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5 21:25:43阅读:361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馀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馀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

    •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

    • 精选喜迎2013年蛇年春节五字对联 爆竹欣祝福 银蛇喜迎春

      上联:银蛇盘玉兔 下联:喜鹊闹红梅 上联:爆竹欣祝福 下联:银蛇喜迎春 上联:喜迎新世纪 下联:欢庆银蛇年 上联:捷报书宏志 下联:春风乐银蛇 上联:春归蛇起舞 下联:福到鸟争鸣 上联:花柳春风绿

    • 记超山梅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记超山梅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记超山梅花》是由清代文人林纾创作的一部散文,收录于《畏庐文集》中。记超山梅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记超山梅花文

    • 文言文的弊端有哪些

      文言文的弊端有哪些   笔者曾经发表一篇文章“国家富强不是靠文言文”,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也有几个人表示担忧,会影响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一位友人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提

    • 《杨烈妇传》原文及翻译

      杨烈妇传 作者: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将盗[2]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3]其男女,以会[4]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

    • 白朴《【越调】天净沙 春》全诗赏析

      暖风迟日春天,朱颜绿鬓芳年,挈榼携童跨蹇。溪山佳处,好将春事留连。

    •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4—7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  史,

    • 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

      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纳兰《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诗词赏析

      纳兰词·如梦令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词译 多情自古空余恨, "> 查看更多

    相关栏目: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