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巴郡守诗》赏析
诗从“狗吠”落笔,引出“吏来”,猛然扯开了一场逼租逼税惨剧的序幕。首句劈空而至,来得突然、紧张,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何暄喧”既点明狗吠声大而杂,又暗示了悍吏唯恐“猎物”躲逃而“奇袭”的凶暴淫威。
“披衣”写出了主人不敢怠慢地急匆匆去应酬的情状。“欲得钱” 挑明了 “吏来”的目的,可见来者不善。“府记” 二字既照应了标题,又交代了逼祖逼税的后台老板,直把矛头剌向官府,使作品的思想性更有深度。
“穷”写出了主人为缓期交钱而磨破了嘴皮;“乞”勾画出主人哀求的可怜。粮穷尽,钱穷尽,语穷尽,都不能唤起悍吏的一丝怜悯,反而使悍吏且“怒”又“尤”。一方是“语穷乞请”,一方是 “怒反见尤”,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旋歩”四句写出主人哀求免交不行,缓期无望,而吏又不会善罢甘休。主人只得转身环顾家中,东寻西觅,但粮钱终无所获。看来唯有的一线希望是向邻人借贷了,但在府记的贪财重赋下,邻居也同样赤贫如洗。“邻人言已匮”这一句看似寻常,实为崎崛。它写出了像主人这样粮钱匮尽的人家何止一户,这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使主题更典型、更有普遍性。这种“点”——主人的赤贫,“面”——邻人的“已匮”,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的思想性既有深度(点),又有广度(面)。
“钱钱”的迭用,活画出主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哀叹,大大加强了全诗的悲伤色彩,句中“独憔悴”中的“独”不当“独自”讲,而是“唯有”的意思,因为邻人也巳匮,可见不“独”。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主人对钱难得的感慨,唯有忧愁憔悴而已。诗到这里便戛然而止,这场悍吏敛钱的收场如何,也就不堪言状了。
全诗仅截取了官差逼租敛税的一个片断,这是当时社会典型的尖锐阶级矛盾的真实写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凶残和劳动人民的贫困、怨愤。
全诗笔墨简洁、洗炼。篇幅虽短小,但在广度和深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黄庶有《和柳子玉官舍十首》,分咏柳子玉官舍内外的景物。这首《怪石》是十首之七。子玉,名瑾,工诗,善行草,与黄庶父子交谊甚厚。">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诗词赏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 辜鸿铭:拖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
■他是一个留着长辫子的混血儿 ■他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之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 ■他对中国儒家文化“忠贞不渝” ■他精通9种语言,却反对西方文化 以一袭破旧
-
赠道者 武元衡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赏析: 此诗的题目一作《赠送》。如果是后一个题目,那么,他写赠的对象就不一定是个
-
强弱论文言文 汉武帝朝有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山野先生曰:实为强汉者论,然后世有几何? 宋乃巨富国也,岁岁援捐于外,朝朝进贡于它。僻野蛮族,屡屡犯边,边民涂炭,同胞离恨。
-
客疾无根莫浪忧,今朝扫尽不容留。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
-
未央风王建 五更先起玉阶东,渐入千门万户中。 总向高楼吹舞曲,秋风还不及春风。 注释 未央:无边无际。《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
-
初一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初一文言文通假字总结(1) 下面的内容是紧接着上面的通假字知识点来的',也是要熟知的内容。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
-
孟子告子下的文言文阅读练习 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
-
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思想精华的结晶,但是文言文的教学是老师学生都很头痛的一件事,有些学生调侃地将文言文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