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钟惺《蜀中名胜记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5 21:21:18阅读:554

钟惺:蜀中名胜记序

钟惺

游蜀者,不必其入山水也。舟车所至,云烟朝暮,竹柏阴晴,凡高者皆可以为山,深者皆可以为水也。游蜀山水者,不必其山水之胜也。舟车所至,时有眺听,林泉众独,猿鸟悲愉,凡为山者皆可以高,为水者皆可以深也。一切高深,可以为山水,而山水反不能自为“胜”;一切山水,可以高深,而山水之胜反不能自为“名”。山水者,有待而“名胜”者也。曰“事”、曰“诗”、曰“文”,之三者,山水之眼也,而蜀为甚。吾友曹能始,仕蜀颇久,所著有《蜀中广记》,问其目:为《通释》、为《风俗》、为《方物》、为《著作》、为《仙释》、为《诗话》、为《画苑》、为《宦游》、为《边防》、为《名胜》诸种。予独爱其《名胜记》体例之奇。其书借郡邑为规,而纳山水其中;借山水为规,而纳事与诗文其中。择其柔嘉,撷其深秀,成一家言。林茂之,贫士也。好其书,刻之白门,予序焉。

譬之奕:郡邑,其局也;山水,局中之道也;事与诗文,道上子也。能始纵横取予,极穿插出没之变,则下子之人也。古今以文字为山水名胜者,非作则述。取能始之慧心,不难于作;其博识,亦不难于述。唯是以作者之才,为述者事;以述者之迹,寄作者之心。使古人事、词从吾心手,而事、词之出自古人者,其面目又不失焉。于是乎古人若不敢尽出其面目,以让能使,为述者地;能始有所不敢尽出其心手,以让古人,为著者地。理若相生,权实相驭,是为难耳。

要以吾与古人之精神,俱化为山水之精神,使山水与文字不作两事,好之者不作两人。入无所不取,取无所不得。则经纬开合,其中一往深心,真有出乎述作之外者矣。虽谓能始之记,以蜀名胜生,而仍以名胜乎蜀,可也。万历戊午嘉平月,景陵友弟钟惺撰。

《蜀中名胜记序》,这是钟惺为其朋友曹学佺(字能始)《蜀中名胜记》所作的序文。在序文中,钟惺对《蜀中名胜记》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书借郡邑为规,而纳山水其中;借山水为规,而纳事与诗文其中。择其柔嘉,撷其深秀,成一家言。”这个评价概括出了《蜀中名胜记》一书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是钟惺特别激赏的。

钟惺是到过四川的。在钟惺看来,四川的山水有极其独特的地方:一是表现为山高水深,“云烟朝暮,竹柏阴晴”,“林泉众独,猿鸟悲鸣”,游蜀中山水,不必寻求其胜,舟车所至,无处不有,所谓“凡为山者皆可以高,为水者皆可以深”。一句话,四川境内处处是山水,一进四川,便进入了欣赏山水的审美境界。作者认为,事、诗、文三者乃是“山水之眼”,山水若无其事可记,无诗、文以记,则为“无眼”之山水,不能彰明于天下,而在这方面,四川最为突出。既有名山胜水,又有人文构成的“山水之眼”。而最能体现这种自然与人文特征的,便是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它既“借郡邑为规,而纳山水其中”,又“借山水为规,而纳事与诗、文其中”,故而能自成一家之言。

钟惺所提出的以历史、传说、古迹、诗文为山水之眼的命题,是山水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它说明人文景观、人的文学创作活动对自然景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离开人文因素,空有山水景观不能成为理想的完美的景观。因为,山水作为自然景观,本身虽具有审美价值,然而这仅仅是自然美的表向。在青山绿水的自然美景中,如果再有事、诗、文的点缀,其自然景观便与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审美对象,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同时得到旅游文化的美感享受,从而进入一种丰富多彩的、涵融民族文化的审美境界。其次,山水之美属于自然美的范畴,美的自然须与审美主体即人类发生联系,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山水之中的事、诗、文,在某种意义说,已是自然的人化的结果,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美的自然,也就是说,这部分人文景观已进入艺术美的范畴了。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马克思更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山水胜地的事、诗、文,既是经人们的艺术创造所产生的艺术品,其鉴赏价值可以说高于山水本身。而这些艺术品大多出自具有鉴赏眼光的艺术家之手,并大多能从本质上去揭示此地或彼地山水的特点,刻划出山水之精神,点化出山水之“眼”。画龙贵在点睛,山水有了这些“眼”便有了灵魂,也就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不仅如此,甚至还可以指导人们去把握、欣赏山水之美,引起丰富的审美想象,使游览者入有所取,取有所得,更好地领略山水的神韵。总之,钟惺凭着其鉴赏经验,直觉地感悟到山水与名胜之间的某种联系,可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审美关系中的一些规律。

序文还谈到了撰写山水名胜著作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都与他的命题有关。这个命题不仅是钟惺总结四川山水特点的结晶,而且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心理。今天风景区的保留文物、修整楼台亭阁,应该说也是这种审美心理的一种延续。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千家诗《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题解与鉴赏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1],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2],带月荷锄归[3]。 道狭草木长[4],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 "> 《宴客摆阔》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宴客摆阔 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①、肴五品②而已。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前有一士夫③请赵循斋,杀鹅二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近一士

  •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鉴赏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鉴赏 (解题) 本篇以首句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之“庚桑楚”为篇名。“庚桑楚”人名,不

  • 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 作者: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

  •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后游行而作,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作者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赞

  • 过零丁洋文言文翻译

    过零丁洋文言文翻译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以下是“过零丁洋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 白居易《登西山望硖石湖》全诗赏析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 《列宗子泓》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列宗子泓》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列宗子泓  宋濂  蔡人有列宗子泓,性好洁。恶人口,遇人与语,遥答之,且答且唾,人进寸则退尺以避。沐浴必十更汤,收湿不以巾,遡

  • 感恩的文言文论文

    感恩的文言文论文   感恩论  《增广昔时贤文》有言曰:羊有跪乳之思,鸦有反哺之义。此乃中人当心怀感恩,恩报昔时所受之恩也。诚如斯言,人生在世,你往我来,倘非宽民相助,于穷困

  • 中考文言文实词

    中考文言文实词   1、比  ① 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 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 比较、比拟。  ④ 及,等到。⑤ 法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