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寒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元结:寒亭记
元结
永泰丙午中,巡属县至江华。县大夫瞿令问咨曰:县南水石相映,望之可爱,相传不可登临。俾求之,得洞穴而人,栈险以通之,始得构茅亭于石上。
及亭成也,所以阶槛凭空,下临长江;轩楹云端,上齐绝巅。若旦暮景气,烟霭异色,苍苍石墉,含映水木。
欲名斯亭,状类不得,敢请名之,表示来世。于是休于亭上为商之曰:今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不合命之曰‘寒亭’欤?乃为寒亭作记,刻之亭背。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夏天,作者以道州刺史身份视察所属诸县,当他来到江华县(今属湖南)时,正好赶上县令瞿令问营建的新亭落成。应县令之请,作者为亭命名、作记,写下这篇散文。
一般亭记,大体上都按照叙述缘起、描写景物、抒发情怀、发表议论的格式写作。作者这篇虽也未脱离这种格式,但基本上是由瞿令问和作者的对话构成全文的框架,在结构上很别致。文章开头,简要交代视察的时间、地点之后,即通过引用瞿令问的话描述建亭经过和亭周景色。这样写的用意在于突出内容的真实性。在瞿令问的介绍中,先说亭址的选择。他爱那县南水石相映的地方,是最理想的建亭所在,但因难以登临,便寻觅途径,“得洞而入,栈险以通之”,而后“始得构亭于石上”。接下去,写亭周景色之美。由于它建在高山绝顶,凭虚御空,耸立云端,而又下临长江,可俯瞰万里洪流,自然是独擅胜境,登亭一览,万景来入。每当清晨傍晚时分,则可远眺烟霞的奇景异色,近观石屏如垣,苍青深绿,辉映在水光林色之中。亭周景色如此清美,亭的名称也需新奇清雅,可是建亭者“欲名斯亭”却“状类不得”,于是很自然地说到请作者为亭命名。瞿令问的这一大段话,既是在夸美山亭之胜,也是在自我赞赏建亭之功,并且还希望借亭的命名,“表示来世”,使自己的名声能流传后人。这其中固然有可嘉许的一面,然而隐约间似乎有些俗气。对此,作者是有所感觉的,虽然他并没有表露,但在命名时却含蓄地带了出来。他完全不顾瞿令问请求命名的意图,既不从亭景特征命名,也不从建亭者的德政命名,而是别有所思,为这座山亭取了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寒亭之名。其理由是亭高风寒,大暑登之,有天时将寒之感,而且江华县处于炎蒸之地,需有清凉之气方可体安。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然而含义颇深,对自矜其功德的瞿令问来说,无异于一味清凉剂。
作者为人方正,性喜诙谐,曾自称漫郎、漫叟、浪士,寒亭的命名也正生动地反映了他的思想性格。从地位来说,作者是江华令瞿令问的上司,但他没有摆出长官面孔,而是象朋友一样和县令一起商量亭的命名,这又表现出一个学者、诗人的气质。这篇亭记虽然艺术技巧上并不是很高妙的,但也写得娓娓动人,对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有一定影响的。
-
梦见唱戏是什么意思梦见唱戏,意味着自己很会阿谀奉承。梦见自己演戏,就意味着自己能溜须拍马,善于曲意逢迎。女人梦见自己演戏,则意味着不安于家庭生活,会被丈夫抛弃。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男人梦见唱戏,预示
-
语义说明:指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就该停止。 使用类别:用在「适度即止」的表述上。 适可而止造句:01开玩笑要适可而止,才不会伤人感情。 02适可而止的运动,对促进健康才有好处。 03适可而止的玩笑,可以增
-
语义说明:指年纪已大,寿命将荆 使用类别:用在「生命将竟的表述上。 行将就木造句:01对方已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你就饶了他吧! 02他虽然年纪轻,却一天到晚垂头丧气,就像个行将就木的人。 03他虽是风
-
张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少师事刘炫,炫谓门人曰:“行成体局方正,廊庙才也。”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补谷熟尉。家贫,代计
-
丁年歌盛世;卯兔耀中华。 玉兔蟾宫笑;红梅五岭香。 玉兔迎春至;黄莺报喜来。 玉兔迎春到;红梅祝福来。 卯门生喜气;兔岁报新春。 卯门生紫气;兔岁报新春。 红梅迎春笑;玉兔出月欢。 红梅迎岁笑;玉兔伴
-
鲁山山行 作者: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 ①鲁山:在今河南鲁
-
《典论·论文》曹丕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
-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相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作品赏析【注释】: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
《隋书·于仲文传》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
-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进士侯喜,为文甚古,立志甚坚,行止取舍有士君子之操。家贫亲老,无援于朝,在举场十余年,竟无知遇。愈常慕其才而恨其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