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02 22:33:48阅读:753
【注释】:
此为咏空谷幽兰之词。全词咏幽兰,多以淡墨渲染,结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上片起首一句写兰花幽处深谷,与松竹翠萝为伴,先从境地之清幽着笔 。句意化用杜甫《 佳人 》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等语,借人喻花,不即不离。“迟日江山暮”,紧承上句,从时间着笔 ,在和煦的春日黄昏 ,幽兰的倩影更见得淡雅清绝。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诗·豳风·七月 》:“春日迟迟。”幽兰于春天吐芳,故以“迟日”暗点节候。
此句用杜甫《绝句二首》之一“ 迟日江山丽”,但易“丽”为“暮”,即化艳阳明丽之景为苍茫淡远之意,令人想见空山暮霭中的幽兰情韵。这两句均点化老杜诗意,而浑然天成,语如己出,分别从时地两方面为空谷幽兰烘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
三、四两句首一“ 芳”字,先为兰花淡描一笔,然而“幽径无人 ”,兰花的芳馨无人领略,其芳心幽恨之欲诉无由亦可想而知。这两句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意味,也透露出知音难觅的惆怅。这里是作者借花寓意,抒写志节坚芳而寂寞无闻的才人怀抱。
过片“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说的是既然无人欣赏芳馨,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堪共语了,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与梅花共语 ,是抒其高洁之怀。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此词开头写“松竹翠萝寒 ”,已拈出松、竹,这里又写与梅花共语,正以“岁寒三友”来映衬幽兰坚芳之操。然而作者又复寄意于人间的“ 寻芳侣”,这也是古代士人夫知识分子渴望得到甄拔而见用于时的心声 。“着意闻时不肯香 ,香在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写出幽兰这所以为幽兰的特色 ,其幽香可以为人无心领略,却不可有意强求。
此词既写出了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 ,又以象征,拟人和暗喻手法寄托作者对隐士节操的崇仰,流露出词人向往出世、归隐的心志。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杨载《宿浚仪公湖亭(其三)》诗词选鉴赏

    “此日登临兴不孤”正是第一句中思乡之情的必然结果。诗人对家乡的山水如此向往,如此怀恋,今天回到了家乡,终于投身于家乡的怀抱,当年梦里游,今日游梦境,心情一定非常激动而不平静,一定想到了很多很多。">

  • 梦到自己会飞的寓意

    想必大家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吧,那么其中梦见自己会飞,它会有怎样的含义呢?在我们普遍的认知当中,飞是一种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会给人们造成心理当中的一种放松状态。其实,梦到自己会飞,也是分为好几种情况的,那

  •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论语》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论语》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 《丰年》原文与鉴赏

    作者: 刘瑞明 【本书体例】 "> 醉太平·失题·张可久

    醉太平·失题 张可久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作迷魂阵, 清廉贬入睡馄饨。 葫芦提倒稳。 张可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儿,好像仅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逍遥游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

  • 十句古语,阐释何为“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血脉流淌在中国人心中的生生不息的爱;是穿越血与火的洗礼;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取的力量之源。 以下十句古语是历代圣贤学者们关于“中国精神”的总结,

  •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的文言文翻译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原文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

  • 李疑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李疑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