886],我皇多有之[1887]!”“昧昧我思之[1888],如有一介臣[1889],断断[1890]猗无他技,其心休休[1891]焉,其如有容[1892]。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1893],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1894]。是[1895]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1896]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1897]。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1898]。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1899],亦曰殆哉[1900]!”“邦之杌陧[1901],曰由一人[1902];邦之荣怀[1903],亦尚一人之庆[1904]。”

【注释】

[1885]截截:浅薄,无远见的样子。谝(pián):花言巧语。

[1886]俾:使。易辞:产生疑惑,改变主见。

[1887]皇:大。有:亲近。

[1888]昧昧:暗暗,幽幽的样子。思:思量,思考。

[1889]介:个,某位。

[1890]断断:诚实专一的样子。

[1891]休休:美好的样子。

[1892]其:乃。如:能。容:容纳。

[1893]彦:美士,贤良的臣子。圣:明。

[1894]不啻:不但,不只。自:从。

[1895]是:这样。

[1896]职:定。

[1897]冒疾:就是妒忌的意思。以:而。

[1898]违:违背,违逆。俾:使。达:通,顺利。

[1899]黎民:百姓。

[1900]殆:危险。

[1901]杌陧(wùniè):摇晃。杌,树木无枝丫。陧:危险。

[1902]曰:相当于“是”。由:因为,由于。

[1903]荣怀:繁荣和安宁。怀,安定。

[1904]尚:大概。庆:善。

【译文】

“那缺乏深谋远虑的浅薄的花言巧语使君子轻忽怠惰,导致失败,这样的人我怎能够随便地亲近他们呢?”“我暗暗地思量,如果有这样一位忠臣,忠实诚恳而没有别的本领,他的品德高尚,心地宽厚,能够容人容物。人家有了本事,就好像他自己有本事一样;别人品德高尚,本领高强,不但口中常常加以称道,而且从内心喜欢他。这种宽宏大量的人,是可以保住我的子孙和臣民的幸福的,一定可以为我的子孙臣民造福的啊!”“人家有了本领,便妒忌他,讨厌他;人家有了好的品德,便故意压制他,使他的美德不为君主所了解。这种心胸狭窄的人,是不能够使我子孙臣民获得幸福的,这样的人,实在危险啊!”“国家的危难,是因为君主用人不当;国家的安宁,则大概因为君主用人得当。”

【解析】

《秦誓》是《尚书》中的最后一篇。它是秦穆公誓众之辞。文章虽短,却很明确表达了秦穆公所要传达的意思。秦穆公感情真挚地反省了自己的一些过失,总结了一些人生的处世之道,在警戒自己的同时,也告诫了后代的子孙。《秦誓》背后有一段故事:春秋中叶,秦晋争霸的关键时期,晋文公去世了。这时,杞子从郑国派人送信回国,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秦穆公问了蹇叔和百里奚,他们都表示不可行,但秦穆公没听进去,坚决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率军出征了,结果吃了败仗,三人被俘。秦穆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但原谅了三位将士的失败,还重用了他们。三将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越挫越勇。几番较量,终于战胜敌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件事对秦穆公的影响很大,他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治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秦誓》短小精悍,通篇用了对比描写手法,是先秦文学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其特点有:

一、文中对比清晰,开始就用一个小对比“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说的是责备别人不难,但能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责备,却是不容易的。通过责备与被责备的对比,突出了虚心接受责备的不易。并且一句话点出了全文的重点,起到总领的作用。

二、语言流畅自然。通过自己对不同人态度的对比,做出了反省。“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秦穆公由于不听逆耳忠言,结果吃了败仗,以表悔过之情。这句与前面关于责备那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感情真挚。“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对比加排比,在忏悔之余,也表达了秦穆公对“番番良士”、“仡仡勇夫”、“截截善谝言”三种人的区别和取舍,流露出了真实的感情。而后的“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三种人的对比,也是感情强烈地强调了忠臣对国家的重要性。能欣赏别人的好,不心怀妒忌,宽以待人。“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秦穆公总结了治国的关键在于用人之道,用对人,国家便可以繁荣昌盛;用人不当,国家便有可能毁于一旦。

另外《秦誓》在表达思想感情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明君圣主,勇于承担责任,反省自己。秦穆公由于一时的意气用事,不听老臣的劝阻,结果输了战争,三将被俘。如果秦穆公在这时候还是大发雷霆,觉得是因为将士战术不精,战士士气不够,而责备他人,甚至将三将治罪的话,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最终胜利了。从这点来看,秦穆公是一个明君圣主。他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懂得反省自己,不会错怪他人,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正是因为他有如此的胸怀,才感动了三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精力,誓死为秦国效力。而秦穆公在《秦誓》中更是无处不流露出了他因不听忠言而酿成苦果的悔意。可见,自责,可感动人心,更能励志。不像有些昏君,命令战士打仗只许胜,不许败,功归自己,过责他人。这样的君主心胸狭隘,本身就是小人,如何能成大事?本身就是蠢材,如何能成明主?到头来,成功是侥幸,失败成必然!

二、秦穆公的自信。从《秦誓》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秦穆公无处不在的自信。虽然秦穆公一直在追悔当年的错误,不断的反省自身,但是秦穆公还有一种难能可贵品质,那就是他能用人不疑。纵观历史,良将能臣数不尽,但用人不疑的能有几人?而秦穆公做到了。他敢用败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且在三番四次的战斗不见胜利成效的情况下,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并不能完成任务的时候,他还能坚信不疑。这需要何等的远见和胸襟啊!别说是事关军国大事了,就是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恐怕能做到如此自信的人也是为数不多的。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事!

三、儒家中“义”的思想。《秦誓》写于秦朝早期,这时候正是儒学盛行的时候,所以秦穆公也是受了儒家思想熏陶的人,他的《秦誓》中也贯穿了“义”的思想。而这里的“义”主要是忠义,最后一段就已经概括了这一概念。即国家有危险,是因为用人不当;国家安宁,是因为有贤臣啊!可见秦穆公还是比较倾向于以义治天下的。一个国家如果陷于不仁不义,那么国必亡;只有在忠义两全的时候,国家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秦穆公的《秦誓》体现了一个君主的博大胸襟和非凡远见。自责之词写得相当传神,表达了愧悔、沉痛的感情。他的追悔与自责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我想,秦国后来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是与秦穆公这样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君分不开的,他能够认真检讨自己的过失,进一步整顿内政,及时改变战略方向,最终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明代词作鉴赏

    本篇题为“赠梁汾”,梁汾是词人顾贞观的号。据载,顾贞观读了纳兰性德这首词后,也写了一首《金缕曲》,题为“酬容若见赠”。">

  •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题参考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基础复习题参考   一、注音  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诣太守 铭 馨  案牍 濯 清涟 亵 隐逸 淤泥 贻  罔 髯 诎 篆章 逾 簪 妪 幽咽 眦 搔  二、解释

  • 《马钧二异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马钧二异事 先生为给事中①,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ldq

  • 寡不敌众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指人少的抵挡不过人多势众的。 使用类别:用在「军力薄弱」的表述上。 寡不敌众造句:01敌军寡不敌众,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 02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应该智取,不宜力敌。 03他遭到一群流氓围

  • 学好文言文平时要做好三方面

    学好文言文平时要做好三方面   学好文言文并非太难,只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基本就可以了。  一、熟读成诵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

  • 空穴来风造句七则

    一、 语义说明:比喻事出有因,流言乘隙而入。 使用类别:用在「事出有因」的表述上。 空穴来风造句:01流言虽未可轻信,但毕竟空穴来风,总是事出有因的。 02人家说无风不起浪,空穴可来风;我看关于他的这

  • 文言文阅微草堂笔记

    文言文阅微草堂笔记   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卷十五》中的选段,完成第912题。(7分)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

  • 高启《游天平山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游天平山记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高启 作品体裁:散文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指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

  • 谭献《蝶恋花·楼外啼莺依碧树》清代词作鉴赏

    人已远去,而在少妇梦中,仍夫妻厮守,款款软语,喁喁情话,犹如夙昔。醒来四顾茕茕,能不倍感凄切!不意闺门之外,竟成久别之地!">

  • 高考文言文篇目习题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篇目习题及答案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也。曾祖准,高尚不应征辟。祖恢,南康太守。父叔度,恭谨有行业。  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蒱①,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十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