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古文观止·晁错论》译文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5:49:30阅读:215

晁错论

晁错论

北宋·苏轼

【题解】

晁错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和政论家,曾担任景帝的御史大夫。鉴于当时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他便向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议,景帝采纳而实行,结果激起了吴、楚等七国借口诛杀晁错而发动的叛乱。景帝只好杀晁错“以谢天下”。本文是苏轼总结晁错削藩失败的教训,得出晁错被杀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也就是“自祸”,而非景帝之过错。

【原文】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65],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66]。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注释】

[65]所:处所,这里指解决问题的措施。

[66]狃(niǔ):习以为常。

【译文】

天下的祸患,最难处理的是表面上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隐藏着不可预测的危机。眼看着事情发生变化,却不去想办法解决,恐怕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果一开始就用强制的手段解决这些隐患,那么天下的人由于习惯了社会表面的安定,而不会信任我们。只有那些仁人志士、杰出的人物,才能不怕艰险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以求建立功勋;这本来就不是那些希望在短时期内获得名利的人所能做到的。

【原文】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责天下之祸,必集于我。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也。

【译文】

天下安定太平,突然无缘无故引发灾难;要做到我能发起它,我又能解决它,然后才能在天下人面前有话可说。如果事到临头却想循规蹈矩地避开它,让别人去承担责任,那么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了。当年晁错忠心耿耿为汉朝出力,谋划削弱山东各国诸侯王的势力,山东诸侯王合力起兵,借诛杀晁错的名义反叛朝廷;但是皇帝不曾洞察到他们的险恶用心,就错杀了晁错来向诸侯解释。天下人都替晁错惋惜,认为他太尽忠朝廷反遭杀身之祸,却不知晁错被杀也是他咎由自取啊。

【原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67];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68],是以得至于成功。

【注释】

[67]溃冒冲突:洪水冲破堤防,横冲直闯。突,水势奔腾。

[68]徐:缓慢,这里有从容之意。

【译文】

自古能够建立大功业的人,不仅有超出世俗的才能,同时也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理洪水,凿开龙门堤口,疏通大河,把黄河的水疏导到大海中去。当他的治水功业尚未完成时,也存在堤坝被冲毁、洪水横冲直闯那种可怕的灾难。只有他事先预料到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灾难来了也不惊慌失措,而是从容不迫地规划解决,所以才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原文】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译文】

以七国诸侯这样强盛的势力,想骤然削弱它们,他们起来反抗,这有什么奇怪的呢?晁错在这个时候不为国家捐躯,不为天下人站到抵挡大难的前列,消灭吴、楚等国的力量,却只为保全自己着想,怂恿皇帝亲自带兵出征,自己留守后方。那么引发七国叛乱的又是谁呢?自己既想求得名誉,又怎能逃避由此而来的祸患呢。亲自出征是极其危险的,而留守后方则是很安全的,你是引发这场祸乱的罪魁祸首,却选择留守后方,把极其危险的事推给皇上自己去担当,这就是忠臣义士感到愤怒而无法忍受的。

【原文】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69],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注释】

[69]淬砺:淬,把刀烧红放入水中使之坚硬。砺,把刀磨快。这里是操劳的意思。

【译文】

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这个人,晁错也不会幸免于死的。为什么呢?因为晁错想留守后方,却让皇帝亲自出征。从情理上说,皇帝对此已经很难忍受了,加上许多大臣屡次讨论晁错的错误,所以袁盎的谗言就发生了作用。如果吴、楚反叛,晁错挺身而出,承担危险的任务,昼夜练兵,做好防守东边的准备,也不至于使自己的君王受牵累,那么皇帝就会依赖晁错而不会畏惧,就算有一百个袁盎,他们能找到离间君臣的机会吗?

【原文】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译文】

唉!世上的君子,想要建立丰功伟绩,就不要为保全自己考虑。如果晁错自己率兵讨伐吴、楚,未必就不能成功,就因为他只想着保全自己,而使皇帝不高兴。奸臣这才能够乘隙而入,晁错保全自己的计策,正是他遭到杀身之祸的原因啊!

【评析】

从本文可知,汉景帝为巩固中央集权,采信大臣晁错的建议,致使引发了“七国之乱”。由于七国的压力和袁盎等人的谗言,景帝诛杀了晁错。有关晁错之死这一历史悲剧,传统的观点多是为晁错惋惜,认为他忠心耿耿为汉室效忠效力,反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却提出了与世人迥异的观点。文章开头先阐述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反复阐明了用不同的手段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想成就功业的仁人志士,应该既能“发”也能“收”,进而引出对晁错历史功过的评判。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分析了晁错的失误。作者提出,“立大事”要有政治预见性和妥当的处置措施,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要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最后作者还以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为例,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人格,也进一步指出晁错操之过急,有发起事端之谋,却无平息动乱之勇,反而为保全自己推卸责任的举动,真可谓“自取其祸”。

文章观点新颖,一改世俗的看法,令人信服。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史论文章。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秋江送别二首》赏析

      两首诗都有趣地运用重复的词语,表现一种回旋反复的美:第一首开头两句的第一字和第六字相同,第二首开头两句的第一字与第三字相同。王勃将陆与水相对,这是最普遍持久的对偶之一。在第一首诗中,诗人已经感伤于

  • 龙说文言文伏的翻译

    龙说文言文伏的翻译   《龙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这篇这篇文言文根据典籍和传说写成,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要依靠贤臣建

  •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

  • 蔡京试孙文言文翻译

    蔡京试孙文言文翻译   蔡京,字元长,宋神宗熙宁进士,宋徽宗时任宰相,奸臣。元丰末为开封府知府。绍丰初进户部尚书。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蔡京试孙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

  • 《勿斋记》文言文阅读译文及答案

    《勿斋记》文言文阅读译文及答案    勿斋记(明)朱舜水  ①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②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

  • 《芦花》赏析

      此诗从芦花生长的环境和态势开始着手描写。“夹岸复连沙”,写出了芦花近水岸边的生长之地,并写出了芦花的之盛,之茂。后一句“枝枝摇浪花”用一个比喻形象的描绘出了芦花之美,如流动翻滚的浪花一般。“月明浑

  • 圬者王承福传

    圬者王承福传 作者: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荆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

  • 造字圣人仓颉,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有重瞳的只八个人:仓颌重耳、虞舜、项羽、吕光、高洋、鱼俱罗、李煜。仓颉是黄帝时代的造字圣人;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三皇五帝之

  • 《文章繁简》原文及翻译

    文章繁简 作者:顾炎武 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玻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作

  • 解铃还须系铃人造句三则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释】要解下这个铃子,还需要那个把铃系上去的人去做。比喻谁惹出的问题,还得由谁去解决。解:解开,解下。 【解铃还须系铃人造句】 ①他俩之间的纠纷是她一手造成的,因此仍得由她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