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杂说四》译文与赏析
杂说四
杂说四
唐·韩愈
【题解】
这篇文章是韩愈《杂说》中的第四篇,也叫《马说》。这是一篇托物寓意之作,作者借千里马不被赏识,来比喻贤能之人不受重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受到压抑和委屈以及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3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35],不以千里称也。
【注释】
[134]千里马:指具有日行千里之能而尚未发现的好马。
[135]骈死:即并头而死。槽:盛马饲料的器具。枥:马厩。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能日行千里的马常有,然而伯乐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辱没于养马人之手,和普通马头并头死在马厩里,却不能因为他是千里马而称名于世。
【原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3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137],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136]食:同“饲”,喂养。
[137]策:马鞭。不以其道:不用正确的方法。
【译文】
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往往要吃掉一石粮食。可是,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按普通马的标准去喂养它们。这匹马,虽然具备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因为吃不饱,力不足,才能和特长就不能完美地表现出来,即使想要它达到普通马的标准也是不可能的,哪里还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那些养马的人,驾驭它时不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时又不能给足它需要的饲料,听到它的嘶鸣又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却拿着马鞭指着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好马吗?还是他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吧!
【评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论点,也是人尽皆知的真理。
本文开篇就强调“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事实,记叙了“千里马”不能遇到伯乐的悲惨命运。然后,作者又从千里马受到不合理待遇议论,借千里马比喻有才智的人,强调作者为那些怀才不遇之人做的不平之鸣和穷愁寂寞的叹息。同时也反映出了封建社会英雄豪杰难遇知音的普遍遭遇,委婉地讽刺了统治者缺乏慧眼,不能识别人才的无知。
全文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论证有力,篇幅虽短,但足以代表韩愈散文的特点。
-
高中必考文言文实词 高中必考文言文实词 1.爱ài ①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②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③爱护。爱其子,
-
语义说明:比喻抵触阻隔而不相合。 使用类别:用在「无法相容」的表述上。 格格不入造句:01他俩就像方枘圆凿,自是格格不入。 02鐃鈸配扬琴,听起来不会格格不入? 03我这老古板和现代社会已有些格格不入
-
彭景直,瀛州河间人,中宗景龙末,为太常博士。时献、昭、乾三陵皆日祭,景直上言:在礼,陵不日祭,宗庙有月祭,故王者设庙、祧、坛、墠,为亲疏多少之差。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
-
这首诗以北风中的柏树比拟坚贞的节操,无论处在怎样的逆境中,都应当不折不挠,始终自持节操。诗中以树喻人,明示诗人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操与乐观豁达的精神。全诗语言犀利而含蓄,感情热烈而鲜明,是一曲大义凛然
-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 1. (2016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
贫乐庵记 (金)耶律楚材 ①三休道人税居于燕城之市,榜其庵日贫乐。有湛然居士访而问之日:“先生之乐可得闻口?日:“布衣粝食,任天之真。或鼓琴以自娱,或观书以自适,咏圣人
-
高湝杨津文言文附译文 原文 北齐任城王湝领并州刺史,有妇人临汾水浣衣,有乘马行人换其新靴,驰而去。妇人持故靴诣州言之,湝乃召居城诸妪,以靴示之。(边批:如妪多安得尽召?悬
-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①,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②。情 ">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全诗赏析
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岑参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文言文阅读理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