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金字经·梦中邯郸道》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30 21:42:06阅读:408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一个“又”字点出卢挚故地重游,再次走上邯郸官道的事实。此处引用唐代传奇沈既济《枕中记》中的典故,卢生在邯郸道遇吕翁,枕着吕翁赠送的磁枕人梦,在梦中历经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却发现主人灶上的黄粱尚未蒸熟,由此领悟得失富贵不过是一场梦的道理。

  对这一典故的引用,同作者自身经历密不可分。卢挚在燕南任官之前,他曾任皇帝的侍从之臣、按察使、廉访使、翰林学士等要职,可以说是享尽了荣华富贵。此次赴任恰好经由“黄粱一梦”故事的地点,故事主人公的姓氏又与他相同,这些巧合促使他产生了过尽铅华、豁然梦醒的感觉。

  接下来“须不是”三句,承接上文,表达自己并非无归隐之心,而是无法抗拒名利的诱惑。其中“山人索价高”意为,山中人索要高价才允许作者入山归隐,联系前面“须不是”三个字来看,直白地道出他的自嘲之意:他深知并不是归隐的代价太高,而是因为“虚名无处逃”,这五个字用风趣的笔法交代了他无法归隐的原因,即功名的引诱让人无处可逃。

  “谁惊觉,晓霜侵鬓毛”两句作为结尾,将卢挚已经这把年纪还不能看开名利的自我感伤表达得淋漓尽致。“谁惊觉”三个字写出了光阴流逝之快,也写出了他蓦然回首有所感悟却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可奈何。

  全曲有很明确的主题性,语句上下承接,脉络清晰,但所表达的情绪却是矛盾的。卢挚用自我嘲讽的笔法写出他在归隐和继续为官两种选择之间摇摆的心情,这在那个时代很有代表性。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上一篇: 《鲥鱼》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宋贾买璞的文言文翻译

      宋贾买璞的文言文翻译   宋贾买璞是一篇寓言,出自《韩非子·说林下》。讲述了奸利小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贾买璞文言文

    • 文言文三步教学法

      文言文三步教学法   为打破文言文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局面,我对文言文教学进行尝试性的改革,搞了一个“三步教学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这种新教学法的提出,将知识学

    •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

    •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   【题解】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

    • “周莹,瀛州景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周莹,瀛州景城人。右领军卫上将军景之子也。太宗潜邸时,莹得给事左右。即位,补殿直。领武骑卒巡警泉、福州。卒才数百,捕剧贼千余,迁供奉官。天雄军节度孙永祐、转运使杨缄称荐之

    • 文言文庐山草堂记及习题

      文言文庐山草堂记及习题   庐山草堂记(节选)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

    • 高二必背文言文

      高二必背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有些是我们必背的,大家看看下面的高二必背文言文哦!  高二必背文言文1、元·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

    • 杨载《古墙行》诗词选鉴赏

      出于这种无奈和感慨,诗人对“王孙”即张俊的后人进行了劝慰和开导。“王孙”株守在废第里,偶见诗人经过问询,自不免欲言未言、已泪下如雨。"> 阳春曲·知几·白朴

      阳春曲·知几 白朴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 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白朴简介:白朴和马致远是王实甫之外,以文采见长的作家。白朴,字仁甫

    • 文言文晏子谏齐景公课外训练

      文言文晏子谏齐景公课外训练   晏子谏齐景公  景会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②,公被孤白③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